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的研究進展
太溪穴主治病證
太溪穴主治前陰,肺胸,五官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遺精,陽痿,遺溺,月經不調,經閉,疝瘕積聚,不眠,癲狂,咳喘,唾血,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鼻衄不止,耳鳴耳聾,熱病煩心,多汗,心痛,胸脅支滿,消渴,黃疸,痿癥,腰痛,足跟腫痛,兩腿生瘡,頭痛目眩,齒痛,耳聾,耳鳴,氣喘,胸痛咯血,失眠,健忘,遺精,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眩暈,咳血,多夢,泄瀉,齒痛齦腫,視力減退,咳嗽,咯血,不寐,腰背痛,足跟痛,現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療腎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經性耳聾,神經衰弱,乳腺炎,下肢癱瘓,腎炎,遺尿,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喉炎,腰肌勞損,心內膜炎,膈肌痙攣等。
太溪穴主治前陰、肺胸、五官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遺精、陽痿、遺溺、月經不調、經閉、疝瘕積聚、不眠、癲狂、咳喘、唾血、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鼻衄不止、耳鳴耳聾、熱病煩心、多汗、心痛、胸脅支滿、消渴、黃疸、痿癥、腰痛、足跟腫痛、兩腿生瘡等。
太溪穴主治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太溪穴主治頭痛,眩暈,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齒痛;咳喘,咳血;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失眠,多夢;小便頻數,泄瀉;消渴,腰痛。
太溪穴主治咽喉腫痛,齒痛齦腫,耳鳴,耳聾,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咯血,消渴,不寐,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頻數,腰背痛,足跟痛等。
現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療腎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經性耳聾、神經衰弱、乳腺炎、下肢癱瘓等。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膀胱炎,遺精,遺尿;
(2)呼吸系統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
(3)五官科系統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鳴;
(4)運動系統疾病:下肢癱瘓,足跟痛,腰肌勞損;
(5)其它:心內膜炎,神經衰弱,乳腺炎,膈肌痙攣。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有觸電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太溪穴的配伍
(1)太溪穴配少澤,有滋腎陰,清虛熱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齒痛。
(2)太溪穴配飛揚,為原絡配穴法,有滋陰補腎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
(3)太溪穴配腎俞、志室,有溫腎壯陽的作用,主治遺精。陽痿,腎虛腰痛。
(4)太溪配關元、中極、腎俞、膀胱俞,治小便頻數。
(5)太溪配大陵、神門、三陰交,治失眠。
(6)太溪配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委中,治腎虛腰痛。
(7)太溪配太沖、風池,治頭痛、眩暈。
(8)太溪配三陰交、聽官、聽會,治耳鳴、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