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孩子的親和力
? ? ? 本來我想說“對孩子的愛”,但又想,所謂“愛”是內在的精神狀態,看不見摸不著,而親和力是外在的表現。有人一見到孩子,心一下便柔軟起來,看孩子的眼神情不自禁就變柔和,言談舉止都讓孩子覺得親切、有趣、好玩,孩子就忍不住愿意聽他說話,和他一起玩耍,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同時做教師,一定要特別細膩,學生的一笑一顰,都能在教師的心里激起漣漪。這樣的教師,內心世界又特別豐富,裝著所有孩子的喜怒哀樂,也裝著教育所需要的“生活”“社會”和“世界”。
第二敏銳的洞察力
在我看來,所謂“洞察力”,不僅僅是一種判斷力,而是一種非凡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穿透力,是一種善于從許多看似毫不相關的現象中找到某種必然聯系的分析、比較的能力。
? ? ? 一個教師要用教育的眼光看世界,從世界的角度看教育。無論多么紛繁的社會現象,他都能想到教育;無論讀什么內容的書或者看電影、電視劇,他都能從中感受到教育。所謂“洞察力”,很多時候體現在班級生活或課堂上。教師應有見微知著的敏銳——能夠從孩子一個細微的眼神、瞬間的表情、不經意的動作中感受到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三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里的“出色”是相對的,但和有些行業比,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
? ? ? 教師以上課為基本的職業形式。課堂上,教師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智慧、出色的能力等都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來呈現的。有口才的老師特別會講故事,一個本來似乎平淡無奇的事,被老師講得眉飛色舞、曲折動人,這樣的老師肯定會令孩子著迷。除了“口才”,還有“文才”,即寫得一手好文章:教育隨筆、教育故事、課堂實錄、班級“史記”,以及節日里給學生送上祝福的信件,包括給每個孩子寫的生日詩……一個會寫的老師,必然會給孩子的學生時代和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永不褪色的溫馨記憶。毫不夸張地說,教育如果沒有文學,沒有情感,沒有真知卓見,必然黯然失色,希望自己做個“三力”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