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書上寫作的幾點技巧

圖片來自網絡

在簡書上寫作有一年了,怎么說呢,寫了差不多二百篇文章,接近29萬字,數量、字數都還可以。

說起質量,就比較一般了,除個別文章外,多數是幾十,甚至十幾的閱讀數,三兩個贊,有的都沒有贊,實在看不下去了,給自己點個贊。

所以提到技巧,自己都感到非常慚愧,但還是想寫點什么。因為一方面畢竟寫了不少,多少還是有些感悟的,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另一方面,我也想,這個平臺里畢竟大神還是少一些,普通大眾是多數,和我有相似經歷的朋友也不少,把這些感悟寫出來,希望對可能你迷茫的你、堅持不下去的你有一點點幫助。

一、勤奮是基礎,最大的技巧就是堅持,哪怕沒人看,也要堅持寫下去。

個人認為,寫作分為幾個層次。第一,沒數量,沒質量;第二,有數量,沒質量;第三,沒數量,有質量;第四,有數量,也有質量。

我們寫作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升水平的過程。通過一些努力,我們多數時候能來到第二個層次,就是有數量,沒質量。

然后,正當我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聽到有的大神說,不要盲目日更,數量不說明什么,重要的是質量。

好家伙,整個人一下子就被點亮了,本來就想放棄,這回可找到借口了,于是快速倒退回第一個層次,沒數量,更不要說質量。

時間長了,靈感沒了,也就徹底放棄了,畢竟寫作對多數人來說,就是個愛好,不是什么硬性任務。

所以,聽別人說之前,先分析自己是哪個層次,別人是哪個層次,有沒有可比性,起碼把數量保證了,然后等待量變引起質變。

對于寫作來說,最大的技巧就是堅持,不管現在多牛逼閃閃的大神,都曾經歷過這樣痛不欲生的階段,只是他們堅持了,熬過去了,于是有了現在的輕松和隨意。

很喜歡一位作者說的話:日更于別人不一定有意義,不是每篇文章都有啟發性;但對自己肯定有用,積累起來的自信會讓我們走的更遠。

所以,能寫就多寫點吧,有時就是要逼逼自己,畢竟人的潛能是無窮的。

把寫作這個愛好堅持下去,天道酬勤,必有厚報。

二、主題很關鍵,一定寫有營養的東西,主語更多用我們,而不是我。

剛開始寫作時,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自說自話,自憐自愛,甚至是個人的一些風花雪月。

我們講自己的故事,單純記錄自己的心情,每段的開頭總是我想,我認為,我開心,我難過。

但忘記了一點,這些和別人有什么關系,憑什么讓大家陪你哭陪你笑,讀這樣的文章,別人能獲取多少營養,有多少意義。

顯然,這樣的文章缺乏感染力和穿透力,本來就不是寫給別人看的,更像是寫給自己的日記,自然很難引起共鳴。

我們要逐漸完成從“我”到“我們”的轉變,寫之前要想,文章寫給誰,有哪些有營養的東西,別人讀完能收獲什么,然后再下筆。

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想想能引起多少共鳴,寫出來的東西會更客觀,更有針對性,也更經得住推敲。

三、排版很重要,不要大段大段寫,試著一句話就是一段。

在電腦上寫作,和我們平時寫文章并不一樣。

平時寫作,我們整段整段來,把問題說透才會另起一段。

而在簡書上寫作不是這樣,它要求看起來清楚明了。我看一些大神的文章,對話基本就是一句一段,即使只有幾個字。不會在一段文字里堆砌太多東西,看起來很不利索。

我平時也追一些網絡小說,作者更是一句話就是一段,甚至三兩個字也是一段,讓人看起來很輕松。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著多分分段,多考慮下讀者的感受,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四、一定要有生活,盡量故事性強一些,單純的說理不容易說服人。

這也是我寫文章最大的缺點,車轱轆話來回說,道理誰都懂,關鍵是怎么能通過一個又一個小故事,讓讀者自己領會,自己品味。

通過故事講道理,很自然,也更能說服人,而單純的雞湯文,雞湯話,總是感覺缺少依據,沒有支撐,更像是喊口號。

所以有故事可講,能講好故事,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一開始,我們不要對自己的要求太高,能把一兩個故事講好,能把故事背后的感悟說清楚,這篇文章就很豐滿了,也很了不起了。

五、善于捕捉靈感和火花。

常寫作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靈感一閃而過,我們可能三兩天都不知道寫什么;也可能突然之間腦海里有好幾個想法、素材,如何捕捉這些靈感呢,個人認為,有兩個辦法。

一是趕緊寫,不要從前到后的寫,往往靈感支撐不了太長時間,或者當下不允許我們有太長的寫作時間,抓緊時間把提綱寫出來,構思下寫幾段,每段的主題是什么,有了框架,隨后再寫就會輕松很多。

二是用軟件,聽朋友推薦了一個訊飛語記的軟件,辨識度很高,點住軟件中的麥克風,只需要把想法說出來,馬上就可以轉化成文字,隨后再轉到簡書上,變寫為說,效率能提高不少。

這些都是我的感悟,說技巧有點大,希望對大家多少有些幫助。

祝愿熱愛寫作的我們,都能享受創作的過程;愿我們一同成長,一同進步。

end。謝謝閱讀,天天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