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去香港看了《添布頓的異想世界》。
物超所值的一次巡回展!一共有十個展區,展出了大量手稿、角色模型和延伸作品。
一開始就是餐巾紙作品 ?隨心所欲的速寫 ?速寫最容易把當刻的感受和觀察記錄下來。鋼筆線條的粗細變化和夸張造型,讓我想起畫速寫的美妙。你會看到有一部分成形的作品其實是從這些手稿當中萌生出來的,也有一部分已經融入到影視形象里面去。
回到最初系列
展品中有一本Tim Burton當年寄給迪士尼的兒童繪本,得到了迪士尼的滿溢贊賞之詞的回信,雖然沒有得到出版的機會。但是對于一個滿懷夢想的少年來說這是莫大的鼓勵!
當時,我旁邊有一對父女,爸爸模擬繪本里的怪物口音給女兒現場讀起故事來。
每當見到家長如此呵護童心的畫面我都會感到很欣慰,也很贊賞這樣的家長,尤其還是爸爸。
怪物系列
添布頓自少年起的第一本繪本就是以怪物為主角,在他后來的很多速寫以及作品里都有怪物的蹤跡。
這些怪物或長著尖尖獠牙,伸著多個觸角,眼球周邊的觸須往外發射狀延伸,即使是做成靜態的模型也能感覺到那種往外延伸的動態。
其中有一個印象頗深的,是一個戴著卷發棒,腳踏刷子,背插刀叉勺子,有幾只觸角繞著幾個孩子,有兩只還要負責著地拖和吸塵器,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家庭主婦三頭六臂又顧家務又要顧著照料孩子的形象!
這些的怪物通常都是各種可愛的形象,他們有自己的苦惱,會可憐兮兮,也不全是會吃人的。后來,他的影視作品形象角色當中也會有類似的"邊緣人角色",比如說,不能擁抱自己愛人的剪刀手愛德華,癡情但可憐的怪誕尸新娘,盡忠職守但總被上司怒吼的邋遢男孩……似乎用這種"非正常的角色"更能表現他內心的戲劇沖突。
Tim Burton有提到童年時對他影響較深的恐怖片男演員Vincent Price(這讓我有點想要找他的片子來看看),于是他的畫面風格很多都是黑暗主調,蒼白的臉,灰黑的衣飾和背景,還有突兀的鮮血紅。
我首次知道Tim Burton的影片就是《怪誕尸新娘》,正式看的時候是上大學時,但第一次知道卻是上六年級時看的影片制作紀錄片,里面看到模型師把主角Victor的表情做了八百多個,才能應付影片里面所用到的各種表情以及說話口型,當時我比較喜歡人偶,也對于這種匠人精神感到佩服!后來我知道,定格動畫的確是動畫類型里面最費時費心思的,然而卻也是最有質感的!所以,我至今最愛的動畫類型還是定格動畫。
而后面又看了《理發師陶德》,喜歡上Johnny Deep ?冷峻的面容,魅惑的嗓音,于是順帶看了Johnny Deep ?和Tim Burton合作的其他影片,例如《無頭谷》,《巧克力獎門人》,《愛麗絲夢游仙境》等等。感覺Tim Burton喜歡用的演員都有一種暗黑氣質,很有個人特色,其中我最喜歡Johnny Deep和Eva Green。
《大魚》,《巧克力獎門人》和《愛麗絲夢游仙境》已經是偏向嘉年華馬戲團的畫面風格了,然而奇幻一直是我喜歡的主題。
2016年就差《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沒有看了!不過以后還是會繼續捧場Tim Burton的作品!
在展覽"未圖的壯志"里面,有幾幅T的關于太空和機器人系列的作品我很喜歡,希望有一天也能登上大銀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