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一已經過去幾天,當時豪言十一過后一定能堅持每天五百字。雖然現在也是按時完成作業,不過大部分都不太滿意自己的水準和狀態,比如上篇《一把尺子》,這篇其實早就開始準備,中間幾次坐在電腦面前發呆擠出一個字來,似乎是作秀,仿佛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寫一會兒,看多少字,中間幾次都這樣。后來中心主題一直變,開頭到沒有。不過有點不搭調,整體像小學生作文。之后羞羞噠噠完成之后,心里還是非常高興的。記得前幾天在群里說過,用心寫的東西就像生孩子,不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總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出來”之后還是非常珍視的。
記得剛畢業那會兒,當時比較苦悶。文學給我了力量,特別是《平凡的世界》,一口氣看完。孫少平等人經歷的苦難,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特別是田曉霞的去世,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恨不得自己鉆進書中,把她救回來。之后腦洞大開,什么茅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都出來了。仿佛自己能主宰這個世界,三年五年之后就是文學大家。現在想來有些可笑,不過也不全是可笑,這也是難得的經歷。不管自己經歷什么,我們要學會享受。路遙說過“享受苦難”,我倒是非常贊賞的。之后這幾年自己不管經歷什么,我都會默默的享受,默默的反思。現在雖然不那么幸福,但前方的路比以前清晰多了。
九月底有幸參加好報寫作群,當時也是忐忑不安。正好是十一,工作反而比平常忙。害怕自己堅持不下來。七天終于過來,現在需要的是一篇一篇的寫下去,不需要那么多豪言壯語。我也經常給寫作群的朋友鼓氣,當然也有不少給我給鼓氣。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雪清,她說我們10組每個人她都關注了。當時也給了我不少動力。
一篇一篇寫下去,或許某一天你回頭時,你發現自己是“最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