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行?鄭州】游蕩在鄭州的書店里

辛冶/文??????? 源于網絡/圖

鄭州別名“商城”,或“綠城”,但它跟“綠”沾邊,大概也得是二十年前了,文化意義上的“殷商”痕跡離它太遙遠,剩下的,與之關聯最大的,只有經濟意義上的“商”了。

居住在鄭州的人或路過的旅人,以它的文化藝術而自豪或為之而來的不多,東有汴梁開封,西有漢唐洛陽,鄭州則顯得只是一塊文化洼地,可談論的實在不多,若真打開那些旅游推薦地文章,一多半都是鄭州下轄地市及周邊的名勝。那么在文化藝術方面,它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當然不是,一個省會城市的體量,自然容得下文藝生長的土壤,單就我喜歡逛的書店來說,就有好幾個特別的店值得推薦。一個書店就如一段詩篇點綴在這紛亂繁忙的熱土上,偶爾讀它們一讀,口齒噙香。

上個周末,跟老友臨時決定,到松社書店聽了一堂講座,兼有作者為購書入場的觀眾簽名的活動,整體氛圍感覺特別好。那不是我第一次去松社,同老友一樣,卻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活動的時間是兩個小時,作者談得散漫而親切,談新書,談經歷,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然后有問答和簽名環節,現場秩序井然。這個下午,大家仿佛是跟著長者“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了一趟。

從書店走廊的照片墻得出,“松社我來講”邀約的名家學者之多、質量之高令人贊嘆,它偏重人文社科領域的作者,文化氛圍很濃郁,定位為讀書人的聚集地,自有深意。至于店面設計,闊朗靜雅,讓人閑得下心、慢得下腳步。

若松社書店是青松傲立、不改本心,鄭州的城市之光書店就頗有新銳先鋒的意味了。它的兩個店面分別開在新、老鄭州大學近旁,我去過老鄭大南門的那家,店面不算太大,風格很特別,書架和落座的桌椅交錯雜陳,大部頭的書或藝術書籍的裝幀本身就像別具一格的裝飾。復古沙發上坐著幾個衣著時尚的女大學生,邊復習功課邊小聲討論,似乎是常客,書店的客源應該是以鄭大師生為主的,專業性的書籍和暢銷類的都有,以專業的居多。城市之光也會不定時舉辦講座,從活動照片和預告我推斷,講座是小而精的類型,重在思想性和新穎性,小眾一些。

在鄭州市中心的二七商圈,分布著多家書店,既有大型的整棟樓都是書店的新華書店購書中心、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也有全國連鎖的西西弗書店,時間寬裕的話,我能走馬觀花地把它們逛個遍,要是碰到想看的書,坐下來也能看一下午或一天。

大書店的書多而全,可是人也多,若學生放假,那簡直是熙熙攘攘的,這里聚集的主要是全省的購書者或為單位采購書籍的人,外地若有買不到的書,來鄭州的大書店總是不錯的。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網上什么書都能買到,但捧著一本紙質書翻閱瀏覽,能實際體驗一下閱讀感受,那種感覺是實在的。

經常在購書中心蹭書看的我,曾經遇到一位有素養的店員,她給顧客介紹一套歷史書籍,說她自己看書是挑出版社來看的,比如喜歡的有三聯、廣西師范、人民文學等,那套書籍里,她也揀選過幾個感興趣的朝代讀過,寫得很好,她比較推薦,三言兩語,她就能說出來一些國外的歷史寫作名家,給另一位家長介紹《史記》,多個版本的優劣比較信手拈來——當時我就覺得,書店的店員真的是藏龍臥虎一般的存在。

