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她的小菜園

父親在的時候,把我們家別墅的院子打造成了美麗的小菜園。

父親每天都在小菜園里忙碌,小菜園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看著就舒坦。韭菜一行行,齊刷刷的,綠油油的,像是書寫工整的詩篇;蔥也是一壟壟的,像是站軍姿的小士兵;豆角,茄子,辣椒,各就各位,各具情態,各自生長,而又整齊劃一。父親做了一輩子小學校長,做事嚴謹,追求完美。教育學生如此,教育我們如此,做事如此,種地也是如此。

父親在的時候,母親從來不管菜園里的事。母親是個粗啦人,父親嫌棄她侍候不好他的這些菜,就不用母親。

父親走后,我們覺得父親的小菜園會荒蕪了,商量著種上點樹,栽點不用打理的花,別浪費了這些菜地,因為我們知道母親對種菜是不感興趣的。

沒有想到的是母親默默地接手了父親的小菜園。我們家的院子里,一如既往的種著韭菜,茄子,辣椒,蔥,還有爬滿墻頭的絲瓜……一切如同父親在的時候一樣。

每一周回去,母親把院子里的菜摘了,分成四五小份,對我們講:這是你大姐的,她過幾天就來了,這是你和老五的,你倆走的時候拿著,這是老四的,她明天就來了。一人一個南瓜,四根絲瓜,一把韭菜,一把蔥,你二姐回不來就撈不著吃了。你要是喜歡吃辣椒,自己再去摘……

這些成了母親的課程。種菜,收菜,分菜,每周重復著講這些話……她總說:我趁著還能動,就各樣種點,你們分著吃,我自己吃不了多少。

每當母親講這些的時候,我們都不說話,無論愛不愛吃,都高興地拿回來。其實,我們都過得很好,并不缺少吃喝,但是我們懂這是母親的精神支柱,只有讓她知道我們很喜歡她種的菜,她才會覺得她是有用的,她才會覺得她永遠是兒女的依靠。

前周回家,母親覺得頭暈,我和妹妹立刻帶著母親到醫院檢查,幸好沒有什么大礙,我們就對母親說:地咱不種了,你的腰不好,血壓也高,不能累了,咱們買著吃。

母親也下決心不再種菜了,嘮叨著說:小白菜剛種上不幾天,剛出芽的小白菜得天天澆水,不澆就得旱死,不種了,它旱死就旱死吧。

我們也趕忙說:你腰不好,別再種了,吃不了多少,買就行。

我們知道這次母親是下了決心不種菜了,就很放心的送她回家。

當我再回家的時候,那小白菜不只是沒有旱死,而且還探著綠油油的小腦袋,高興地在陽光下手舞足蹈呢!

我又被母親騙了,但是我還是選擇了沉默,沒有去埋怨母親,只是囑咐她,別累著了,注意點身體,自己心里要有數。我懂,這是父親留下的菜地,母親不愿意就這樣舍棄了它;我懂,母親希望,我們回家的時候能拿回來她種的各種各樣的菜,那樣她會覺得她并沒有老去,她是對兒女是有用的。

如今,母親的小菜園依然生機勃勃的,各種菜應季生長,院子里,攀爬的絲瓜藤蔓蜿蜒曲折,盛開的花朵宛如黃色的裝飾,為我家的小院增添了無盡的生機和色彩。每次回家,母親的菜園不只是可以滿足我們的味蕾,還可以療愈我們一周以來疲憊了的心靈,我們希望能夠永遠吃到母親種的菜,這是母親的理想,也是我們的理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