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學是打開人體生命科學之鑰匙
道教文化自古號稱“雜而多端”,涉及到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門類,又同中華民族的血緣、地緣、國情、民情密切相關。國內外一切想真正了解中國的人,都在關心著道教的研究。近代以來,法國和日本的道教研究起步較早,形成了較有實力的學者群落并出版了一批較有功力的學術著作。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更是獨辟蹊徑,將道教文化作為中國科學思想的旗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道教研究的三個層次(資料圖?圖源網絡)
道教研究的三個層次及由此帶來的研究困難:
道教文化從學術研究的深度和難度上,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將道教資料從史學的角度展開研究,需有考據、訓詁等方面的知識。第二個層次是從哲學、宗教學、文化人類學、醫學、化學、民俗學、文學等方面對道教進行既分析又綜合的研究,這需要多門學科的專家分工協作。道教文化還有比一般學術領域難度更大的第三個層次,也是處在道教核心部位的硬殼,其中包括齋醮、法術;奇門遁甲等占驗術數;外丹黃白術與內丹學。齋醮需實際的宗教體驗;占驗術數需付出超常精力和天文律歷知識;外丹黃白術需化學實驗;內丹學則需尋訪師傳口授的內丹法訣及對丹經的修煉、悟解能力。
內丹學是道教文化中最核心的學問,是一種綜合道、釋、儒三教文化的理論體系,被學界稱之為“千古絕學”。
道教經書中有上千種丹經,特別是宋元以來道教史上道派和丹派合一,內丹法訣被當做道派屏傳的根據和道士終極的修持方式,因之不懂內丹學就無法對道教學的研究融匯貫通,也就沒有真正弄懂道教。
內丹學是道教文化中最核心的學問,由于丹經多用隱語,法訣不落文字,因之學術界稱之為“千古絕學”,真正了解的人寥若晨星。內丹經書是古代丹家為了同死亡作斗爭,以人體為實驗室,以精、氣、神為藥物,為揭開人類心靈的奧秘終生修煉的實驗記錄。歷史上內丹家在異族進犯中原之際,為了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的圣脈,將儒、道、釋三教精華熔為一爐,當做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訣秘傳的方式保存下來,因之內丹學像傳統的京劇藝術一樣,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內丹學是中國學者數千年來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則和人體生命科學的智慧結晶,是一種綜合道、釋、儒三教文化的宇宙論、人生哲學、人體觀、修持經驗為一體的理論體系和行為模式,又是一項為探索生命奧秘,開發心靈潛能而修煉的人體系統工程。現在我們應努力揭開籠罩在內丹學上的宗教神秘面紗,用現代科學和哲學進行內丹學研究,使之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陳攖寧先生(左)(資料圖?圖源網絡)
中國近代最早發現內丹學具有科學內容的,是著名的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
陳攖寧先生說:“神仙之術,首貴長生,惟講現實,極與科學相接近。有科學思想科學知識之人,學仙最易入門。”(《讀〈化聲自敘〉的感想》)陳攖寧先生對內丹學研究的貢獻有兩點:其一是將世代秘傳的內丹學改為普渡,在30年代上海的《揚善半月刊》和《仙學月報》上公開宣講內丹學理論,其著述后來收入臺灣出版的《中華仙學》書中。其二是盡終生學力對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和《黃庭經》等丹經進行了注釋,并利用他所掌握的科學知識試圖破解內丹之秘。這些學術成果除《黃庭經講義》、《靈源大道歌白話注解》等已公開發表外,尚有《學仙必成》以手抄本秘傳,《參同契講義》手稿尚未完成。為了保護內丹學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陳攖寧先生反復告誡不要把內丹法訣輕易傳給外國人。
內丹學的西傳:衛禮賢偶得丹經傳至歐洲,榮格最早以現代分析心理學剖析內丹之秘。