圖書大廈的書數量和品種也很多,但比購書中心是稍遜一籌的,陳設稍顯陳舊,客流也少一些,它背后的那棟富有藝術氣息的矮樓,則是近幾年新建起的回聲館。回聲館主打暢銷書、藝術書法繪畫類書籍和少兒繪本,實木紋理的書架和樓梯彰顯著文藝格調,隨處都可坐下翻起一本書來,只是不知不覺地會硌得人屁股疼,不如在配套的咖啡館買杯飲品落座。遇上小孩子放學,回聲館少兒繪本層有店家活動,噔噔噔上上下下打鬧的孩子就多了起來,店內會嘈雜許多,有時店里會有公益的朗誦會,一小爿舞臺,每個人都能做主角。

離購書中心不遠的萬象城里,有全國連鎖的書店西西弗,書店加矢量咖啡館是標配。這家西西弗門頭兩側的大櫥窗很復古,陳設著各式各樣的舊書還有舊物和藝術品,店內單劃出了一片繪本空間,剩下的一排排書架分門別類排列得密而不擠,店里看書的人都非常安靜,咖啡香彌漫,杯碟偶然碰撞的聲音很動聽,繪本區和書店靠窗處都有可以免費坐著看書的木質桌椅,只是位子比較少,難得有空位。

說起室內環境的別致,位于西元國際的大摩紙的時代書店是與眾不同的,它的室內空間雖然不是特別地大,中央卻設置了一套水循環系統,石砌的水池流水潺湲,濃密的蕨類植物綴附在石柱上,點點睡蓮在池中散落,水汽潤澤如同仙氣。紙的時代書店入口處就是一面鋪滿植物的屏風墻,室內的矮書架附有座椅,回廊上可以坐,別的書架旁、小池附近也分布著不少桌椅,可能我去的幾次都不是時候,人全部坐滿了,年輕的學子很多,它看起來像個環境幽靜的大自習室。這個書店的講座以本土作家的新書發布居多,也會有別的關于文藝的主題講座,沒有參與過的我可能有一天遇到感興趣的也會去看看吧。

在國貿360,還有另一家新開的西西弗書店,整體風格跟萬象城店沒什么太大差別,國貿負一層,還藏著一家叫閱開心的書店,很早的時候我曾在那里買過書,后來沒怎么去,再見到它覺得沒落了很多,書很雜亂而老舊,室內光線也昏暗。

離這個商廈不遠的路口處,有家三聯書店,同樣在很早的時候,我去逛過幾次,辦了會員卡,買過幾本書,三聯的書以學術、社科的為多,店里也有其他出版社的書籍賣,還雜有教輔之類的,那時可能店里員工少,一個書卷氣的戴眼鏡男士又要收銀又要搬動書籍,店內的書是成堆成堆的,堆得又滿,要細細地翻找合意的。不過,時間過去太久,我已經沒再去過三聯書店,當時它所在的那個樓看起來很陳舊,又是在修路的路口,不知道有沒有搬遷,很是懷念它亂糟糟的如同自家書房的氣息。

我還曾去過幾個社區配套的尚書房書店,它們是新華書店開設的一種社區書店,店面有大有小,室內布置以木質為主,厚重文藝,有座位可以隨意坐著看書,這種形式的書店對附近幾個社區的居民來說特別方便,閑暇時隨處有書可讀,是美事一樁。市內西南區域之前新開了一家較大的購書中心分店,我滿懷希望地跑過去一看,形式大于內容,裝潢得好看,可是書大多是暢銷類書籍,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其他如耳聞過的目錄書店、大河書局等,我沒機會去實地看,一旦有合適的條件,還是會想著去逛逛的。

幾年前,我和一個朋友走在鄭州的街頭,一抬頭看到了一家名為書是生活的書店,我心滿意足地說,多好的名字,讀書就是生活,把讀書作為生活,太美好了,朋友不解,只覺得那書店名字怪怪的。

當時書店鎖著門,兩層的小樓靜靜地立著,玻璃窗內擺滿了書,每一本書仿佛都在安靜地呼喚著我,紅磚墻,鐵柵欄,春天里幾支薔薇沐著暖陽,這個畫面也許經過了我的想象加工,可它正是一個書店溫柔、明亮的樣子啊,如果說天堂是圖書館的模樣,那么,樂土就一定是書店的樣子了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