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所以被這張圖所撩到,是因為其中一句話:
殺了一個程序員祭天
對,就是上面紅色框框里面的文字,成功引起大眾的注意。
因為在一般人的思維里面,版本更新就是很簡單的說明,更新了那些功能,修復那些BUG之類的,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木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突然出現(xiàn)這個反常態(tài)的文案,讓人覺得很有趣。所以說暴風影音這次賺大發(fā)了,憑借一句文案,間接的促成了一次產品傳播,不管怎樣,品牌在大眾心里留下一個比較有趣的印象。
那么,這樣的成功案例可以復制么?
答案,不能。
因為暴風影音的工作人員其實也沒有想到,一句小小的文案,竟然可以引起蝴蝶效應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那么為什么是暴風影音的這條文案,可以引起一次傳播呢?其他的產品可以不可以模仿呢?應該如何才能做到這樣的效果呢?
其實簡單的分析一下,就會知道這是一次偶然的時間,也就是剛好運氣好,碰上了。沒有所謂的太多的技巧和方法,也許就是當時暴風的產品人員在更新軟件的時間,心里想著玩?zhèn)€有趣的,就隨手寫上去了。
當然我覺得,也有可能是蘋果審核人員不太懂中文,否則,以蘋果審核規(guī)則那嚴格的標準,這樣的文案信息是很難通過的。
如果你是一個不知名的產品,就算你的文案更新多么的有趣,用戶的基數不夠也是很難引起一次小規(guī)模的傳播,因為知道的人少唄。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一些,比如說早些時候京東客服回復用戶評價的調皮語言。淘寶店家回復賣家的奇葩留言
是不是看完之后,感覺這些人很逗比。顯得也很有趣,不再是一律的按部就班,而是變著法的怎么好玩怎么來。
這讓我想起了《參與感》這本書,提到的:
要和用戶做朋友。
這些文案的背后其實暗藏表達一個目的其實在和用戶做朋友,把用戶當成身邊的朋友一樣開玩笑。而不是把用戶高高捧在天上,或者對于用戶什么也不管不問。
很多人都說用戶的心里難以捉摸,那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是把自己平臺工作人員的身份和用戶身份分的太清晰。以至于見到用戶,腦海中想到的就是這是一個用戶,然后大腦默認開啟用戶服務規(guī)則。但是平常我們對待朋友呢?是不是就會啟動自己對待朋友的規(guī)則,我相信大多數這兩套規(guī)則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不管是產品、運營、還是市場,有的時候思考著就會想到一個大的問題:人性到底是什么?
有人說人性是懶惰的,人性是好吃懶做的,人性是好逸惡勞的,人性也是希望被別人贊賞夸獎、希望自己贏了之后有獎勵,希望自己在與別人交往之中,顯得很牛逼,無所不能,都是希望事事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等等。
我覺得這些都對,因為人性不是幾個字或者幾句話能夠詳細的描述的,它更像是在某個時刻的一種特定的心里狀態(tài)。在我們做用戶的時候,只需要在用戶使用過程中某幾個環(huán)節(jié)打動用戶即可。
說完人性,回到文章的主題,暴風的文案是一種差異化表達,人們會主動傳播,說明這是一個我們做用戶的工作讓,需要努力的方向。讓自己的產品差異化,從一個小小的應用商店文案更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