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會用到信用卡、花唄等?!盎魈斓腻X,圓今天的夢”讓很多年輕人成為“卡奴”、“卡債族”。
這個月花著下個月的錢,透支著未來的快樂,然后每個月為花唄的還款日而焦頭爛額。
幾乎就是從9號的前幾天,就會收到短信、微信“催命”通知:
去年,花唄發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后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也就是說平均4個90后就有1個使用花唄。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金錢包裝自己,殊不知,你只是假裝生活。
花明天的錢,是圓了今天的夢,但是要建立在正確的消費觀的基礎上。不理智的消費,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卡奴”大軍?!翱ㄅ眰冇捎诓焕碇堑南M行為,經常需要拆東墻,補西墻,容易陷入“以債養債”惡性循環,輕者患上心理焦慮,重者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最終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或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
《斷頭皇后》中有這樣一句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2
二十多歲的我們,如花似玉的年紀,想用上等的化妝品,想化漂亮的妝容,想穿漂亮的衣服,想過精致的生活,想要躋身名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被太多昂貴的東西所吸引。
于是,很多人就走在了使用花唄或者信用卡的道路上。
身邊就不乏幾個這樣的姑娘,總是喜歡羨慕別人,常常會用“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边@樣的觀念來安慰自己,美其名曰:女孩子就要對自己好一點。只不過她們所謂的“對自己的好”是用金錢堆砌自己。他們還沒有開始賺大錢,就已經有了龐大的物質欲望,還沒有穩定的收入,就保持著高額的輸出,最終落得負債累累,無力還款。每每到還款日,總是心力交瘁。
“焦慮”是現在很多人都會面臨的心理問題。試想,每天睜開眼睛迎面而來的就是提前透支的高額信用賬單,還有因無力償還銀行的分期車貸、房貸,哪一個數字不是焦慮的來源?
為何會出現負債累累,無力償還的情況呢?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之后,才能向更高層進階。
小編有話說
在我看來,其實所有的問題,考驗的都是同一種情感能力:面對誘惑的“自控能力”。如果誘惑戰勝了自控,你的潛意識會告訴自己: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及時行樂;如果自控戰勝了誘惑,你就會告訴自己:延時滿足,適可而止。
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自律,是一種抵御外界的感性誘惑,堅定實現理性目標的能力。誘惑,總是充滿動物野性,洶涌而來,勢不可擋。大部分人在巨大的誘惑面前,總是屈服于沖動;而自我控制水平高,自律的人,常常有更高的尊嚴,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好的情感回應和更少的缺點。
之前認識一個學姐,收入普普通通,不用名貴物品,五六百的衣服對于她來說都是奢侈品,但是身邊的人都很羨慕她,她是為數不多的很會自我管理的姑娘。
她把自己賺來為數不多的錢,分配的很妥當,一部分給父母,一部分用來上課、買書、提升自己,最后還會把一小部分的錢存起來。
為了尋找更多的機會,她時常奔波于各個城市之間,經常要到凌晨才能睡覺。我經常會問她這樣奔波難道不累嗎?她說當然累啊,但是我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也想為家人而努力,通過我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我就很安心。
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孩子必須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學會把控自己的欲望,讓欲望鞭策自己,而不是被欲望反噬。
她的生活,絕不僅僅是表面上整潔,比起那些用奢侈品堆砌起來的精致妝容,她的生活更顯得從容。
3
自律不僅僅體現在金錢觀方面,也體現在對時間和自我的管理上。
自律不一定是要做大事,從身邊的小事也可以完全體現出來。一件小事堅持做下去,就是在不斷挑戰自己,戰勝自己。
一起共事的朋友說過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因為就發生在身邊,因此記憶尤為深刻:
兩個姑娘同時被同一家公司知名企業錄取,分配到同一個部門,當然做的都是同一性質的工作。
A姑娘每天按時上班下班,工作之余的事情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用她自己的話說:絕不“染指”自己工作范圍以外的事情。不知道她從哪里聽來的“經驗之談”——做的多錯的多,做了還不如不做。
B姑娘則不然,初入職場,做事情非常賣力,即使出現小失誤被師傅慘罵,依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僅如此,她還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各項技能,養成跑步健身的習慣,同時也開始在各方面審視自己,不僅工作能力在提升,她的衣品、氣質都在提升。
后來B女孩被挖到一家更精尖的公司做高管,她雖然資歷不算老,卻靠著扎實的能力和業績升職加薪,路越走越順,越走越寬。而A女孩還是和剛入職一樣...
優秀的人不一定自律,但是自律的人一定是優秀的。
《認知突圍》中有句話說:所有的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認知能力受限。越自律,認知能力越強,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
4
自律還體現在對體型的掌控方面。
7月13日上映的電影《邪不壓正》主演彭于晏,那標準的八塊腹肌,讓無數少女迷之神往。就連導演姜文都忍不住摸兩下子,直呼:哎呦,我去。
作為一個在減肥路上漸行漸遠的人,彭于晏之于我就像神一樣的存在。
“我要減肥”“我要健身”“我要八塊腹肌”“我要馬甲線”這樣的口號想必很多人都曾信誓旦旦地保證過。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計劃面前實際行動起來,又有多少人真正常年累月地堅持下來了呢?
長期的堅持不是靠外在壓力,而是內在動力,其實就是自律意識,唯有把這種意識融入血液才能堅持下去。
在某次訪談里,彭于晏回憶起曾經那些灰暗的日子:我當時很迷茫,為什么別人會有那么多的戲演,有那么多粉絲,賺那么多錢,拍那么多廣告,而我沒有?后來他總結原因:其實就是自己還不夠好。
那么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呢?答案就是自律、拼命。
為了拍《激戰》,他接受密集訓練,還特意到建筑工地接受“魔鬼式”訓練。每天除了各種體能訓練之外,還有大量的搏擊技巧訓練,每天訓練8、9個小時,學會了泰拳、巴西柔術等。
拍《破風》時,他每天騎行六個小時,最終考到了專業賽車手證。
拍《湄公河行動》時,他學會了泰語、緬甸語、射擊,參加了泰國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訓...
幾乎每個人都會說忙,忙著工作,忙著見客戶,忙著談項目,忙著賺錢,忙到沒時間給家人高質量的陪伴,更沒時間健身。但是作為演員,在彭于晏的演員生涯中,幾乎每拍一部戲就掌握一項新的技能,并將健身事業進行到底。
就這樣靠著高度的自律,彭于晏一次次將事業推至新的高度。如今的他,有著100分的顏值、八塊腹肌,會沖浪、會訓海豚、會體操、會手語、會拳擊、會騎行、會射擊、會巴西柔術、泰拳,還會四國語言,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人歡喜?
“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提升自己?!?/b>
心理事務所
5
【姜文談周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人將自律忘得一干二凈,沒有自律,也就沒有方向。
自律是生活的基石,崇尚自律才能走上人生正確的軌道。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久了,自律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對生活的掌控感,體現在凡事有度,用一身名牌堆砌起來的形象,也只存在于表面。真正的底氣,絕不是西裝革履,瑰麗堂皇,而是你發自內心的坦蕩和自由,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
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希望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喜歡的物件收入囊中,控制好自己的欲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干凈而整潔,上天絕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向上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