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略去)
隨著歲月漸長,我們每個人的興趣、心智差異將會越來越大。小學生寫的字都是方方的豆腐塊兒,沒人會想著標新立異,也就少了些龍飛鳳舞??涩F在再瞧呢?但我想,不管怎么樣,只要各自都走在不斷成長的路上,也就不算虛度光陰了。想到讀到這篇文字的少數人中有1/3的后生竟出生于千禧年,不禁脊背發涼手心冒汗,為你們茂盛蓬勃的生命力所折服。希望每個人都能成長,成人,成才。
淺談外語學習
I.女生真的更有語言天賦嗎?
從調查問卷來看,雖然只隔了6、7年,各位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當時相比,已經優越許多。以我個人為例,我是進了初中以后才開始學習ABC,照著書本一筆一劃在“四線三格”本上臨摹的。中學圈一直有個很奇怪的觀點,認為男生學不好外語,尤其數理方面越是優秀,外語便必定似“爛泥扶不上墻”。這一觀點被大家理所應當地接受,然后相應地,男生們也便差得“心安理得”。也真的荒謬至極。女人作為體格上略遜于男人的物種(“女人”一詞在此并無蔑視,只是男女想法差異實在太大,以后你們會懂…),過去幾千年一直被認為智力上也低男性一等。但事實是,那也只是男權主義的意淫罷了。女性的學習能力絕不比男性差。但我也得說:我們男生外語不一定比你們女生差?;蛘哒f,即使稍遜幾分,男生也要爭氣點,不該差得“理直氣壯”。所以我想,最理想的狀態是,男生刻苦努力,女生從旁鼓勵,老師不離不棄,課堂和諧美麗。反正我是不會覺得外語爛也爛得理所應當的。事實是,我日語學得還挺好。
II.語法無用論?
這回是孔子說話了: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想要那樣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之辯解的做法)。在這里,其實君子痛恨得還不夠全面。因為生活中還有一種做法:自己搞不定的事,一定要找出個理由說服他人,“嘿,我試過了,難辦。所以你也別折騰了,搞不定的?!蔽覍@種做法深惡痛絕!自己被語法折騰地稀里糊涂,不代表別人腦子也是漿糊啊。
來看一下問卷中的幾個問題。
雖然自己心里清楚英語語法最難,卻沒有配備語法書供自己查閱(僅有22.22%的學生手頭備有語法書),英語老師平時布置作業很多嗎?以至于你們想拿同樣的語法問題累死他...其實我在問卷里刻意增加了一個選項:“我們學中文也不懂語法啊,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多看文章多做題”。相信大家對此都還有印象。我之前也巴不得舉雙手贊成。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引用一篇帖子的一段話: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不少實證研究表明外語學習中單靠語言輸入并不能保證語法習得。語言學家對加拿大的浸入式課堂進行研究之后發現,外語學習者即使接觸了大量的語言輸入,仍然會犯很多語法錯誤,比如時態和單復數問題。也是說,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語法一定是要專門學習的,靠大量輸入培養起來的所謂“語感”往往并不靠譜。
即使是在英語國家的課堂上也有專門的語法課,隨手在谷歌上搜一下,你會找到無數針對母語人士設計的語法教學資料。歐美國家有不學語法但英語流利的人嗎?有,但我們把他們叫做文盲,大約就是街頭小混混和德州鄉村大叔的水平。
參考:學好語法究竟有多重要?
就我個人的學習體會,語法真的太重要了。不論對應試還是日后的深入學習,學好語法都大有裨益。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特地上網找了當年的高考卷(2011年浙江卷)做了單選題,只錯了一個。但最大的感受并不是只錯了一個單選,而是我發現自己真正能從出題者的角度做題了。老師雖然常教育我們做題要站在出題者的角度,但這其實是偽命題。為什么呢?想想吧,有時我們連知識點本身都不熟悉,如何擁有出題者視角呢?我們的視角通常是“好的,終于排除了A和C,接下來50%的概率我不能搞砸了”,而老師做題角度完全不同,腦中有張知識網絡圖,題目的知識點在哪里,一對應“這張圖”就找到了,然后腦中回想下具體的知識點,可能犯錯的地方在哪,然后會心一笑:呵呵,這個果斷選A啊。所以即使老師和學生同樣拿100分,差別其實很大。再打個比方,就像我們誤入迷宮,我們入了這個局,眼中看到的只是前面這條路,能做的選擇其實極其有限:向左?還是向右?而老師則相當于開著飛機走迷宮,居高臨下。如果還不能明白,去做一張英語中考卷吧。
另外,語法對遣詞造句具有指導意義,80%的情況下你能判斷自己寫出的句子是否正確(還有10%看符不符合慣用,5%屬于邏輯問題,5%關乎用詞準確度。比如I see a bird flying in the river.語法沒錯,但句子是錯的)。
不過這里提一點,語法只是語言學家對語言現象的規律總結,用來幫助學習者更好更快地掌握這門語言,對學習提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一定要記住:是先有語言,才有后來總結出的語法,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掌握了一定的語法知識以后,要在實際閱讀中不斷驗證。我們還要試著像語言學家一樣,自己去分析句子的成分。比如下面這句:
Your time is way too valuable to be wasting on people that can't accept who you are.
