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故事之駱賓王《玩初月》——了不起的孩子


01? 了不起的孩子

去年夏天,偶爾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綜藝節(jié)目,叫《了不起的孩子》。里面的孩子真的是了不起!有兩歲能記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圖形狀的、有三歲能通曉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有四歲能寫一手特別好看的毛筆字的......

真的是刷新三觀。再瞧瞧身邊這位天天沉醉于各種玩具的平庸孩子,頓時好心塞。真想拎起耳朵跟他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后來就開始關(guān)注這個節(jié)目,時不時看一點。可是越看越覺得,這些孩子,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么了不起。

這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如此了不起的。這些了不起的專長都是靠著后天的啟蒙、培養(yǎng)和練習形成的。有一個孩子每天竟然要花4-8個小時在剪紙上。

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這么了不起的。不論大人孩子,幾年來只學一樣東西,并不是達不到節(jié)目里的水平。他們的了不起,只是對比不學這些專長的孩子。

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并沒有了不起。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節(jié)目效果,還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已經(jīng)在反復的心理暗示中,覺得自己真的了不起。這些孩子的談吐舉止,或多或少都有些目中無人,自視甚高。只是他們還是孩子,他們的驕傲和低情商反而讓人覺得純真可愛。


02 捧殺

了不起的專長是否就等于了不起的孩子呢?孩子應(yīng)該是怎樣的?或者說,人應(yīng)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人,首先要是身心健康的,要擁有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質(zhì)、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充實飽滿的心靈。

所以,對于一個孩子而言,身心的健康成長,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以偏概全,用專長來衡量孩子,不過是社會畸形的成功熱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這樣的投射,催生了各類“了不起的孩子”、“神童”,炒熱了各種自稱科學的早教方式,也扭曲了這些孩子的自我認知。

因為我比別的孩子多認了2000多字漢字,多背了200首詩,所以我很了不起。這樣的自我認知很可怕。

世界上有一種殺害,叫做捧殺。蔡元培先生說:“殺君馬者道旁兒”,意思是殺你的馬的人就是當時在旁邊給你馬鼓掌加油的人。我很擔心,節(jié)目播出后,這些孩子會不會在盲目、過分的夸贊中被捧殺。因為,從古到今,被捧殺的孩子,真的有很多。

駱賓王,就是一例。


03 從了不起的名字開始

1380年前的義烏,沒有舉世聞名的小商品城,也沒有那么多不同膚色的歪果仁。駱家塘村更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

駱家塘村,顧名思義,是由駱姓居民繁衍聚居的村子。雖然在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出過駱俊、駱統(tǒng)、駱秀祖孫三代名臣俊士。但時移世易,唐朝初年,這里早已光芒不再。

人杰地靈,好地方是不會被埋沒太久的。一個“神童”的降生,打破駱家塘村的平靜。

喜得麟兒的是駱履元,當?shù)赜忻牟攀俊3H伺爸玻幻庖O(shè)酒席、放鞭炮慶祝一番。駱履元卻和父親一頭扎進書房翻書找字,大半天都不出來。

“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周易·觀·六四》),在父親的注視下,駱履元認真寫下這九個字。這是一個被祖父和父親寄予厚望的孩子,這是一個注定不平凡的孩子。

唐初百廢待興,亂世待治。希望這個孩子將來不僅看到國家盛世景象,還能被君王視為座上賓,成就一番功業(yè)。

駱賓王,字觀光。


04 了不起的《詠鵝》

就這樣,駱賓王,這個被給予厚望的孩子,在祖父、父親的悉心啟蒙和孜孜教導下,逐漸長大了。

魯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里說過:“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yǎng)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古代沒有精密的儀器,無法測出一個孩子是否天賦異秉,智商超群。但也沒人真的在意這個,人們更在意的,是怎樣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制造出一個天才。

不論駱賓王是天生之才,還是后天之才。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一首詩,他終于成為了所有人眼里那個了不起的孩子,那個所謂的“天才”。

這首詩,相傳在駱賓王七歲時寫成,《詠鵝》。

小兒恒仔曾經(jīng)問過我一個問題:“有哪一首古詩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會背的呢?”我的回答就是這首《詠鵝》。

這是一首沒有什么思想內(nèi)涵和人生哲理的詩,之所以千古傳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純真。近乎白描的手法,寫出了鵝的聲音、形態(tài),傳達出引吭高歌的得意還有有聲有色的水中嬉戲。讓人不禁感慨,純真,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世間最可貴的東西。

這首了不起的《詠鵝》,不僅是駱賓王的成名作,也是從古至今詠鵝類題材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作。

如同李白對著崔顥的《黃鶴樓》說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詠鵝》這么火,誰還能以鵝入詩?


