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千塊錢的貨到了,就擺在我辦公室工位的腳下。
我看著它們,心亂如麻。
我跟煦然麻麻說,我現在沒有任何思路。如果我草率的發廣告,就還是會被當成眾多微商中的一個,不起眼,甚至無人問津。
我開始翻閱她開始是怎么做的。她告訴我,從2016年4月28日她發了第一個廣告。我去她朋友圈找。
大概內容是說,經過精挑細選,終于找到了想賣的東西。然后介紹之類的。
毫無疑問,我想起來了,當時我有被她的這句話觸動。
回想一下忽然發現,她是一個特別講究過程的人。她不會突兀的去干某一件事,你看她的朋友圈便會發現,前后的邏輯和連貫性特別強。
因為在這條朋友圈之前,她已經做了很多鋪墊了,雖然沒有那么明顯,但是她已經有將她的思想慢慢的滲入給每一個人。
她給我們的印象是,她一直在尋找新的可靠的產品。不管她真的做了沒有,她一直不斷的持續發朋友圈,這個很重要。
然后順理成章的,引入了她的新產品,而且很自然的收獲了信任。
每個營銷都需要一個過程導向,這是很多人堅持不了或者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而且,她習慣為自己的行為加上正能量的標簽。區別于雞湯,卻讓人不膩不煩,剛剛好。既能充滿正能量,又不用太矯情。
后來發現,其實工作包括生活,很多人很習慣為自己的行為加上一定的說辭,來放大行為的理所應當性和正確性。
我有好多事做了卻不留名兒,真實的意義很大,但卻無人知曉。
我只能尋找我的標簽
她這樣的經歷我可能會大打折扣了,因為我不可能也按她的思路來進行了。
那么我也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
然后我今天發了一個狀態,健康計劃。
我其實之前偶爾就在朋友圈發跑步或者健身的狀態,這個健康意識的印象是有的。
那我現在發布健康計劃不突兀,也沒有問題,也沒有涉及廣告。
然后,明天我的狀態會是健康計劃的吃上。吃出健康,引入我的引流產品。
也許這樣做比較隱晦,但我現在還不能光明正大。我想用我的健康計劃告訴他們我是一個重視健康的人。然后才推廣我的產品。
嗯,這是目前我想到的一個思路。
但這個過程不能太慢,因為我有很多囤貨,必須盡快切入正題。
熬過最難熬的開始,一切才能步入正軌,到時候就不會這么難了。
就像寫作,二美說,永遠不要因為你沒有什么可寫了而停止寫作,這是文學榮耀的一條戒律。只有必須遵守的時辰(如進餐、約會)或者在作品完成之時,才可以終止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