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跟你聊天最想不通的是什么嗎?
就是我看起來不像是真實的自己,意識到自己說話有點詞不達意。
盡管我的視野非常模糊,我也一定能看見你,一定能觸摸到你。你伸出手,朝著我所說模糊的方向摸索,但你始終沒有撫摸我,我所看到的,我所感覺到的,你,不是真的你。
不過,我看起來到底什么樣子并沒有關系,真的沒有一點關系。只希望你腦海中和心中,才是真的我。你知道嗎?我就是你的世界里的靈魂,只想著渴望成為你的世界里的擺渡人。
每個人都有那么一段時間,總感覺自己在愛情里面活的非常累,動不動就歇斯底里,就想抓著他的領子質問他,你到底愛不愛我?對方可能會一臉無辜的回答愛你,但是自己的心里并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心里更好一點,我總覺得我的精神一直有問題,好像有病甚至會找一些無辜的朋友驗證自己。
到了最后,我冷靜下來才發現,我是因為無法接受別人來了又離開,無法接受一些人突如其來的冷淡,無法接受任何人違背我意愿的行為。有時候我會無理的把這些小氣撒在好朋友的身上,并且宣稱這是一種愛,我都笑了,真的不好意思,感謝他們沒有因此跟我斷絕關系。
其實,我是非常喜歡看電影的一個人,一些悲情劇的,觸動人心的我是情有獨鐘。張嘉佳的《擺渡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再來就是《血戰鋼鋸嶺》,《羅曼蒂克的消亡史》等等,我從來不會根據大眾的喜歡熱度或者評分高低去判斷一部電影,我只是堅持我自己獨到的見解。
看完《擺渡人》,電影剛開始陳末的一句臺詞:人的痛苦有千萬種,每一個落水者都會經歷四個階段,我來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而擺渡人的工作就是盡量幫人縮短這個過程,記住,最重要的是感同身受。
我很喜歡這一句臺詞,在我看來,一部電影,如果有一句臺詞,一首歌曲,一個人物,一個動作,或者某個瞬間能夠打動你,觸動你,這就真的足夠了。
有些人,明明知道兩個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但是還是甘愿去付出,沒有任何的理由,就僅此是愛她而已。
有一種人,無論怎么做,都不能擺渡自己,只能擺渡別人。
有人說,越長大越獨立,越能思考,越來越理智,越來越能一個人生活,越能忍受孤獨和寂寞。
起碼大多數人是這樣想的,我傷害過一些人,也在我編造的故事里繼續傷害人,其實我太害怕一個人生活了,就像吃不著糖想哭,買不著玩具不想回家一樣。欲望越來越強,渴望越來越大,越得不到滿足,越容易害怕。
都說真心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中,可能明知道自己好像路邊一顆小草或者小花,需要你時會把你釆過來,不需要你時就把你藏好。可是,這又能怎么樣,無法阻止我繼續愛著你,你把我的眼睛遮掩起來,不想讓我看見,只想安然的站在你的后面,做你最堅強的后盾。
一個女生曾經找我傾訴,她曾經深愛著一個男生,一直愛著不愛她的他,他們也在一起過。女生給我說:朱同學,你不知道我有多么愛他,他叫我總是隨叫隨到,即便她現在還在上學,女生兼職掙得錢給男孩父母買東西,都沒有給自己舔過過多的裝飾品。
她說她自己這是甘心犯賤,曾多次想著跟這個男孩一刀兩斷,不在往來,但是只要男孩一出現,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女生說,男孩滿足了她對愛情的所有期盼和美好的希望。
人活在這個世上,一個小小的念想,一個小小的盼頭,她覺得總有一天男生會理解她自己,會跟她幸福的在一起,這個念頭一直支撐著她。就算自己是那唯一的備胎,就算自己被無視,就算自己受到傷害,她了那一絲希望,甘愿等待。
再后來男生訂婚了,而女主不是她,她不得不離開男生,她告訴我,當她回想起當年那段時光時,竟然是苦澀的甜蜜。至少自己曾經愛過,哪怕是一廂情愿,她不后悔。
其實這就是擺渡人的世界,習慣站在喜歡人的背后,唯一做的就是守護好她,給她應有的全部力量,而自己獲得的就只是那一點點溫存。
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到底是要經歷多大的折磨啊,我不知道,以為待在她的身邊,做她的擺渡人,就可以并且有能力拯救一切,并不然,誰知我們卻在這份愛情中沉淪。
最近一直看一些張愛玲的書籍,張愛玲為愛癡迷,很珍惜那份與胡蘭成的愛意,拼命努力都換不回胡蘭成的浪子回頭。
為了這份愛,張愛玲低微到塵埃里,依然沒有盛艷的花朵盛開,與胡蘭成分開后,一直未嫁,一個人再異國他鄉流離顛沛,孤獨終老。
人世間最悲涼的愛情不過如此,為了愛付出了所有,卻發現自己只能做別人的擺渡人,而無法擺渡自己。
正如張嘉佳在文中寫的: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愿做個逗號,待在你的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
你如果真的喜歡一個人,或者想念一個人,你會變成一縷微風,輕輕佛過她的身旁。可能她會感覺不到,可這就是你自己全部的努力。
世界真的好大,人海之中讓我遇見你。你與我聊天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復一年的朗讀。這世界成了你自己的遺囑,而我成了你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