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自駕游:“世界瓷都”景德鎮

01

也許對這座皇帝賜名的“世界瓷都”期待太高,當車子駛進城區,看到街道邊有些破舊的房子時,竟不禁有些詫異:景德鎮怎么如此蕭條?我們不會開錯地方了吧?待拖著行李來到酒店房間的門口,一股子屎臭味兒便直沖鼻子而來。

直到后面去了游客集中的陶溪川,才開始慢慢對這個城市有了改觀。陶溪川是景德鎮知名的文創街區,紅磚煙囪工業風,隨處可見打扮入時的青年男女,頗有文藝氣息。

一頭鉆進各色陶瓷工藝品的小店,就像老鼠掉進了米缸,這個也有趣,那個也驚艷。難怪有人說,凡是來了景德鎮的,沒有一個能空手而歸的。

瓷器也不止杯杯盤盤、瓶瓶罐罐。到如今,它早已擁有了“千變萬化”的本領: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從飲食起居的日用瓷到陶冶性情的藝術品,幾乎無所不包。

平日里,陶溪川只有周末的夜晚才有集市。我們來時,恰好碰上了這里一年兩次的春秋大集,幾乎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

小方姑娘第一次見著這么多國家的人,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膚色,拉著我的手,看得興致勃勃。大方先生直呼,逛得過癮,甚而坐在攤位上和人喝起了茶、聊起了天。

消閑時光容易過,不覺天色已晚。正打算回去時,瞥見一攤位上掛著浮世繪。忽而想到,這浮世繪的發揚光大,還是沾了瓷器的光呢。曾經,它只是包裹出口瓷器的包裝紙,卻意外被西方世界所賞識,進而對著名的印象畫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么想著,便忍不住上前和攤主閑聊了一陣。原來,他是學建筑設計的,這些浮世繪畫作,都是他收藏近10年的珍品。

“這兩年經濟景況不佳,就想發展下副業。”

“看來,在平時就得做些無用但喜歡的事,說不定就成了拯救自己的契機。”

他笑,“絕對是的。”

不過,鑒于浮世繪的原作太貴,我們離開時買了一張鳥類博物畫。攤主說,這是他最喜歡的,請求最后再拍一張照作為留念。看著他戀戀不舍的樣子,大方先生一邊感慨道,“這是割愛呀,一邊喜滋滋的,感覺自己淘到了寶貝。

走出集市,外面已是人流涌動,夜晚的陶溪川,燈光璀璨,音樂聲響起,才始真正迎來它的熱鬧時刻。但我雙腳疲軟,大姨媽又偏偏來訪,是再也走不動了。


02

來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是必得去的,奈何假期太火爆,沒有搶到票。只好作罷,去了網友口中“沒什么好看,但門票老貴”的古窯民俗博覽區。想著,至少沒有黑壓壓的人群。

其實,這里樹木繁茂、古宅水榭,隨意走走,倒是舒適宜人。只是,那天忘了帶些干糧,以至于逛了大半個園子,到景區的精華區——宋代到清代的古窯時,腳力已盡、肚子又餓得咕嚕作響,再無法耐著性子駐足細細觀摩了。

直到回杭后,再次翻看吳軍《文明之光》一書中所寫的瓷器部分,好像又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在世界幾大文明中,瓷器偏偏最早誕生在中國。這不得不說,是上天的眷顧。其他的文明要么沒有足夠的資源,要么還不具備相應的技術,唯獨中國既有制作瓷器必不可少的原料高嶺土(景德鎮,之所以一躍成為“世界瓷都”,和它周圍豐富優質的高嶺土,是分不開的。),還有廣袤的森林可以提供燃料。更重要的是,中國匠人的才華和智慧。

瓷器的燒制,在如今現代化的技術操控下,似乎已能精準地掌控各種變量。但在過去,它遠比人們想象得要復雜困難得多。比如,溫度就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景德鎮古窯博覽區像是龍形、饅頭形、葫蘆形等古窯,其實就是不同時代的匠人,試圖提高窯溫的智慧結晶。

另外,原料本身所含的礦元素、燒窯師傅的經驗等,都關系著最終從窯內取出的成品,能否燒出匠人心中那抹魂牽夢繞的顏色。正是這種種不確定性,使得古代的瓷器成品率非常之低。所以,燒窯之初,窯工們都要祭祀叩拜窯神,投向窯內的第一把火,也就充滿了神圣的儀式感。

無論何時何地,不確定性難免讓人不安和焦慮。但我總覺得,這某種程度上也使得燒瓷這件事變得浪漫而迷人。

歷史上曾讓多少人傾倒的瓷器色彩,天青、梅子青、霽紅、少女白,正是在一次次看似必然又摻雜著偶然中誕生……莫不如說,這是一場人、火、土的共舞,更恰當些吧。

景德鎮燒瓷歷史上,素有名氣的,有四大瓷器: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瓷,每種都凝結著獨特的歷史和工藝。在古窯游覽時,恰好碰見工坊里一個頭發斑白的奶奶正俯身刻著什么。走近看時,才發現是瓷器素胎上極細致的紋樣。

奶奶所做的,正是粉彩瓷上的裝飾,需要在燒好的白瓷上勾勒線條,再用各種礦物質顏料著色,經800度左右的溫度,二次燒制而成。成品的粉彩瓷,很像立體的中國工筆畫,色彩柔麗粉潤。

只見她手中的雕針,一圈又一圈,格外專注地描摹著……半晌才抬起頭,看著身邊探頭探腦的小朋友們,只是笑笑,手不時地護著那瓷器。

后來才知,她和丈夫都是聾啞人,已做了快一輩子。工坊里,無一例外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師傅。不知道,這樣細致、繁雜的工藝,如今還有多少年輕人愿意放下手機,來學習傳承呢。

傍晚,一家人驅車來到浙江路。這里是當地頗有人氣的美食街。雖特意提早趕來,店家門口還是坐滿了等候的客人。不死心取了一張票,一看,前面38桌!只好退而求其次。

夜幕降臨,一路走來,街邊的大排檔,一派紅艷艷、火辣辣的景象。人們喝著啤酒,吃著鮮辣的食物,沉浸在假期難得的放松氛圍中。只是多少有些恍惚,我在昔日的“世界瓷都”,卻又更像是置身于一座網紅城市……

有時候,旅行的意義,正在于原先只是抽象的一個城市名字,在各種體驗中,變得飽滿立體,甚至有了溫度和氣味。


攝于景德鎮:

一家小店門口的獅子


百年前的景德鎮
窯神
工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