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提起原生家庭就有心酸的感覺。
小的時候我知道我是因為媽媽有了弟弟就把我送到上海爺爺奶奶身邊的。從1.5歲到高中我都生活在上海,弟弟和父母在哈爾濱。因為距離遙遠,在此期間很少和父母相聚。七歲時爺爺奶奶曾將我帶回父母身邊,但已經沒有感情了,死活又跟著奶奶回了上海。就這樣和父母弟弟只有血緣關系,沒有培養起親密感情。
所以我的原生家庭可以說是受養育者影響長大的。爺爺奶奶6個孩子,除了我父親外,還有一個叔叔,四個姑姑。奶奶比較寵愛我,也引來小姑的嫉妒。所以成長過程中有一些限制和影響。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叔叔,叔叔如嚴父。7歲前我感覺是快樂的,因為有照片為證,小時候照片里的我很可愛,有著陽光燦爛的笑臉。叔叔是科教電影制片廠美工,有審美天份。小時候我經常被帶去看電影,買連環畫。喜歡書法繪畫都受他的影響。但自從上學后,他開始嚴肅認真,讓我望而生畏,敬而遠之。他性格內向,不善表達,溝通交流少。為不辜負期待,我很用功,讀書一直要強。但命運不測,叔叔在我初中二年級因病去世,家里突然受到很大創傷,爺爺也精神體力都下降很快。我高三畢業后考到浙江讀書,為的是離上海爺爺奶奶近些。沒想到大一期間,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又是對我重大打擊,感覺在這世上真正的親人都沒了。我把悲傷封存起來,但痛還依然在。
與父母的感情一直像親戚,親密不起來。和解是一條漫長的路。爸媽覺得小時候沒帶我,有歉疚,在我孩子出生后一直幫我帶孩子,到孩子上初中后回哈。現在回想起來,我應該感恩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