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糾正一點,哥們兒不是休學,是退學了。我并不是她故事里的主人公,向咪蒙投過簡歷來著,沒要我,當然肯定是因為我還不夠水平。
首先為了避免遭受愛校人士和大批孩子家長的攻擊,我先表明我的核心觀點:單純的去觀察休學的好壞和正常畢業的好壞是沒有意義的,人是什么樣的人,到哪都是這樣。人的發展取決于人本身的能力、人格特點和性格調性。而不是取決于所處的位置和環境。
大一的時候,大家都迷茫過,憤怒過,抗爭過,幾個月下來,就習以為常了。
為了混學分,為了混畢業,去課堂上,玩自拍,玩王者榮耀,追熱播劇,補覺,逛淘寶……
這個確實是很多大學生校園生活的日常,不過在我看來,這是整個中國二線及以下城市大部分16-26歲青年人的生活日常吧,只不過換了若干個場景罷了。
很多時候,我們口口聲聲講的各種憑證的重要性,不過是為了讓我們去一個更好一點的環境來進行這樣行尸走肉的生活,并沒有想通過若干能力鑒定來改變些什么吧。
上進的人,無論在什么環境都會努力掙扎上進,在他們面前,所謂的文憑障礙也好,語言障礙也罷,都會去努力攻克。在他們的冒險之旅中,攻克各種關卡是一種享受。而享受平凡的人覺得活得舒服些就夠了。
一樣是有很多在學校里兢兢業業努力學習,真正獲取了知識和能力的人,同樣,很多提前走出校園的人,一樣混的風生水起。這其中的區別僅僅是在不同的地方和環境提升自我。
選擇權是一個無比寶貴的權利,而選擇最需要參考的是適合不適合,而不是好壞,你當下見識的好壞只是你以為,你沒見過沒聽說過的海了去了。合適的選擇能產生更多價值,還能提升自我,社會不會以你所在的公司和行業來評判你是否優秀,而是看你在所處的領域產生多大的效益。
那么,學歷證書不重要么?當然重要,只是看你要不要憑借了。大學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挺好的,至少能在你沒得選的時候,把你變成一個不壞的人。
2
“那你為什么退學?”
臣妾做不到啊!
以我執行力和自制力的時效,在大學四年混下去一定獲得不了與文憑相匹配的能力。而我選擇的這個喜歡又能干的職業方向能給我簡單粗暴的現實鞭策,逼著我不前進不行。
我也是大二選擇了離校休學,當時正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工作節奏與校園節奏的差異導致大量的時間損耗讓我無比痛苦。一方面渴求收入并十分喜歡工作節奏的上升方式,一方面又在猶豫學歷學位證件的作用。
我強行停下了沒卵用的糾結,我用排除法做了這道選擇題,排除了做不到的和完全不想的,我做不到那么優秀的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又完全不喜歡我個人在校園的茫然狀態,剛好排完了我還能剩下一個又喜歡,又能干,又可以產生收益的選項。
這是一個很個性的選擇,當然我也是這個調性的人,但個性沒用,我之前也沒取得過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可起碼我知道,這是一條我喜歡并能獲得收益的路,以我當時的收入和技能,也能自備路上的糧食和水,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名快樂的冒險者,而不是擔驚受怕的賭徒。
所以,無論我們前進的野心有多龐大,也不要被欲望沖昏了頭腦,在作出選擇前一定要具備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所選方向愿意并能夠堅持(喜歡最好不過),同時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行業技能水平。
3
客觀的講,學生中途輟學的發生頻率會越來越高。我們這十年的技術環境變化極快,今天的年輕學生,是在網絡技術塑造的環境中長大的。網絡技術把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基本掃除,今天的世界,已經不是一個分割肢解的世界,而是一個整合模式的世界。
學生們在日常能獲取的信息之多元,內容層次之深刻,是無法估量的。正如IBM的一位經理所說:“和他們祖父母進小學時相比,我的孩子已經生活了幾輩子。”
學生們日常所接觸到的信息已經進行過多元整合后呈現,并且豐富無比。很多學生甚至能用網上獲取的知識和見解把他們的大學老師一波帶走。
而學校教授的方式是靠不同學科課程的分類信息組織起來的。課程之間沒有聯系,而這些課程的安排是根據一個人才藍圖構想出來的,比如我是市場營銷專業就要學習各種課程知識,可這個藍圖的構想過程我無法參與,甚至無法理解。
學生不能理解這個教育設定與世界的聯系,這種難以理解首先在學生們進入社會后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就會顯現出無數個障礙,而且很容易導致學生提前選擇更容易理解的知識進行學習。
我沒有考上211還是985什么的,就考上一普通二本,我想二本及以下的學生們更多吧。你也可以說我比較LOW,那么我不負責任的說,這種教授知識的方式,是落后的。
在這種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過分拿證有沒有聯系對于他們來說無所謂,聰明能干的學生早已自己解決了這個障礙,這就苦了一部分學生。要么努力學完的東西難以轉化融合,自覺無用迷茫又只能苦苦掙扎。要么拼命過課考證,好好表現,評獎評優。最后發現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是他們產生更大價值的能力,否定了他們在上一個副本打下的這一套裝備。
對于如何建立聯系,我個人的一個不高明的方法就是先讓人與社會建立聯系,在這個聯系的過程中去聯系自身所學,自我探索增長前進的方向。
4
有過很多人喜歡把文憑當做敲門磚,并且毫不掩飾的鼓吹這個作用。我們先來看一下敲門磚的釋義:
敲門的磚石。比喻借以謀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達到就被拋棄。
你3-5年的光陰就是這么一塊磚,值么?
事實上文憑只是企業削減考核成本的手段之一,一樣有大筆文憑優秀的人被企業掃地出門,并成為讀書無用論者的進攻點,歸根結底能力水平才是能真的被認可的,真正的正道還是大大方方用“手”去開門,因為這只手永遠是你自己的。
大學里無論選擇如何,文憑都不過一個任務獎勵道具罷了,你打游戲的時候難道沒有發現,排名高的玩家永遠是技術流玩家和RMB玩家,你湊齊一套又一套人手必備的系統裝備,連拿來賣錢的機會都沒有。
最后的話送給已經步入社會的同齡學子們。
學習真的很有用,一輩子有用
無論在任何一個喜歡的領域
只要你學有所得
都會比部分人厲害一些
這并非主觀臆想,而是實實在在
以現在的社會財富分配
仔細想想還輪不到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掙什么大錢
還是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無限的能力提升上
才能獲得更多的理所應當
能力和作品,才是不會丟失的傍身之物
平常心一點
很多人都說“越努力,越幸運”
用一個形容過程的動詞去論證結果未免有一些雞湯成分
越有能力,才真是越幸運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窗口可以施展,彰顯個人能力
基本不存在懷才不遇
你所認為的懷才不遇只是你還不夠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