這句話就算說成:
Your time is too valuable to be wasting on people that can't accept who you are.
也不算錯。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這個way,在這里作副詞。
因為這段文字通篇圍繞“視角”一詞,所以,這里也嘗試提供一個掌握基本語法概念的學習者看句子的視角:
way和后面整個to be…共同修飾前面too,而that定語從句修飾people。句子主干其實就是:Your time is valuable.
總得說來,語法很重要。但學了語法是要為讀懂句子服務的,否則一味專研語法,死扣語法就南轅北轍了。關于有哪些好的語法書籍可供平時參閱,后面我會結合自己這一年來的自學經驗和大家的應試需求,推薦幾本。
III.聽力和發音
A.聽力怎么練
高中英語聽力,其實個人感覺最難的是數字。即使到了大學念日語,考試中出現數字時間日期月份時仍舊會慌。原因有兩個:
1,平時數字用得少。
2,中外計數方式有差異,不能形成條件反射。
這里主要說說第二點。英語的數字總是三位、三位一起計數。這種說法比較抽象,看個數字就明白了:10,000,000.我們看到這個數字會脫口而出:1000萬。而英美人士呢?10million.我們對1000萬感受很直觀,但10million一出來,我們得停下來換算。而聽力題型和其他題型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會給你one more time,過去就過去了。所以數字要花時間好好練練。
還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在于英語存在大量連讀,弱讀等。比如:
Let me try it.
相信有一部分同學看到這句話會在心里默念,因為太簡單了!但是,可能會念成:
l?t mi tra? ?t.
英美人士在實際交談時,如果是正常語速,其實并不會這么一個字一個字斷開念出,而是:
l?* mi tra? ?*.(*符號代表憋氣頓息)
這些發音習慣不僅阻礙我們聽力理解,也直接造成我們講的英文總是少了點“洋味兒”,多了點“垟味兒”(江南垟嘛),因為我們習慣把上面的清輔音t清晰地念出來。
膚淺地總結一下:聽力和發音其實相輔相成。在單詞量不夠大,語言不熟悉,句型不熟練的情況下,發音不標準會導致腦中存儲的單詞音和聽到的單詞音不匹配,不能形成有效回路,就會導致反應不過來。所以發音還是要稍微重視些。
B.發音怎么練
問卷調查同樣反映了一個問題:超過半數的同學不熟悉音標,就算知道,也僅僅停留在會念(念得準不準另說),更別提連讀、弱讀等。
當然,鑒于大家課業繁忙,高考又沒有口語考試。所以我們主要功夫花在了解和熟悉音標的工作上罷。這里只推薦臺灣賴世雄老師的《美語音標》,15塊一本,很薄的一小冊。一天就可以聽完,后面可以滾動式地多聽幾遍。于我而言,這本書對美式發音的教學只能用“顛覆”二字形容。
賴老師一口純正的美式發音,十分好聽。由于高中教學任務重,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可能沒太多時間安排在糾音上,同學們可以自己私底下安排時間跟著音頻學,會有很大的收獲?,F在市面上很多教材和資源都是美式發音,所以學美式還是有好處的。
(學習音標第一遍認真聽,學習第二遍時一定要一邊聽一邊開口大聲跟著念出來,效果會好很多)
學習音標的另一個好處是:直接增強你的英語興趣。因為你學了音標以后,看到單詞和句子會忍不住念出來,還會自我陶醉。我自己學完音標后,激動地錄了一篇課文跟讀,雖然發音還差得很遠,但是真的“臭美”得不行,覺得自己發音好聽極了。不論學什么,興趣永遠是關鍵。很多人以為自己在某方面沒天賦,所以導致興趣缺缺。其實這是因果關系弄反了。興趣是你在某方面做得比別人好時產生的副產物,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會主動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即使做了,也做不長久。所以,想讓自己越學越有興趣,首先你得試著找到突破口讓自己在這方面優秀起來。
Ⅳ.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我就不多加妄言了,日語考級時,“單詞與語法”,“閱讀理解”,“聽力理解”三大模塊里,閱讀是得分最低的。想想語文的閱讀我都沒做好,所以我給不了什么建議。
