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一個都沒吃到!”小彌背過身子去,雙手插在胸前,帶著忿忿不平的語氣。
其他小朋友還沒覺察生氣的小彌,仍然在爭搶著,把“美食”塞進自己的嘴巴里,并發(fā)出“嗷嗚、嗷嗚”的咀嚼聲。
他們在吃什么?
就是它
↓↓↓
在他們眼中,這可不是什么貨幣,而是一塊塊壘起來的誘人的巧克力。我向諸位小朋友提醒道:“小彌剛才沒有分到,她很生氣,怎么辦?”
星辰、宇辰、道康開始討論怎樣分開公平。我把書向到小彌面前:“你是覺得怎么分配才公平呢?”
小彌用試探性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突然伸出手來,在書的頁面中,橫掃了一把,把所有的“巧克力”一股腦兒全部塞到自己的嘴巴里,快速的“吃完”,露出狡黠的微笑。
“小彌這樣不行!”星辰他們意識到小彌“獨吞”“巧克力”,趕緊撲過來搶。
當然能吃的不只是這一頁,喏,還有這些。
這樣爭搶不行,我們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
“我們每人先分2塊面包,吃完再分。”讀大班的星辰說到。
“100片面包?讓我想想,我們有1、2、3、4、5,包括海榮叔叔有五個人,每個人可以分到多少片呢?”二年級宇辰嘟囔著,腦袋里在計算這復雜的分配問題。(五個人包括:星辰、宇辰、小彌、道康還有我。)
星辰開始自顧自的分配面包,他先給最小的妹妹——小彌兩片,然后自己用手夾起了兩片,美美地吃了起來。吃完再給給道康,給宇辰,然后再轉身給自己的媽媽:“媽媽,你也來兩片吧。”
小彌未能掌握分配的主動權,還是不開心,趁大伙不注意,又開始新的一輪突襲式的“掠奪”,她把“面包”緊緊地揣在自己的手心。
“呦,這可不行。”我心想,就趕緊從碰了一下她的手,并快速放進自己的嘴里,示意我“搶走”了其中的一片。結果她哭了:“你搶走了我的面包!”
“我算出來了,每人可以分到20片!”宇辰愉快的聲音從人群外傳來。
原來這本書這么好吃!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讀這本書,但是我喜歡這個過程。他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在讀一本所有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書,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體驗了一起“享用”圖書的喜悅,分享美食的快樂,相互競爭的緊張氣氛;一起思考什么是公平,如何分配,以及100÷5=?
推薦這本好吃的書《如果把銀河系裝進盤子里》,把復雜的、抽象的概念,變成更具體可感的實例。
《如果把銀河系裝進盤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