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ally,這是由許多問題組成的一本書,感覺內容非常之多。看其他人推薦這本書,說是照明設計必看,let's have a look!
一、 照明設計常見12大NG
- 以前用瓦數值來判斷亮度,瓦數越大代表所需電力越多,燈泡也就越亮。但現在由于LED燈的發展,相同的亮度(流明值lumen),白熾燈比LED耗電量大得多。
- 燈泡是否省電依發光效率,也就是每瓦電發出的光通量。選用真正節能的燈泡,應以發光效率值為標準。
- 區分重點照明與輔助照明,妥善規劃回路設計,讓燈光能分別開啟。
- 工作區適用色溫約5000k的白光,休閑區適用色溫約3000k的黃光。
- 特定區域加強重點照明,善用感應燈與雙切開關。
- 天花板裝設光源均質的燈具,并輔以臺燈作為重點照明,注意炫光問題。功能性的空間對照明的需求較高,例如書房選用漫射型光源為佳,燈具避免裝設在座位的后方,避免光線從后方打向桌面,閱讀產生陰影。
- 使用間接照明手法,打亮天花板、墻面或地板,延伸空間感。
- 具有透光材質的藝術品,應該由下往上打光能表現出晶瑩剔透。
- 浴室選擇防濕型與IP防護系數高的燈具,避免直接安裝開放式燈具。
- 定時清理燈具讓光源效率更佳,也可延長燈具壽命。一般約每半年一次即可。
- 服飾店燈光除了講究氣氛和質感,顏色性指數也是重要考慮。
- 鏡面燈光配置要避免陰影,且采用顯色性較好的燈具。
二、 照明知識完全解析
以下是好多專業概念:
色溫 (kelvin):大概就是人眼所能感受的顏色變化,從燭光色到藍天色。
光通量(luminous flux):就是光束
照度(llluminance):就是桌面夠不夠亮
藍色讓人感覺陰冷,燭光色讓人感覺悶熱,自然光從白到微黃是人感到舒適的
空間照度:住宅的不同空間需要的照度是不一樣的!有一個一覽表可以參考(需要注意要加上不同建材的反射率變化)。
演色性指數(color rendering):在不同光源下和在太陽光下看到的顏色的真實度
發光效率(luminous efficacy):光源每消耗1瓦電所輸出的光通量。效率越高,就表示越節能(上面提到了)
發光強度(luminous intensity):就是光度
輝度(luminance):眼睛從某一發現看到的光的明亮強度
眩光(glare):讓人不舒服的照明,直接的、反射的或者背景眩光
配光曲線(candlepower distribution curves):這個我看不懂。。指燈具的布光狀態
光束角(beam angle):應該就是指的發光的范圍最亮的部分吧
遮光角(shielding angle):就是看不到的地方唄,一般要大于30°,而45°是最舒適的燈具設計
三、光源的種類
有很多種,常見的有:
1. 白熾燈:俗稱電燈泡或者鎢絲燈,耗電量高
2. 鹵素燈:白熾燈的改良版,發光效率與壽命較高
3. 熒光燈:俗稱日光燈,需要安定器來啟動,辦公室好多都是這種,會閃爍一下的;包塊省電燈泡
4. LED:環保,壽命長,安全性高,發光效率高,很多好處,現在無數不在
5. HID:大面積區域需要高品質高灰度的光線使用,如體育館、電影院、車頭等。啟動慢,演色性不足。
6.其他:有機發光二級體、轉化太陽能等
四、燈具種類
1. 吸頂燈、吊燈
2. 壁燈
3. 立燈
4. 足下燈
5. 感應燈
6. 結構性照明
7. 桌燈
8. 聚光燈
9. 洗墻燈
10.嵌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