但閱讀最基礎還是單詞量,沒有單詞量什么都是“無米之炊”,任憑你語法再好也不起作用??赐瑢W們的問卷反饋,單詞記憶似乎并沒什么太大問題。至于該不該學詞根詞綴,我覺得現階段沒什么必要。高中要求掌握詞匯總共也就3500左右,生吞活剝也不是什么難事。大家勤學勤記即可?,F在背單詞app層出不窮,應該來說還是比較便利的。
閱讀的另一大基石是語法。上面講過了語法的重要性,怎么學,后面再和大家討論。
Ⅴ.寫作與改錯
歸根到底,這兩大題型還是語法和單詞。其中改錯問題可以歸結為語法問題,因為語法包括了句法和詞法兩大宗。寫作暫時沒有好的辦法,在掌握語法的基礎上,勤模仿吧。注意,語法學不好,套個范文都可能四不像,這里缺個助詞,那里分詞作謂語…相反的,語法扎實的學生,記句型又快又牢。
Ⅵ.完形填空
相對來說這個題型考查的更多是詞組搭配,這個也沒辦法,得記。另外,這個也是在語法的基礎上的。有時句子成分的分析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推薦書目與工具
I.語法
在后來的學習中,我意識到,學習一樣新的東西,首要工作其實是了解并掌握概念。概念就像藥引子,沒有它,這味藥再好,恐怕也吸收不了。很多書,花了幾萬字的篇幅講來講去可能就為了教我們一個概念。對應到高中學習上,比如學習物理,你要了解什么是加速度。學習數學,你要知道斜率指的是什么。學習化學,你要知道什么叫摩爾。對概念的精確掌握與否直接決定了你的學習效果。所以,學習語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概念都沒搞清楚,直接捧著一本張道真老先生或薄冰老先生的大部頭專著在那邊啃,八成要把自己弄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里推薦賴老師的一本語法書《賴氏經典英語語法》。如果沒時間,重點看前四章,算是打基礎。賴老師的書編排比較合理,把句型放在最前面。而不是傳統的八大詞類講下來,容易上手。本身學語法就要先從句型句法上手的。
其實,語法書有兩種,一種適合通讀,一種適合當做工具書查閱。賴老師這本書可查閱可通讀,但推薦通讀。這里再給出一本語法書供查閱,是葉永昌老先生的《英語閱讀參考手冊》(其實前一版《新編英語閱讀手冊》例句更豐富更完整)。但是,根據我個人經驗,語法沒到一定水平,根本不會去翻這本書,也不知道怎么用它。這本書我買來一年后才派上大用場,并獲益良多。難得的是這本書有兩個目錄,可根據單詞首字母查找,也可以根據語法類別查找。在葉老先生那個年代能寫出這樣的書,可見用心之深。
最后,還有一本書,一定要推薦:臺灣旋元佑老師的《文法俱樂部》。
我學習語法的過程是:先啃《文法俱樂部》,被繞暈(因為那時沒什么語法概念,主謂賓都忘了)。退回來看了《賴氏經典英語語法》前四章,有了大概的語法概念,再回過頭來看,吸收了60%左右,后來半年時間,結合閱讀,斷斷續續又看了3、4遍,基本吃透,語法的大致框架也建立起來了。再往后吸收別的語法講解和概念便易如反掌。就像惡魔的奶爸說的,《文法俱樂部》像九陽神功,打好內功底子后,楊逍苦練幾十載的乾坤大挪移張無忌幾小時就學會了。(整個苦逼的自學過程可以參考:英語學習記錄)
不過需要提的是,《文法俱樂部》真的太另類,太新穎了。一開始可能很難吸收??紤]到上面已經推薦了三本語法書(已經完全夠用),這本恐怕各位沒時間再去吸收。這里提一下。
另外新東方張滿勝老師,劍橋大學碩士,非常牛的一個人。最出名的是《英語語法新思維》,時隔多年最近又出版新書了。大家可以微博關注他。
(我上大學前課外書就看過一兩本,閱讀量少得可憐。所以覺得看一本書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而事實是,一般一本書,一星期就能看完。所以寒假利用得合理的話,能看兩三本書。而且學東西一定要快,越拖拉,最后完成的可能性越小。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II.工具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尤其是生于這個互聯網時代,不會使用學習類的app來武裝自己實在是一大憾事。這里推薦幾個自己平時常用的??磮D
