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時在獵聘網上更新了一次簡歷,兩天后接到了一通來自上海的電話……
1月18號中午,剛準備乘電梯下樓去吃午飯,手機響了,上海座機。接起電話,對方自稱是Apple的(姑且稱他為J先生),說從獵聘網上看到我更新了簡歷。Apple 在蘇州有個Product System QA Engineer的職位,詢問我是否感興趣。蘋果的Position應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是吸引力十足,誠然我也不例外。
簡單寒暄后,他詢問我英語怎么樣?通常我都會這樣回答HR或獵頭的這個問題:雖然目前在美資企業,文檔、郵件都是英文,但周遭都是中國人,工作中沒有講英語的環境。然后J先生要求英文交流,我的天!開天辟地頭一遭被電話英文面試,1個英文self introduce,4個general questions。前3個一般性問題要求描述最近做的項目,項目中遇到的困難及處理方法。最后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問題讓我有點懵,“Have you ever had a conflict with your team leader or supervisor?”。Conflict這個Keyword竟然沒聽清,只能說Sorry,然后他中文又問了一遍。
最后J先生說如果下周在上海安排集中面試,問我時間上是否方便。我理解的“集中面試”是畢業生找工作的群面,即幾個面試官面一群人。結束通話前J先生總結道:“通過剛剛的英語交流,你的確是在工作中很少講英語,大概兩三天會通知結果”。這也許就是所謂的Apple首輪電話面試吧,時間持續約十分鐘。
兩三天后全國各地都在下大雪,一整周都在下。這一周里都沒接到Apple的面試電話或郵件邀請,于是不再抱有期待。
1月29號下午又接到了一通上海電話,聲音上感覺是位年輕的小姐姐。她說J先生之前跟我聯系過,現邀請我去上海Apple進行Face To Face 面試,時間是周四或周五下午。我選擇了周五,電話里她告訴我將會跟6個人面談,心想難道還真是群面?在電話里順帶問了她是否是老外面試,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我準備英文面試。通話結束后,十分鐘左右就收到了她發來的面試邀請郵件。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都在準備著這場面試,Google蘋果的面試流程,網上資料不多,絕大多數都是有關Apple Store的,產品這塊面試流程資料少之又少。后來自己也不再Care流程了,著手看QA職位蘋果會問的常見問題。我在Glassdoor上進行查看的,但基本上也都是一些老外的面經,跟我國社會主義國情不符嘛。于是我自己整理了2個和蘋果產品相關的issue,這也是我在使用MacBook Air 和Xcode過程中遇到的。在Interview過程中或許面試官會問到使用Apple產品過程中遇到的不好體驗。
2月2號上午,從蘇州乘高鐵到上海火車站,然后換乘地鐵再步行至銅仁路299號SOHO東海廣場。熟悉了一下Office周邊環境,便匆忙打開地圖尋找附近的KFC,走路約莫需要15分鐘。用餐完畢后時間尚早,坐著喝點飲料,刷會兒朋友圈。13:00離開KFC,13:20左右再次到達東海廣場,在周邊繼續晃悠。當時間來到13:40時再次進入Office大樓,在一樓大廳里又徘徊了10分鐘。13:50按上9樓的電梯,心跳速度和電梯上行速度差不多。
電梯到達后,電話聯系M小姐。起初以為她是HR,后來發現她是其中一個面試官。她把我領進一間地上鋪著地毯、桌上擺著幾瓶礦泉水的會議室里。讓我先喝點水,她去準備一下。很快她抱著MacBook 回來了,順勢坐在我對面并再次詢問我是否需要休息一下。我說沒關系,不用休息,可以直接開始。此刻默默地瞥了一眼手表——13點55分。
她說Apple 是一家Global的公司,對英語有一定的要求,要先進行英文自我介紹。然后問過往工作經歷,工作職責、內容等,并對項目細節展開提問。接著切到中文又問了很多問題,其中一題是問有沒有使用過Apple的產品。我說MacBook 、iPhone 和iPad都有用過。然后她就開始問用戶體驗如何,我問她可以直接說不太好的方面嗎?因為好的體驗太多了,大家都能感受到。征得她同意后,我就把在使用Xcode 9.0 Run Project File時會造成Air OS Crash且重啟后不能加載系統的問題跟她說了。Run Project時CPU使用率達到了105%,我說我不太明白超出100%的含義。然后她開始給我解答是因為在設計時留有Buffer并繼續追問OS Crash時使用場景以及MacBook OS 版本。看得出來她對這個感興趣,她在MacBook上做記錄,她說她會去反饋這個問題。當然我也順帶提了一下,要不是系統崩潰幾次,我也不知道蘋果有很棒的Time Machine備份功能。最后問我有沒有問題需要她解答的,我問了蘇州Apple的人員情況以及這個職位具體要負責的產品。我總結她的回答就是這個職位是負責蘋果所有生態的產品,有些測試項目在其他Team已經完成了,此職位需要站在End User角度去設計各種使用場景進行測試,更多的是Compatibility和Monkey測試。跟M小姐差不多聊了45分鐘,遠超出了30分鐘的既定目標,這也減縮了最后一位面試官的時間。
