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語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長這么大,我眼里看到的家庭,感受到的幸福與不幸大抵如此,包括我們家在內。
幸福家庭的媽媽賢惠善良熱情,爸爸勤勞寬厚幽默,孩子可愛懂事乖巧,爸爸和媽媽互相愛,從而影響孩子對愛的美好認知。如果再廣泛一點兒說,一大家子的感情也都透明澄澈溫暖善良幸福,無論何時何事都是我們,沒有比較猜忌勾心斗角等復雜的糾葛和負能量,一家人或是n家人都其樂融融,一派和諧美滿的幸福快樂。這樣的家庭,怎么會有爸媽吵架打架,一家人不融洽,你不理我我不睬你,我對你偏見你對我意見,每個人都個性鋒芒畢露,或者忍辱負重,自私自利什么的,根本不可能,絕對的不可能。幸福的家庭,每個人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溫度的,讓人嘴角上揚的微笑,沒有心思想什么不美好的事。
不幸的家庭,面臨的是貧窮、吵鬧、懷疑、出軌、背叛、拋棄、不愛、蔑視、舉高踩低、持強凌弱、欺軟怕硬、付出、犧牲、偏心、、、、、、、總之,世間的一切黑暗,暴虐,不幸,冷漠都在每時每刻上演,無論是小團體還是大團體里,似乎人與人的緣分和相處就只有這樣才更精彩,才證明彼此的存在。當然有些不幸(比如貧窮和疾病)不是每個人可以選擇和控制的,排除在外,只是說那些不可以相安無事,卻非要整點兒事出來的人和行為。
有些幸福和不幸,如果你仔細去思考,真的都是因果存在的。
再說我們家吧,我作為晚輩,作為當事人,發生在我身上我感受到的事,我很難能寫好,我就簡單寫寫吧(今天太困了,思緒有些混亂)。從小到大,我都生活在爸媽吵吵打打,好一段壞一段,我只愛我父母兄弟姐妹,但是我希望你也能愛我父母兄弟姐妹,而且無論如何我的孩子也要跟我的父母親近,而對方卻偏偏不,因此勢不兩立的家庭壞境下成長;我似乎都是被我爸媽威脅著長大的,只要我按著我的想法去說出什么話或者做了什么事,他們一定會狠狠得卷我一頓或者瞪著我用眼把我殺死。
我爸從小就教育我要孝順,會處理人家關系,所以要多去看奶奶和奶奶親近,多去姑姑家串門,而外婆家他是屏蔽的,而媽媽有時會反對我跟奶奶走太近,她會常帶我們去外婆家,去姨家;而我如果他們不高興時,我就會變得膽小和無助,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做。從我自己的角度看,奶奶和外婆一樣都是親人,我父母的爸媽,我一定會愛他們孝順他們,只是小孩子嘛,可能會比較用心的去感受愛,所以我可能從小比較喜歡外婆家,因為我能感受到怕平凡而沒有壓力的溫暖,而奶奶家我會感受到我的渺小和自卑。長大了,我可能不會計較那么多,我一樣都愛他們,也希望他們也是真心的疼愛我。
我媽這個人和我爸一樣比較嚴肅,不夠熱情,做人做事都太耿直一根筋,固執又沖動,所以不會說些什么甜言蜜語的話去調節人際關系,他們又都只愛自己家這邊,所以我姑姑們都對我媽挺有意見的,以前還好吧,現在基本上沒有事都不會來我家串門,因而我媽也不去他們家串門,因此想想隔閡的深度,我已經無法彌補,面對這樣的處境我有時也會挺尷尬的。我爸比較嚴肅,工作的時候也忙,有職位在身吧,因而他不常去我姨家什么的,即使聚一起了也都比較尊重他。有時候我也心疼我爸媽太笨太傻太不愛我們這個家,我那些親戚簡直就是催化劑攪拌機,都自私的很,我這樣說好像不合適也不好。可是,我也做不了什么,以我爸媽的脾氣和個性。我有時會感到挺煩惱的,多想斷了無謂的親戚關系。只想我爸媽好好的,別再因為他們吵架打架什么的。
我爸媽活到現在了,我都覺得他們活的特別不明白,有時候感覺似乎也很幼稚和小孩子氣。我現在真的是不能聽到他們倆吵架的原因是因為妹妹沒去看奶奶了,或者我不去姑姑家了、、、、、我簡直想炸毛,卻又無話可說,問題都在他們的自己身上,自己的思想意識里。
最后,我只說一句:年紀不小了,我希望你們好好的,我們的小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