其實“扇貝五件套”中最好用的還是扇貝新聞,支持單詞點查,哪里不會點哪里。而且還有打卡機制,讓人更容易堅持下去。扇貝單詞也可以用用。不過我并不希望大家花太多時間在app上。工具雖好,但碎片化的學習其實效果并不好。
詞典的話,嫌麻煩就有道詞典或者金山詞霸吧,也能用。windows可以下載有道詞典或金山詞霸,電腦上的任何文本、網頁都可點查。推薦個看小說的網站(配合有道詞典):學人閱讀卡。我個人還搭配歐路詞典(詞典包網盤鏈接)。它可以把牛津啊,朗文,柯林斯等詞典統統拉進去做詞典包,也可以挑一些app上的詞典包,這里推薦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配合靜讀天下,看小說可以像扇貝新聞一樣單詞點查。
新聞app還推薦China Daily,ShanghaiDaily,CCTVNews,BBC News。我個人平時比較愛看China Daily和Shanghai Daily,因為講的都是國內喜聞樂見的事,容易有共鳴,能看得進去。而且中國的英文報紙相對國外報紙,要簡單點,適合入手。其中China Daily也支持單詞點查。不過十分耗流量,學生黨注意。
聽力app推薦pocket casts,推薦訂閱里面的ESL Pod,非常棒。調查發現各位對ESL都不了解,不過也難怪,我也是去年才聽說的。
ESL(Englishas a Second Language,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外語)是針對母語非英語的并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言學習者的專業英文課程,是外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所必修的一門語言課程。
沒有MP3的同學,播放器推薦楓葉播放器。功能簡單可支持調速。
知乎,大家都知道啦。學生黨少上知乎,多刷題才是王道。
微信公眾號推薦:
學習學習再學習(xiaolai-xuexi)
英文悅讀(read_the_economist)
奶爸的英語教室(lxg-milk)
李晨老師教英文(lc_english)
滿勝語法新思維(grammar-easy)
China Daily(RealTimeChina)
英語學習筆記(ericzenglish)
常春藤美語(ivyenglish-zy)
BtterRead(BetterRead)
warfalcon(read01)
(最后推薦一個網站,李笑來老師的:知筆墨,里面有很多免費公開的文章非常不錯,比如《人人都能用英語》,《如何寫好英文書面比較句》,包括后面提到的《把時間當做朋友》)
III.菜鳥學習策略
如果不僅語法渣,還是個英語渣,那么,什么都別說了,買套賴老師的《美語從頭學》,好好聽吧。從音標,入門,初級…涵蓋很廣,學完中級應該可以跟得上高中學習進度。當然,課堂上還得努力聽老師講課,不然跟不上班級節奏。
最后再嘮叨幾句
I.學習
小時候的我倒頗有寫作天賦,心思細膩,常寫出—“東方晨曦微露,我的爺爺便早早地跑到院子里來了。除草施肥,這頭看看,那處瞧瞧。待到太陽公公真真露出臉蛋,陽光灑滿一方小小庭院,才發現菜葉上點綴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水珠。不知是爺爺溫熱的汗,還是昨夜大地透著涼意的淚珠?”—之類的佳句,當時大家都說我有著超乎同齡人的睿智。然而只有我知道,小小年紀的我,其實早早地便已學會如何裝逼。但好景不長,應試教育的作文開始讓我無法裝逼,或者說無法隨心所欲地裝逼。經常是考場上冥思苦想了許久,打了腹稿,尋思著:“好了,這回總該裝逼成功了吧!”,結果轉念一想,“臥槽,這是命題作文,該不會離題吧…”
作文其實挺讓人揪心的,還是那句話,似乎每個人都“爛得理所當然”。其實好的作文必須有深厚的生活經歷支撐,不然寫出來的文字就是隔空搔癢,讀起來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但是普通的17、18歲的人哪來什么生活經歷啊,難道寫寫自己怎么被對隊友坑,怎么五殺?這不好吧。美國喜劇演員格勞喬·馬克思說過: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of others. You can never live long enough to make them all yourself.