05 了不起的過去

當你一邊打孩子,一邊感慨已經(jīng)追不上駱賓王的起跑線的時候。人家駱賓王卻正在實力演繹著什么叫做“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萬卷五車,亦研精其奧旨。”小小年紀就讀書破萬卷,再加上神作《詠鵝》,駱賓王頓時成了風靡一時了不起的孩子。就連義烏當?shù)氐目h太爺都將駱賓王的詩作鐫刻在縣衙大門口的屏風墻上。(想想也真是違和,每天往來縣政府的人,看到的不是“清正廉明”,而是“鵝鵝鵝”,感覺進了一個假縣衙,真鵝窩。)

如果父親沒有早逝,家道沒有中落,照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長大的駱賓王說不定真的可以享受到社會對“了不起的孩子”的特別關(guān)注和額外優(yōu)待,成為駱家塘村乃至義烏縣城的“明日之星”,仕途之路更加平坦。

人生是一連串的意外,意外是一輩子的人生。二十歲,三年守喪期滿。拋下過往,從頭再來。

從頭再來也沒什么的。在榮耀和輝煌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一種認知:我的過去了不起,我的將來一定更了不起。


06 自信與自大

自信與自大,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自信的人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很明確的認識,他的自信不僅來自于經(jīng)驗,更來自于準確的預判和積極的準備。

自大,則近乎盲目了。既沒有來由地看低事情的難度,也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二十歲的駱賓王,對于考取功名這件事,顯得相當自大。

少年時期,我崇拜敬佩英雄游俠,鄙視達官顯貴。此次進京參加科考,我的身上承載著家鄉(xiāng)人對我的賞識還有母親對我的期望。

身邊的人都在利用科考前期的這段時間,四處以文干謁,結(jié)交權(quán)貴,真是庸碌茍且,不值一提。考試最終還是要看實力的。我滿腹經(jīng)綸,此次必然一舉中第,功名利祿唾手可得,何必隨波逐流去給權(quán)貴搖尾乞憐。不如趁此閑暇,遨游長安高山流水,領(lǐng)略洛陽清風明月,豈不快哉。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何應(yīng)對科考潛規(guī)則?不可一世、自信爆棚的駱賓王寫出的答案是,鄙視你、漠視你!愛誰誰。

很快,科考也給駱賓王回復:要么忍,要么滾!愛誰誰。


07 懷才不遇

面對失敗,駱賓王沒有反省。說實話,了不起的孩子長大以后,確實很難能擁有反省的能力。我不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只信山高登頂我為峰。我不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抑恍盘焐咸煜挛ㄎ要氉稹?/p>

此時的我,如同戰(zhàn)國時期的蘇秦,帶著對故土的依戀,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拼。最終卻空懷縱橫之術(shù),不被秦王賞識,悵然離開。

此時的我,如同無水之魚最怕車轍,如同傷翅之鳥最怕彎弓。失敗如此慘痛,我已經(jīng)無法承受了。

衣衫襤褸,窮困潦倒。

這次的失敗,不是我學問不夠、才華淺薄,而是我太不走運了,懷才不遇,沒有遇上能賞識我才學之人。我如此高潔,豈能攪入這樣污穢不堪的潛規(guī)則呢。

世間哪里會有懷才不遇?懷才如同懷孕。只要有,一定會顯出來的。如果顯不出來,那證明懷的并不是才,只是一肚子的傲慢和偏見。

時勢造英雄,成功,固然跟一個人才華相關(guān),但最終依然是環(huán)境造就下的成功。無法適應(yīng)環(huán)境,就無法改變環(huán)境。

從小被捧大的了不起的孩子,該如何與平凡的世界和解、共處呢?這真的是個難題。


08 過去日子的簡單重復

世界上總有一類人,在乎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平安,這一類人,就是家人。失敗了就回家吧。

