學生送我五個自

從教多年,愈發覺得,教育最該做的不是先傳授知識,而是應該讓孩子懂得學習的意義。教育也不該是一味的填鴨,而是應該將孩子的內心點燃,喚醒他們的求知欲。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在這里,也是先傳授道理,后教授專業知識,技能,最終解除疑惑。可是現在的教育,貌似正好相反。孩子貌似有寫不完的作業,家長總是有操不完的心,老師也都忙著授業,根本沒時間傳道,解惑。

我曾經問孩子,為什么學習?學習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學習中你最快樂的事是什么?大部分孩子會跟我說,為了考大學,有好工作,賺很多錢。至于夢想,誰知道那是個什么東西?不過快樂,到是有的。學習中的快樂就是老師不留作業,每天都不用上課,然后可以天天玩手機。每每聽到這些,我都會覺得心塞。我多想告訴他們,孩子,大學并沒有你們想的那么完美,不是上了大學就有好工作,就可以賺很多錢。真正美好的生活也不是靠大學那張學歷證書,而是你終生學習的能力。

也許是好為人師的職業病,也許是自己杞人憂天,可心里總是覺得,孩子們,是民族未來的希望,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應該做點什么?我平時會很注重她們德行,思想,性格方面的培養,總是夢想著,有一天她們能胸有溝壑,而不是空空如也。

幾年來的堅持,讓我的內心更加堅定。教育,一定要把傳道放在授業之前。畢竟,內因永遠起決定運用,如果想讓孩子的學習,成長有質的突破,一定要從孩子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而今天下課時,一個小朋友的一番話,也是讓我感觸良多。

每個班都會有這樣幾個學生,腦袋很聰明,可性格很頑劣,根本不學習,成績也是一塌糊涂。可一旦有一天,他知道努力了,那么成績就會直線上升。我班恰巧就有這樣一個學生。

平時上課從不聽講的孩子,最近總是提前半小時來,主動要求我給補課,而且背單詞很用心,把自己不會的,經常錯的,還有出現變音的,都總結在一起,然后一個個問我。還若有所思的記下你說的每一個關鍵點。而我在在個解惑的過程中,也是享受的很,看著孩子能走心的思考,著實是一件幸福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在課堂上,我當著所有同學的面表揚他的進步,希望大家互相學習。這個時候,小男孩站起來,目光堅定的說:“老師,我想送同學們五個自。自強,自立,自信,自重,自律。”

那一刻,我明顯感覺到了心臟不一樣的跳動,還有眼睛里散發的別樣的光芒。一個四年級的小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和感悟,而且主動要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讓我特別欣慰。他用自己的感悟,跟小朋友解釋對這幾個字的理解。而我,卻陷入了沉思。

? ? ? ? ? ? ? ? ? ? ? ? 自強

《論語》中說:“發奮圖強,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兒。”如今豐富的物質生活下,孩子們最缺的,也許就是自強吧。

父母的足夠強大,支撐起孩子的整個童年,少年,甚至中年。舒適的生活讓孩子連唯一一個去奮斗自強的理由都扼殺了。于是我們看到了什么呢?

孩子在學習中很少得到快樂,覺得只不過是為了父母和老師而不得應付的差事。

長期沉迷于手機,網絡,貌似豐富的生活背后,其實隱藏一顆空虛的心靈。她們不善于去溝通和表露感情,甚至會有很脆弱的內心,做到一點挫折或不如意,就會做很多極端的事。

營養過剩的他們看似人高馬大,可強壯身軀的背后,并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也少有自強的觀念。

當然,這并不全是孩子的錯。太多家長都過于強勢,幫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于是,她們自強的功能就像家雞的翅膀,慢慢的蛻化,縱使骨子里是雄鷹,也會因為被折斷翅膀而埋沒在雞群里,忘記飛行的本能。

? ? ? ? ? ? ? ? 自信

《論語》中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源自于骨子里的自信,還有那份不服輸的精神,是很多孩子和大人都缺少的。

自信的對立面,就是自卑。太多的不自信,往往源于深埋心底的自卑。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這段文字對我觸動很大。很多時候,我們的自卑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沒有別人好。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人,也會有不擅長的地方,再強大的人,也會有軟肋。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有深刻的認知。