為什么演員的眼睛總是那么深邃?因為他們早已在戲劇的世界里歷遍人生百態。同樣的,我們可以借由別人的生活故事吸取靈感,化為己用。一般來說書籍分兩種,虛構類和非虛構類。我覺得虛構類不能老看言情小說吧,一頁字明明可以壓縮成三個字“我愛你”,非要在那打情罵俏,我是看不下去的。該看什么樣的書,可以去咨詢語文老師。我個人覺得像《平凡的世界》《活著》《人生》等等都還不錯。另外,想要增加自己的說理能力增廣見識,可以看看非虛構。個人推薦先去看看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信息量大,能學到很多。還有,優秀的電影其實也是濃縮的人生,細細品味也很不錯。對了,《論語》跟著老師好好學,小到交友,大到為人處世,比較有用。
數學挺有趣的,相信大家都沒問題,不說了。
在我看來,物理其實是一門比數學還重空間想象力和具象能力的科目。你必須想象力足夠豐富,在腦中去演示運動趨勢,充放電,加速等等場景,以幫助自己找到解題思路。概念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一定要去多琢磨,不清楚一定要纏著老師弄清楚為止。
插曲:因為當時家里沒錢(當然,現在也沒很有錢),中考結束那個暑假我沒有參考任何輔導。開學后不久有場特訓班選拔考試,我落選了。開班那天晚上,我偷偷溜出晚自習教室跑去敲開了培訓班的門(當時的博約樓三樓不知道二樓實驗室)。當晚剛好是介守老師的課。介守老師人高馬大,我當時才170cm左右,微抬著頭戰戰兢兢地說:老、老師,我、我想學物理。能讓我旁聽嗎?” And the rest is history.
化學推理題特別有意思。無機的有機的,都很有意思。但是到了什么等壓等容那里我就懵逼了,還有電離平衡,水解,各位都要留心,勤做練習,勤問老師。切記,切記。
生物最難的是遺傳實驗吧。教這一章的時候我剛好生病,在上海總共住了兩個月,至今是個遺憾。希望大家也好好對待。
最后,提一下“教學相長”。只有你們真的體驗過要去教別人,使別人懂得,才會明白,教學相長所言非虛。所以有好的意見和方法,多拿出來和同學們探討,對自己很有幫助。
II.生活
高中畢業,進了大學,時間多得讓我有一陣子覺得中學時代其實都是在交時間的會錢,利滾利,到了大學,連本帶利全回來了。我一頭扎進日語中,知道了“雅滅蝶”原來不是一種生物,也知道了很多不該知道的。那段刻苦鉆研的時期也是我寶貴的財富。需要跟大家提一下的是時間等價這個概念。我們都知道社會發展初期是以物換物,后來才有了基于等價概念的流通貨幣。其實我想說,生活中任何事物都遵循等價規律,我甚至覺得對于普通人而言,它堪比科學界的能量守恒。尋思減肥,免不了“苦我心志,餓己之體膚”。欲得高分,怎懼“頭懸梁錐刺股”?好交友廣泛,須知“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等等等等。但有付出才有回報這么淺顯的道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金龜換酒難道真的只是一句表達豁達人生觀的典故?自古有之的道理,虧我在這拿出來顯擺。不過這里需要跟各位講一句,以作寬慰。千萬不要把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怪罪到自己的智商上,也別讓他人來判定你。學習成績的好壞,基本上和智力無關?;旧洗蠹抑橇Χ枷嘟?,無非誰花的時間比較多。難道不存在特別聰明的人嗎?存在!但是,沒你想得那么多。正如羅素所說,參差不齊乃是幸福本源。接受他人,悅納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快樂地生活和成長比什么都重要。(我小學第一次考試,語文15分,數學50+…)
祝各位成長快樂,學習快樂,新年快樂。
III. PS
有本書,是我大學英語自學的起點,叫《把你的英語用起來》,上面的公眾號:奶爸的英語教室 的創始人是。鑒于大家時間有限,可以看一下網友總結的濃縮版,有時間花個20分鐘看一下:《把你的英語用起來》
問卷數據查看:高中英語學習情況調查
賬號:huangsunting
密碼:huangsunting
考慮到高中生時間分配,以上材料請以推薦的書籍為主,這樣學習容易成系統和量化,其他的什么工具,網站,公眾號都是次要的。
...(略去)
上面推薦了那么多書,其實任何一本只要能靜下心來讀透,相信都會有很大幫助。工具也好,書籍也罷,很多時候貪多嚼不爛,能選擇其一用得好才是關鍵,別囿于方法論而停滯不前。
知識積累是個不斷推翻再重建的過程,以上內容僅僅期望給各位一點啟發,絕不是什么金科玉律,更不是萬全之策。每個人學習習慣和方法都存在差異,還請自己斟酌選擇吸收。一切還以課堂老師教學為主,那才是正道。
關鍵字:語法;時間投入;興趣;發音與聽力;教學相長;
本文原先是針對自己發起的《高中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做的分析報告,發給老師后,轉帖在這里,有些和學習無關的段落略去。書中部分觀點來自文中提到的很多老師,這兩年受益匪淺。給出的鏈接如果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