前兩個面試官都聊得很順利,進來后都讓英語自我介紹,整場面試一共說了6遍。第三位女面試官看起來有點靦腆,她說先讓我用英語自我介紹,后面就可以不用英文提問了。但介紹完后她還是問了一些英文問題,比如問我為何選擇做測試而不選擇開發,這個問題問得我不知所措,畢竟我做測試工作已經快7年了。再后來她問了一道據說是微軟QA經典面試題“有一部電梯,你能設計出哪些測試用例?”。我當時有點傻眼,兩年多前在新電被筆試過這題,沒想到Apple也會問。這個題在Apple也答得不好,很多測試Item一時也想不起來,最悲催的是竟然忘了電梯上還有LED指示燈。面試回來后跟我同事聊了這道題,她說她在換工作面試時也被問過這題。于是我默默地決定,如果今后我有機會去面試別人,我肯定也要問這個電梯題。這個題里有個爭議點:電梯樓層停靠是否可以使用等價類、邊界值的方法去驗證?100層的電梯,我覺得從代碼邏輯上來說第1和第100層可能會進行特殊處理,其他樓層停靠的邏輯應該都一樣。這個點和我同事Argue了很久。她認為2-99層電梯停靠需要進行冒煙測試,選擇幾個樓層進行驗證,因為不能確定2-99層開發人員代碼邏輯上是一致的。關于此點,閱讀本文的你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后來我又跟此Interviewer說了使用Xcode 9.0時發現的Bug,這些問題我在另外一篇簡書文章里已經描述過了。她讓我繼續等待Apple開發人員對這些問題的回復。
第四位面試官是整場最嚴肅的一個面試官,進來就是各種英文,印象中也是英文提問時間最長的一位,我兩絕對的磁場不合。要求回答Test Case和Defect Report 里的有哪些items,最坑的是他問有哪些Test Method,我以為他讓我回答的是常見的軟件測試方法。邊界值、等價類這些英語專業詞匯我不會,我就問能否使用中文,他斬釘截鐵地說You can't.I think you'd better use English。然后我就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個Boundary Value Test,還在想其他的用英語怎么說,他就打斷了我說Unit test。心想你贏了,竟然問的是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以及用戶驗收測試,這是Test Method嗎?You're the interviewer, and you're the Boss!然后又英文問了怎么設計Bluetooth Keyboard測試用例,說實話我沒有用過藍牙鍵盤,不過既然被問到,我還是說用過。做IT行業的沒用過藍牙鍵盤顯得多Low啊。這個題也沒有答得很好,我當時說的其中一點就是要Verify Touch function,然后他開始Challenge我,如果沒有Touch呢?我也很干脆,沒有touch 就把這條Case 從整個用例list里Remove掉。我回來Google了一下,市場上有帶Touch功能的藍牙鍵盤。我猜想可能是Apple的藍牙鍵盤不帶Touch功能。他還問了如果在有限的時間里同時被安排了兩個項目,我會怎么處理?心想這種套路題無非就是問我是否愿意加班唄。直接回答如果時間實在太緊、項目很趕,只能選擇加班去完成任務。然后他說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我就繼續說那再和PM 商量,看看能不能多給一些時間或者把兩個Project時間錯開。看他的神情貌似這也不是他所謂的理想答案。我目前所在公司就是讓PM 多給時間錯開2個Project或者把這個項目Assgin給其他Tester。不知道你所在的公司又是怎么處理類似情況的?
第五位面試官感覺是跟我磁場最合的,因為能聊到一起去,還能時不時一起Complain一下開發人員。他也問了很多英文問題:Why Apple?使用過哪些蘋果產品?是不是果粉?iOS 11更新那么久了,說說最大變化?如果Report了一個Defect,但開發人員不愿意去fix,你會怎么處理?你Boss、Coworker分別對你的評價?記得每回答一個問題后他都會說Cool,這個單字比OK 好上萬倍,能給面試者很大的信心與鼓舞。
第六位面試官年紀較長,面試過程更多的是閑聊。主要問了在Delta工作的一些情況,給他簡單介紹了DVCS系統。然后就是聊畢業院校、蘇州戶口等問題。最后問我買了幾點回蘇州的票。我說五點半的高鐵,他說他會加快速度,盡量在5點結束。結束前我問了蘇州Team之間是獨立的還是之間也會有合作,他說Apple各個Team之間,即使在同一個樓層里,即使今年不合作也可能明年會合作,具體來說還是看項目情況。17:05結束整場面試,面試官送我到電梯口,寒暄幾句,握手告別。我比較后悔的是沒有問他大概何時能告知面試結果。網友說Apple不會默拒,但是此刻面試結束兩周了,仍沒有收到進一步的消息。在2月8號,我嘗試給Recruiter發過郵件詢問進展,但是如預期一樣No Reply,我想應該是被默拒了。既然被拒了,那就把面試前后的過程做一簡單記錄。
總結一下這場面試:Apple安排了6位面試官,Interviewer都是中國人,但并非所想的群面,而是當一個面試官面談結束后換另外一個面試官進來再面談。跟他們每個人大概都有30分鐘時間面談,不知道他們是分工明確還是巧合,除了自我介紹和是否使用過Apple產品外,基本沒有其他重復的問題。整場面試持續了3小時10分鐘,Questions數量遠遠超出本文提到的,真的是全方位地去了解、考察Candidate。另外每個面試官都給了充裕的時間讓提問,這點我個人覺得超贊!在Interview過程中,面試官都是拿著MacBook、戴著Apple Watch,這個屬于Apple工程師的標配嗎?
沒能拿到Apple的offer,其實心理上能接受,雖面試完自我感覺還不錯,但覺得機會應該還是一半一半。能在Apple進行一次面試何嘗又不是一種學習呢?
我也想咬口Apple。
寫在后面
2018年6月初,無意間在LinkedIn上看到一位在Apple工作的女生,職位就是我當初面試的崗位,入職時間4月。蠻驚訝的是蘋果最后招了一位工作才兩年多的。
有時我也在想這樣的大企業到底想招一位怎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