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如何以要事第一為原則做自我管理

曾經,美國有一家鋼鐵公司瀕臨破產,總裁在萬般無奈之下求助于效率大師艾維利,因為這次的咨詢,讓這家公司從此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私營鋼鐵企業。

這中間艾維利做了什么呢?

原來呀,他在聽完總裁的傾述之后,只做了一件事。他遞給總裁一張空白的紙,請他在紙上按照重要性寫下第二天要做的6件大事。接著,艾維利說:“從明天開始,全力以赴做好第1件事情,直到它被完成,然后再全力以赴去做第2件事情,以此類推......即使你用一天的時間只做完了第1件事,那么也不要緊。因為你已經做完了最重要的事情。”

結果怎么樣了呢?

幾個星期后,艾維利收到了總裁寄給他的一張25萬美金的支票。

5年后,這家小小的鋼鐵廠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

這個故事說明,做事情要先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做,即要事第一。

在史蒂芬·科維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中,第三個習慣就是要事第一。作者在書中這樣寫到:有效管理是把握重點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一、什么是要事?

那,什么是要事呢?

要事指的是最重要的事情。具體來說,要事就是具有長期影響或者全局影響的事,如果兩種影響兼而有之,那就是要事中的要事了。

它有兩個特點:

第一,影響時間很長;

第二,波及范圍很廣。

比如:銷售產品月底拿提成,有1個月的影響,而培訓銷售人員至少要1年以上才有效果,此時培訓銷售人員相對于銷售產品拿提成來說,影響的時間更長,就更重要。

同樣,銷售產品拿提成影響的是1個人,而培訓銷售人員影響的是1個部門,顯然,從波及范圍來看,培訓銷售人員同樣更重要。

二、為什么要事第一這么重要?

接下來,我們看看為什么要事第一對我們來說這么重要。

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一群學生把石頭、沙子和水都塞進一個瓶子里。

有的學生往瓶子里先放沙子和水,最后放石頭,發現石頭已經塞不進去了。

有的學生先把石頭放進去,再把沙子倒進石頭的縫隙里,最后才把水倒進去,瓶子剛好裝滿。

這是什么原因呢,同樣大小的瓶子,只是改變放東西的順序,卻是不一樣的結果。

根據四象限法則,可以把事情分為緊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且不重要的四種。

四象限法則

在處理每天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優先處理最重要的工作,就好比上面的石頭,因為這類工作可能難度最大,也是你最討厭的,但往往也是你的工作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然后再處理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沙子和水,只有先集中力量啃下了前面的硬骨頭,其他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三、如何做到要事第一,事半功倍呢?

對于每個人的日常,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列出自己需要花時間的所有事情,然后根據輕重緩急進行排列,不同級別的事情做不一樣的處理。

善用四象限法則,你的時間管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比如:對于我來說,工作是第一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處理,那就在每天的早起時間把自己一天或者一周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單,按照優先級進行排列,放入第一象限,上班后立即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健身是第二象限的事情,早晨時間安排好當天的工作事項后,可以利用早起的其中半個小時進行身體鍛煉,因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需要有計劃地安排,這樣才能夠做到堅持。

對于第三象限的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要學會授權他人進行處理或者。比如:無關緊要的會議,你就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可以授權給其他相關人員去參加,不必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

最后,要學會對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說“不”,這是屬于第四象限的內容。比如:追劇,刷朋友圈等。對于相關的軟件,你可以采取要么卸載要么關閉的方式,因為沒有什么比我們的時間以及注意力更加可貴的了。


德國詩人歌德有句名言:重要之事決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

因為人生很貴,真的不能浪費。要事第一,一定要學會自我管理,付諸踐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