駱賓王出仕-失敗-回家-出仕-失敗-回家的惡性循環(huán)開始了。

七年后長安出仕,做了個小官,因“行事不端”被罷。回家。

受道王李元慶賞識,擔任府中幕僚,任期滿后,以“不齒自夸”為由拒絕道王的舉薦,再次失業(yè)。回家。

始于才學,棄于個性。人不反思,不改變,人生不過是過去日子的簡單重復罷了。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歸園田居以來,已經(jīng)七八年過去了。身邊與我一起把酒同歡、唱和詩詞的朋友,有的出山,有的晉升,都紛紛離開了。只有我,還守著這個破茅屋,靠務(wù)農(nóng)為生,窮困潦倒,生活難以為繼。

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年近天命的駱賓王不得不改變了。曾經(jīng)趾高氣昂寫下“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拒絕道王舉薦的他,如今卻不得不啪啪打臉,向達官貴人們寫下企求引薦為官的書信。

好在很順利,從九品的奉禮郎,兼任東臺詳正學士。學術(shù)職務(wù),自是要清凈些吧。


09 無盡悲涼在心中

清凈的日子就這般過了三年。這三年,盡管駱賓王盡量讓自己變得務(wù)實一些、坦然一些,但還是免不了有沉淪下僚的苦悶。說到底,終究是秉性耿直,無法在俗世中找到歸屬感和存在感。

你對世界抱以傲慢和偏見,世界還予你排擠和打擊。這種對等,現(xiàn)實,刺痛。駱賓王,再一次被罷官了。

駱賓王已經(jīng)不再年輕。中年男子,上有母親供養(yǎng),下有妻兒照顧,生活的壓力沒有給人喘息的機會。他必須迅速找到下一個工作。

找工作就像買菜,只要你不挑,總還是有的。正值吐蕃入侵,吏部正在大范圍招聘人才充實西討軍。

從軍行,出征邊塞,這是苦差,卻也是駱賓王最后的機會。留在朝廷已然是沒有機會了,那就搏一把吧。愿那漫天黃沙、殺伐熱血,能蕩滌我這一生的不幸。

戰(zhàn)爭之殘酷,戰(zhàn)期之漫長,遠超想象。沒有足夠的運氣、耐心、毅力和果敢,是斷不可能功成名就的。三年間,漫天黃沙的日子更多,殺伐熱血的日子卻屈指可數(shù)。行軍艱辛、孤身蒼涼,駱賓王的不幸不僅沒有被蕩滌,反而更加深重了。

行軍途中,我登上天山。眼前如此美景,讓我想起了物華天寶的帝都。天上的云那么近,仿佛宮城上苑里觸手可得的葉子。山上的雪團團簇簇,像極了御溝河邊生機勃勃的白色絨花。這一路,越走越遠,沒有盡頭。這一路,缺衣少食,形容消瘦。在山上俯視,交河城仿若孤島,漂浮在這絕境之海;險惡的河水波濤洶涌步步相逼,蠶食著這流沙之地,下一步就能將人侵吞。在這樣的窮山惡水,浮萍如我,始終等不到歸期。既然如此,我便斷了想家的念頭吧。可偏偏,夜夜都有如泣如訴的胡笳聲,令人愁情百轉(zhuǎn),不能入眠。

豪情萬丈終成空,無盡悲涼在心中。


10 放下傲慢與偏見

這一次從軍行,西域三年,轉(zhuǎn)蜀中兩年。56歲的駱賓王回到長安,滿鬢風霜,恍若隔世。

這五年的艱辛,并沒有如愿換算成功名。五年的軍功,也只是剛好抵消五年前的罷官之過,轉(zhuǎn)眼成空。駱賓王還是無法留在朝廷,接下來的四年里,官職僅僅是武功縣、明堂縣、長安縣主簿。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艱苦困頓的從軍生涯,讓駱賓王嘗盡了心志之苦、受盡了筋骨之勞,也歷練了他的吃苦耐勞和腳踏實地的品性。這樣的品性,讓駱賓王沉淀下來,能夠更加深入、細致、實在地處理基層工作。

