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路上,請多多關照

暑假填志愿的時候總會聽到朋友戲謔的話語:勸人學法,千刀萬剮;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也不知道為什么,在大家心中,學醫,就是這樣一個可怕的存在。所以,當我光榮的被一所醫科大學錄取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或真或假的叫我復讀,甚至在送我離開家鄉時那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面部表情讓我哭笑不得。

也許,這就是一般人對學醫的看法吧。在他們眼中,學醫,意味著走上一條漫漫長征路,大學四五年,考研兩三年,學習之路一眼望不到盡頭。更殘酷的是,好不容易熬到畢業盡頭,卻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被迫埋沒數十年的兢兢業業。亦或者,工作上一不小心便被患者罵得狗血淋頭......

總之,這是一個一開始就錯了的選擇。

但是,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的顧慮而想過放棄,畢竟,這是一條我用12年的讀書生涯鋪墊出來的路,也許也曾偏離了預定軌道,但是,既然選擇了,就必須精彩的走下去。正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般,于絕望孤獨中找到新的天地,開始新的生活。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也曾說過,黃色的樹林里分出的兩條路,是不能同時去涉足的。也許從醫就正是作為那另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路,讓人心生敬畏,但是我們醫學生甘愿冒險,并且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溯其根源,只因它值得。

縱觀世界,醫學已經在世界上擁有了近六千多年的歷史,每一次的文明巨變,每一次的醫學傳承,都記錄了先人的進步與發展,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創新。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沒有理由不接下這個神圣的接力棒。

同樣,回望中國歷史滄海桑田,醫學作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從未在歷史的舞臺上缺席。古有《醫學三字經》云:醫之始,本岐黃。勤勞的中國祖先在豐富的生活閱歷中誕生了《內經》等著作,開中華醫之祖,誕生了張仲景,扁鵲,孫思邈等醫學名師,其醫之承,生生不息。磕磕絆絆發展幾千年后的今天,醫學改革之風迎面而來,上有中央人員指點迷津,政策法規保駕護航,下有市民,村醫積極參與,默默發展,共同帶來了醫學發展的新時代。

這是我們所擁有的時間,這是我們能決定的生活。

趕上這股改革風潮的我們,定當不負眾望,不辱使命。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出發的初衷。學醫之路漫漫無盡頭,記住初心,才能走的更快,走的更遠。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側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這是大醫先哲的諄諄教誨,而今,也會成為我們一生的行醫準則。

因為,我們是醫學生,時刻謹記篤行,濟世,不敢忘,不能忘。

或許,我們陰差陽錯,因為高考一步之錯,無奈選擇了行醫之路;或許,我們真心熱愛醫生這個職業,孤注一擲,踽踽前行。

無論因為什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功不唐捐,春暖花開。

山遙,路遠,行醫長路漫漫。

我們醫學生在一起,請多關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引子 公元1771年臘月初一。 京城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慶氣氛中。 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一老一少兩個人,...
    沙漠里的海綿閱讀 14,375評論 3 11
  • 月沉西樓月未央 三月細雨潤物忙 和風緩緩點春色 一窗燈火一扇芳
    攀偉閱讀 417評論 0 1
  • 你不是我這陣莫名的心跳的引發者 你也不是這陣莫名的心跳的治愈者 你就是這陣心跳
    被窩閱讀 194評論 0 0
  • 我感到來自風景的一種超脫,一種泰然的憂傷,我們也是一道風景?我們的舉動和生命的回聲,我覺得它被這棉絮一樣的東西壓低了。
    怎知我情深li閱讀 233評論 0 2
  • 迷鹿mirror閱讀 210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