其實他不知道,早在1920年德國學者衛禮賢(Richard Wilhelm)就在北京得到一本恰巧是較為通俗的丹經《太乙金華宗旨》,并立刻覺察到它的科學價值,于1926年將其譯成德文。1928年,衛禮賢將自己的譯稿交給著名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Jung),榮格為此書寫了長篇評述,于1929年出版。1930年衛禮賢教授逝世,榮格又將他在慕尼黑紀念儀式上發表的關于衛禮賢生命研究的講話收入德文新版和1931年的英文版。此書譯印后很快成為暢銷書,德文再版5次,1961年貝恩斯(Cary F Baynes)又與衛禮賢之子衛德明再次修訂了英文版。后來日本學者湯淺泰雄和定方昭夫據英文版再譯為日文,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衛禮賢(資料圖?圖源網絡)
榮格在對《太乙金華宗旨》的評述中認為中國古老的內丹學和西方現代分析心理學、身心醫學是相通的,他從分析心理學中“看到了一個接近東方智慧的嶄新的意想不到的途徑”,使我確信這篇評述說明榮格是最早以現代分析心理學剖析內丹之秘的人。《太乙金華宗旨》德文第5版上載有歌德的詩:“西方與東方,不會再天各一方”,英文修訂版按語中提出“認識心靈始終是人類的最終目標”,而內丹學的研究正是指向這一目標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自號“十宿道人”,對道教方術中的科學內容進行了認真發掘,《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第5分冊專門討論內丹學,他稱之為“生理煉丹術”,并說:“內丹成為世界早期生物化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值得我們慶賀的一件事。”(何丙郁:《我與李約瑟》)這說明道教內丹學已開始傳往西方,它的真實面目正逐步被西方學者所認識。
內丹學的研究是打開人體生命科學的鑰匙。
內丹學的修持法門是古代丹家從模擬恒溫動物冬眠和果樹嫁接等自然現象中體悟出來的神氣凝煉之術,有清靜孤修和陰陽雙修之分。我認為人的意識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表層的常意識(日常的認識、思維的活動,丹家稱為識神),深層的潛意識(非理性的記憶和欲望,包括丹功中的幻覺和真意,可凝煉為陰神);潛藏在最核心的元意識(遺傳的本能意識,丹家稱為元神,可招攝先天一氣而凝煉為陽神)。
先天一氣是時空未展開之前宇宙本源的初始情息,是自然界的根本節律。所謂招攝先天一氣的功法,實際上是在“致虛極,守靜篤”的條件下采用師徒秘傳的同類陰陽交感技術將人體節律和宇宙的內在節律進行調諧,從而通過元意識的激發在量子層次上和自然界相互作用,將元意識人格化為陽神。這樣,內丹學就成了一項凝煉常意識,凈化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心理程序。
榮格(資料圖?圖源網絡)
丹家把元神稱作“主人公”,當迫使識神退位(排除常意識)元神呈現時,便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因之內丹學又是一套開發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某些概念如“集體無意識”、“原型”、“自我”等在西方似乎有某種超前性,他對《太乙金華宗旨》的評述連《榮格》傳記的作者、英國心理學家安東尼·斯托爾(Anthony Storr)也沒真正讀懂,但榮格這些接近元意識的思想我們從內丹學的角度看卻洞若觀火。
現代科學對大至10的10次方光年的宇宙,小至10的負10次方厘米的基本粒子,都有了較明確的認識,而對于人的大腦,對于人的精神活動,對于生命和意識的本質卻知之甚少。當我們即將跨入二十一世紀之門時,發現在人體生命科學的領域還被一片“烏云”籠罩著,許多生命現象和精神活動的效應因違犯科學的舊范式在學術界引起一次次的爭議。內丹學的研究是打開人體生命科學的鑰匙,內丹之秘的揭開必將給現代身心醫學、生理心理學、腦科學帶來突破性的進展。
目前揭示內丹之秘的著作還沒問世,海內外學者尚不了解內丹學的底細。在1943年,李約瑟博士訪間遷設在四川李莊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時曾同先師王明教授探討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后來他們還通信討論《參同契》的出世年代。1985年,李約瑟博士邀請周士一先生到劍橋將《參同契》譯成英文,連《悟真篇》也有了英譯本,雖然這些譯文由于不明丹訣還缺乏準確性。我相信,內丹學的西傳必將引起一些西方醫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的注意,從而調動東西方學者的智慧共同攻克人體生命科學的堡壘,為全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