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爺說事
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被手機百分之百入侵了,而微信則成了玩手機的代名詞,只要打開手機,第一個點開的必定是微信,然后再習慣性地點開QQ,最后才是做其他事情。
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沒聊兩句就拿著手機互掃添加好友;老朋友、老同學好久沒見面,見面第一次不是要電話號碼,而是添加微信,因為電話號碼會變,微信則很少變;親朋好友聊天,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拿著手機點一下,對著說話,完事后松開手“嗖”的一聲就可以將你的話送到千里之外,這一技術解決了很多老年人不認字、眼花看不清字的困擾。
但是,那些添加了很多,卻沒怎么聊過的微信通訊錄里的眾多好友,占據了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那些有上百微信好友的,只要打開網絡,就可以聽到似鞭炮聲一樣噼里啪啦的接受信息的聲音,再加上有些人的重度強迫癥,最看不得的就是那些寫著數字或者標識小紅點的信息接收通知,你需要把它們一個一個點進去才能消失,如果你有超過一百以上的微信好友,每個人發一條消息或者朋友圈,你最少得花費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去處理,遇到關系好的或者好玩的,你又會忍不住去勾搭一下,那浪費的時間就不止一兩個小時了。
其實,每個人聊天的對象數量基本都是固定的,總得來說一次不會超過五個,而且會長期保持在五個左右,其他的微信好友都躺在通訊錄里,一年半載都難得說上一句話,或許有些壓根就沒聊過,但又害怕萬一有用得著的時候找不到,索性就躺死尸一樣留在了微信通訊錄里,只為應付那不會發生的萬一。
其實最可恨的是那些說不上話的微信好友,比如你經人引薦認識的某位明星、某位公司老總、某位行業大拿、某位政府領導等等,其實你們并不是很熟,只是謀過一次面而已,真要讓你和他聊天,你不見得有什么話可說的,你對他根本不了解,生活習性、工作內容、個人習慣你統統不知道,你不敢開玩笑,也不敢太放肆,你得小心翼翼的一邊試探一邊詢問,這樣的話你就失去了聊天的意義,而且會很累,你不喜歡,對方肯定也不舒服,所以和這些說不上話的人聊天,大部分都很官方,頂多用幾個微笑或者憨笑的表情調節一下緊張的氛圍,平時那些無厘頭的頭像、表情是打死也不敢用的。
有些好友可能就是你以前的同學、朋友或者同事,關系也并沒有多么的好,只不過大家在一起上過課、在一家公司共過事、在一次朋友或者閨蜜的飯桌上見過一次,其實你們也沒什么能聊來的話題,有可能只是別人要加你為微信好友你不好意思拒絕,也可能當時借著酒勁感覺相見恨晚,醒后發現也就那么回事。你礙于面子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吧,說不上話又不好意思刪除的微信好友,就這樣又躺在了你的微信通訊錄里,頂多是你打開微信朋友圈,看到對方發的狀態,順手點個贊而已,但絕對不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