真正的才華,也許掩不住鋒芒畢露,但絕不會刻意張揚。歷經(jīng)滄桑,曾經(jīng)那個了不起的孩子開始慢慢適應(yīng)平凡的世界。放下傲慢與偏見,世界終會以溫柔相待。也許是優(yōu)秀的基層工作得到朝廷的賞識和信任。駱賓王一下子被提了三級,重新進入中央朝廷。成為負責監(jiān)察百官的侍御史。


11 耿直不足以成事

御史臺“掌糾舉百僚、推鞫(審判)獄訟、彈劾違法”。侍御史可謂是典型的官小權(quán)大的職務(wù),干的都是挑人毛病,得罪人的差事。如果沒有足夠的情商和官場智慧,非但監(jiān)察不成,還會為自己惹得一身腥,招來無妄之災。

可是駱賓王才不這么想。雖耳順之年,仕途多蹇,但這是一個多好多合適的工作啊。面對高宗后期武后篡權(quán)的局面,駱賓王剛好有太多看不慣的地方。他決定就此放開手腳,直抒胸臆,代表正義消滅一切污濁!

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正義也沒法瞬間清理所有污穢。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的駱賓王,僅憑耿直而行,只是在為自己四面樹敵,下場可想而知。沒多久,駱賓王就因公然上疏反對武后篡權(quán),而被同僚誣陷糾舉,以貪贓罪名下獄。

矛頭直指背后大boss,這種做法簡單粗暴得令人心疼。想抱boss大腿的人首先不答應(yīng)。于是曾經(jīng)多耿直,現(xiàn)在多慘烈。政敵們對他肆意羅織罪名、嚴刑拷打。駱賓王有口難辯,有冤無處申。

深秋時間,牢房西邊的外墻蟬兒因為寒冷不停地哀唱。這凄涼無助的叫聲,讓我這個身陷囹圄之人忍不住思緒萬千。

曾幾何時,寒蟬帶著它那對透明漂亮的翅膀,輕飛于夏木間高聲吟唱;曾幾何時,我也有烏黑官帽,仕途無可限量。可是究竟是怎么了,淪落到如今的地步。蟬兒畏寒哀吟,我也入獄一年,早生華發(fā)。

秋深露重,豈是薄如蟬翼能夠抵擋,蟬兒再也飛不起來了?秋風大作,唱得再響亮也最終沉入風中,被風吞噬的,還有我這滿腔的冤屈。

人人嘲笑寒蟬再也飛不起來了,就像沒人相信我是含冤入獄一樣。寒蟬和我,還能為誰表露我們高潔之心呢?


12 注定是不平凡的人

入獄愈久,駱賓王愈加沉默。他放棄申辯,放棄平反,執(zhí)意將牢底坐穿。可不論他信不信,命運仍在眷顧著他。兩年后,唐高宗立太子,大赦天下。駱賓王終于自由了。

即使被赦,駱賓王也仍是戴罪之身。這次,他被朝廷貶到了浙東臨海,擔任縣丞。這倒是個好歸處啊。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最適合歸隱了。

就在駱賓王遁跡臨海,縱情山水的時候,一場恐怖的政治風暴已經(jīng)悄悄到來了。

唐高宗病逝,武后加緊篡權(quán)進程。先是廢去中宗李顯改立睿宗李旦,而后扶植培養(yǎng)武氏宗族,大肆誅殺打壓李唐宗室及支持者。一時之間,貶官、下獄、流放、殺害,天下惶惶,人人自危。

曾經(jīng)預測到的局面,而今真的到來了。那段嚴刑拷打、身陷囹圄的過往,又再一次浮現(xiàn)在腦海之中,撞擊著駱賓王那條士大夫的清規(guī)底線。

是躲在臨海,視而不見,獨善其身?還是重出江湖,快意恩仇,為國盡忠?

