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真好。
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大家都會排好隊,放開喉嚨,聲嘶力竭地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走出校門。照片上雷鋒的微笑更是深深刻在了心里,比什么蒙娜麗莎的微笑有feel多了。就連買帽子,也要買和雷鋒一樣的那種。日記、作文里,隨處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有一次寫暑假日記:今天在家沒事干,干什么呢?想了半天,干脆,上街去學雷鋒做好事吧!
老師批語道:“為做好事而做好事”。
這句話一開始我根本念不通,但是很感興趣地念了N遍。直到上了初中,我才明白“為做什么而做什么”的意思。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覺得自己和雷鋒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雷鋒,真好。可是,我怕我學不來。
作為一個小市民,非常感謝所有TV,尤其是不坑你坑誰點TV(互聯網),能有機會在這兒說幾句。
我不拒絕做好事,可是我好怕好人沒好報,受傷的總是我,然后大家都說我是SB。
剛學會開車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技術不過硬吧,總是顯得很謙讓。可是后來發現,都是我讓別人,沒有人讓我。
去派出所辦戶口,一堆人擠在辦證辦戶窗口,可能是因為面子太薄吧,還是顯得很謙讓。可是后來發現,別人過來一會就都辦完走了,而我,在派出所待了一上午。
很不幸,跌倒的老人咱還真沒遇見過,只是經常在手機上看到這類恐怖、驚悚新聞。可能是因為膽子有點小吧,現在走在路上看見緩慢直立行走的老人都有點害怕,只求快點路過。
我不拒絕做好事,可是我想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家人身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首先應該是“老吾老”和“幼吾幼”,而不是先“老人之老”“老人之幼”。老婆是別人家的好,或許還情有可原,可是連一家老小都是別人家的好,忙著種別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可能就是下雨的時候沒打傘——腦子進水了。
從這個角度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就是說,你對你媽都不孝順,還每天扶什么老太太過馬路?你連自己家都不打掃,下雪后連自己車上的雪都懶得掃一下,跑到大街上擦什么欄桿?
或許,人人都先緊著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把自己的家人照顧好,這個世界上就不需要太多的雷鋒吧?
我不拒絕做好事,可是我受不了人人都是嘴上學雷鋒、要求別人學雷鋒。
各種擺拍、各種走形式,侮辱大眾的智商。
福利院經常一天接待好幾撥“幫忙”穿衣服的,照了幾百張自己只是“布景”而不是被幫助者的照片,衣服是穿了脫、脫了穿,最后都整感冒了。
養老院也一樣,有時候一天來好幾撥“幫忙”梳頭的,掉頭發掉的都快禿頂了。
真想拿紅油漆在墻上刷一個“為做好事而做好事”出來,也算小學老師沒白教我一回。
看似牢騷抱怨一大堆,其實,瀚哥也一直在學雷鋒的——不管新聞媒體宣傳力度大還是小,“雷鋒”二字出現的多還是少,這跟我做不做好事、幫不幫助別人沒多大關系。
因為,雷鋒,真好。
雷鋒其實一直都沒走,走了的,都是那些假雷鋒——時興勁兒過了,連擺拍、走走形式都懶得做的人。
我不是雷鋒,我做不到他那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不過,我知道,首先做好自己的事,盡量少給別人添麻煩,可能就算行好事了。
做好自己,然后再談幫助別人,可能我們就不需要那么多假雷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