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北京之行,舟車勞頓,本不想再多此一舉。忽一日看見某人頗具專業視角的風景照,美輪美奐,撩人心動,深夜命筆,竟敷衍成文。
? ? ? ? 夏天,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沿昆明湖漫步,只見綠葉擎蓋,滿目荷碧;映日花紅,搖曳多姿;粉紅嫩白,相依相偎,浪漫多情,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生機與情趣。
? ? ? ? 應該說,昆明湖的荷之美,與杭州西湖的荷,南北呼應,相映成趣,兄妹遙望,情深意長,倒也沒有高下伯仲的。
? ? ? ? 若論詠荷的詩,昆明湖與西湖,盡管前者仗著皇家的氣勢,有慈禧老佛爺的蔭庇,顯得尊榮富貴。但就詩詞的數量和質量而言,兩者大相徑庭,相去甚遠,簡直有天壤之別!
? ? ? ? 筆者眾里尋芳,搜索了一圈,昆明湖詠荷詩似乎也就一首,至于作者,姓甚名誰,竟杳如黃鶴。
? ? ? ? 其詩云:
? ? ? ? 昆明碧荷映湖天,漫舒翠葉托紅蓮。
? ? ? ? 不濁不妖自高潔,相知相依盡纏綿。
? ? ? ? ? ? ? ? ? ? ? ? ? ? ? ? ? ——《昆明湖芙蓉吟》
? ? ? ? 筆者試著解讀此詩:昆明湖里,碧綠的荷葉倒映在水面上,染綠了湖水。綠荷湖水與藍天白云遙遙相望,彼此愛憐,情愫暗生。綠葉如玉如蓋,紅蓮枝枝朵朵,隨風搖曳,枝葉相親;綠葉紅花,紅花綠葉,俯仰顧盼,“我是風兒你是沙”,不覺間,嬌羞飛紅了臉頰。盡管出生于淤泥,每天在清水中洗濯,卻潔身自好,不受沾染,不妖不媚,卓爾不群。這樣,紅花綠葉,藍天白云,相知相惜,相愛相依,纏綿悱惻,訴盡衷腸!
? ? ? ? 這樣的解讀,不知諸君是否滿意呢?
? ? ? ? 解讀完此詩,我竟憐憫起昆明湖的荷花了!我甚至懷疑,慣于舞刀弄槍馬上馬下的八旗子弟,何曾見識過哪里欣賞得了昆明湖風花雪月般的荷花呢?慈禧老佛爺移栽荷花,更大的可能也許是附庸風雅吧。
? ? ? ? 在南方,在杭州,荷花是幸運的。姑且不論滿湖滿池無邊無際的荷花是如何的受到杭人何等的追捧,單說杭人歌荷詠荷的詩篇,也是鋪天蓋地,名家輩出,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楊萬里了!
? ? ? ? 南宋詩人楊萬里,對荷花情有獨鐘,在他的詩作中,吟荷詠荷的詩句頗多,那首著名的《小池》,將荷苞初露時水邊的風景描繪得十分逼真:
? ? ? ?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 ? ? 全詩通俗易懂,流暢自然,無論老幼皆能讀誦。只需信口吟起,不用太多注解,夏季初荷的靈動和婉約,便形象地舒展開來。
? ? ? ? 楊萬里寫的最為著名的詠荷詩,當屬《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 ? ?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 ? ?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 ? ? 詩人將西湖荷塘置于藍天和紅日的背景之下,使之與天相接、與日相映,滿湖的荷葉浩浩蕩蕩,橫無際涯。荷葉碧透,荷花俏麗,如此六月中的西湖,展示出一派旖旎的風光。
? ? ? ? 酷暑炎熱的時候,總是讓人的情緒倍感煩躁,在詩人的眼中,熱浪中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楊萬里在他的詩中,向我們描繪了南宋的某個暑熱之季,荷池邊的真實畫面:
? ? ? ? 玉礫金沙一逕長,暑中無處可追涼。
? ? ? ? 獨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風水不香。
? ? ? ? 詩人欲避暑乘涼,卻無處可去,于是獨自來到荷池邊,想尋得解暑的涼風,可是天氣過于炎熱,池塘邊也沒有風,更不生涼意,荷花也難消暑熱。
? ? ? ? 入暮時分,天氣依然悶熱,詩人寫道:
? ? ? ?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 ? ? ?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 ? ? ? 酷暑的傍晚,詩人又來到荷池上,渴望感受到一陣涼風,正因為自己余熱盈懷,所以詩人覺得荷花也應“愁熱”,為了避熱,荷花只好把臉龐深藏在圓如傘蓋的綠葉之中,詩人抓住這一瞬間浮現出來的詩意,以擬人化的手法,用心用情地寫下來。讓今天的我們再讀起這首詩,聯想到暑熱之季荷塘邊的情景,也不禁由衷感嘆這一描繪是多么形象和貼切。
? ? ? ? 楊萬里以擬人化的手法寫荷花,還有一首名為《紅白蓮》的詩,將荷花描繪得極為靈動,靈動得讓人拍案叫絕:
? ? ? ?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
? ? ? ? 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 ? ? ? 水塘之中,紅蓮白蓮擠在一起同開放,競艷爭芳,清風送爽,荷香撲鼻,荷花半濃半淡,如漢代宮殿里的佳麗般,既儀態萬方,又楚楚動人。如此蓮花,怎能讓人不喜歡?
? ? ? ? 楊萬里筆下的詠荷詩極具神韻,有色有香,色香之間妙不可言。那詩行中的荷花,既有嬌艷奪目之容,又有素凈雅致之態。置身荷塘邊,隨口吟起一兩句,在美景之中,更多了一份賞荷的雅趣!
? ? ? ? 說完西湖如煙如海的詠荷詩,再看昆明湖的荷,盡管游人如織,萬人瞻仰,但繁華之下,是否有絕代芳華無人識而陡生凄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