我們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里,弱點在哪里?強項努力發揮到極致,弱點盡量客服到最少。對自己進行深刻的剖析,在能力范圍內,發掘自己的潛力,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也許,是提升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想想那些我們所仰望的名人,我們眼里她們已經優秀到極致了,可還是會有很多人飽受自卑和抑郁的折磨。而那些我們看似位卑言輕的社會底層工作者,她們臉上也會有自信的笑容。

說起來,自信也好,自卑也罷,無非不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情感表達。而情感所依托的我們,生活都是冷暖自知。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別人看著那么好,但是,我們也沒有自己想的那么遭。而在權衡利弊后,還可以自信的生活,就是一種很強的生活技能,也是孩子們缺少的一種學習能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自律

《論語》中說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 ? ? ?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衷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自律和自省,應該是最容易但也最難的。短時間的去做好一件事,或者偶爾一次反省自己是否有錯,大家都能做到,可是,如果長時間甚至用一輩子去堅持,未免太難了些。可這兩點,又注定是促使人進步最好的方式。

我曾經在班級做過實驗,就一個知識點讓孩子瞬間理解和記憶,所有孩子的差別都不大。我也曾經讓孩子一節課堅持坐姿端正,書寫工整。還有一次讓她們指定成長計劃表,一個月堅持。每次孩子犯錯誤,我都會讓他們自己說錯在哪里,孩子們通常也會很深刻的說自己的問題。結果我發現,這些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完成的很好。

可最終導致孩子差異加劇的是什么呢?也許就是不夠自律和自省。

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心底難免有各種貪念和欲望。小孩子的自控力更是會弱一些。我們禁不住美食的誘惑而大快朵頤,深夜貪杯,制訂的健身計劃一次次擱淺。我們禁不住懶惰的牽絆,寫好的工作方案一次次拖延。當然,孩子更是禁不住游戲和動畫片的誘惑,沉迷于電玩。其實怪不得孩子,禁不住誘惑,抵不住寂寞,本就是人性的弱點。而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就是引導他們,如何去堅持做到自律,自省。

我相對是一個自律的人。我曾經對我的孩子們說。我說我每天堅持做了什么,你們看不到,可能也不相信。如果我堅持運動,減肥,我身上甩掉的肥肉你們一定可以看得到。于是,我用一年時間堅持跑步,卷腹,過午不食,瘦了30斤。當孩子驚訝我的變化時,我更多的是希望把自律的理念傳遞給她們,希望能影響到她們。比如每天早起,跑步,閱讀,背經典,做早餐,錄音,寫日記……

慢慢的,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改變,她們會有一部分人堅持每天晨讀,配音,背詞匯。聽英文歌,閱讀……甚至有的孩子連春節都沒有中斷,晨讀更是已經堅持二百多天。看到她們逐漸走向自律的道路。我也很為她們驕傲。

自律最大的好處該是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而一個能在各種誘惑面前仍然能堅守信念的孩子,一定不會太差,畢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自立

《論語》中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每天接觸孩子和家長,貌似接觸的都是不自自立的翻面教材,學前班還要父母幫著擦屁股,一年級吃飯還要喂,二,三年級寫作業要看著,四,五年級沒自己洗過襪子……當然,這只是生活的不自立。而思想上更很難談自立,因為連思想都很少有。

于是想說,其實孩子完全有自立的能力和進步的空間。只是我們家長給予孩子們的愛太多了,而這種生活瑣事的愛,并沒有鍛煉孩子自立,反而讓孩子漸漸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們常說,小伙子要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許,適當的放手,可以加速自立的步伐。無論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能陪彼此多久,可靈魂,注定獨行。而提早的練就自立的能力,方能撐起沒人撐傘的天空。

? ? ? ? ? ? ? ? 自重


《論語》中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現在太多時候,孩子不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更是為了表演而學習。無論是舞蹈,樂器,繪畫,口才甚至也包括我們的英語。當然,不否認登臺表演會讓孩子更自信,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可是,也難免會讓人變的浮躁而不能潛心去鉆研,學習。

在交友的選擇,處事的方式,甚至包括學習的態度,都籠罩在了一層浮躁的的罩子里,所以想說,自重,也許可以從娃娃抓起。

雖說孩子說,送給同學們五個自,我倒覺得,更像是送給我自己的。希望有一天,我自己也能把這五個自做到極致,從而去影響更多的孩子們。也希望有一天,孩子們都能堅持這五個自。最終實現我們的強軍,強民,強國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