對于駱賓王,對于這個黑白分明的耿直boy,這也許從來就不是一個選擇題。因為他,從出生那一刻,便注定要成為一名不平凡的人,注定要成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的人。


13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的,駱賓王參加徐敬業(yè)發(fā)動的揚州兵變,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最終揚州兵變僅僅三個月就慘遭失敗,駱賓王也從此不知所蹤(被殺,投水而亡、隱遁,各位有興趣可自行了解,他的結(jié)局其實并不重要,無論哪種結(jié)局,事實是后世之中,再無駱賓王的真切消息)。但駱賓王為徐敬業(yè)所作的《討武曌檄》則因聲勢恢弘、行文流暢,被稱為“古今第一雄文”,千古流傳了下來。

現(xiàn)在一手把握朝政的所謂武太后,不是和順的善類,出身卑微。一開始不過是給太宗皇帝更衣的才人。后來,不守節(jié)操,與高宗皇帝發(fā)生不倫的關(guān)系。事后還千方百計隱瞞這段丑事,在后宮爭奪專寵。

武氏在后宮嫉妒成狂,絲毫不肯讓寵。偏偏她又生得狐媚,將高宗弄得五迷三道。終于,她成為了高宗的皇后,也將高宗陷入不忠不孝不倫不類的境地。

武氏毒蛇心腸,暴虐成性,親惡近奸,殘害忠良,殺戮兄姐,謀害夫君,毒死母親。真所謂人神共憤,天理難容!竟還敢包藏禍心,妄圖成為女帝。

先帝最愛的兒子,被她幽禁在別宮。奸邪逆臣,卻被她授予高官厚祿。嗚呼!忠臣、宗室?guī)缀跻凰輾ТM,大唐盛世就要在她手里終結(jié)了!

......(中間吹噓徐敬業(yè)威名和義軍聲勢的一段,駱賓王幾近夸張之能事,此處略去N多字。)

大家都是蒙受李唐國恩的人,先帝駕崩未就,他對我們的教導言猶在耳,我們豈能忘記忠心?先帝陵寢上的土還未干透,我們的幼主無人能托。如果大家能夠共克時艱,一起匡扶李唐王室,那么各位的封爵賞賜,一定會如同泰山黃河一樣天長地久。但如果貪戀蠅頭小利,看不到義軍終將勝利的趨勢,將來必然要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請大家看明白現(xiàn)在的天下,究竟是姓誰的天下!


14 入世難

夠了。夠了。

無論駱賓王的性格何等耿直,無論駱賓王有多不容于俗世,此檄文一出,世人都可以閉嘴了。

才華橫溢,我們必須承認他是天才。從始至終都是。

閃耀的光芒神童,落魄潦倒的大半生,不知所蹤的結(jié)局。

且不說駱賓王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后世花團錦簇的評價始終是別人的。不可否認的是,駱賓王從成年開始,終其一生,都籠罩下失敗、挫折的苦難和不幸中。

滿招損,謙受益。正直、高潔的品格受人仰望,可再正直、高潔的人也終究要在這凡塵俗世中生活。無奈凡塵俗世,既有朗朗日月,也有風塵污水。出世難,入世更難,誰能永遠坐觀上壁,不食人間煙火呢。

月亮啊月亮,你是因為擔心圓得太滿而先自損自虧嗎?否則為何要每天趁著夜色昏暗不停改變形狀。明明你本來就可以像鏡子一樣又圓又亮,為什么又要變來變?nèi)ィ瑢⒆约撼蟪梢粋€彎鉤呢?

世間之事,不是非黑即白的。做人之道,也不是寧直不彎的。月亮尚懂得自我調(diào)整形狀和亮度,適應(yīng)自然的變化,從中展現(xiàn)陰晴圓缺之美。你,怎就不懂呢?


15 惟愿孩兒愚且魯

回到文初,回到了不起的孩子。身為父母,我們都想培養(yǎng)出一個了不起的孩子。可是如果了不起的孩子,最終長成了駱賓王的樣子,你想看到嗎?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誰也沒有達到了不起到可以指點世界的程度。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Ul也不會永遠正確。更何況,你的正確,代表不了這世界的正確。

活了一輩子,如果無法與這平凡的世界和解,那么較勁了一輩子,也孤獨了一輩子。

學識才藝,不過是人生的點綴。胸懷擔當,才是人生的必需。

所以,我不要你擁有了不起的學識,只愿你擁有了不起的胸懷,憐憫、包容這世間的善惡美丑。

所以,我不要你擁有了不起的才藝,只愿你擁有了不起的擔當,肩挑苦難,拳握初心。

所以,我不要你后世留名,只愿你現(xiàn)世安樂。我不要你遺世獨立,只愿你暖如春風。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