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10:29am
雖然春節前聽說了超融合概念,但是,在Google上檢索的時候,什么也沒查到。
直到今天,在 Google上可以搜出3條關于: Cisco HyperFlex HX220c M4 Node的內容。
估計一個月以后,這個關鍵詞可以搜出300條結果??赡苁?000條?
那么,Cisco HyperFlex HX220c M4 Node 到底是個啥東西呢?今天好像還不是好時候,等幾天再說。在介紹HX220c 之前,我還要說說什么是HCI.
HCI -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中文好像叫超融合架構。其實,solution, Architecture, product , technology 這些名詞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為最終客戶解決商業問題,實際問題。例如,幫企業掙錢,替單位省錢。好像就這兩件事。開源節流。
而當代的信息系統,越來越強調,一體化,自動化,虛擬化,部署要快,上線要快,提供服務要快,操作要簡單,如果掙錢了,用戶多了,擴展要快,立刻形成規模效益,例如一個小時之內立刻部署10000個應用。假如,上線以后,用戶感覺服務不好,那么下線也要快,資源調整也要快。總之,快就是錢,就是生意所需。也就是一個詞,最近很火的 Agile.
又多了個詞兒, HyperFlex 哎?。?!
看看這個詞的變化, Server --> Node . 從服務器到節點。Node 估計是從OpenStack借用的?還是從IBM 演化的? 和以前比,感覺存儲容量增長了很多。2 RU到高度,29TB,不小。
CPU 的 core 也增加了,網卡的速度也提高了,但是整機的體積卻沒有增長。
這就是數據處理設備的發展趨勢,容量和體積成反比。
業界多年前也提過, SAN, LAN 合一,看起來也是融合的趨勢。而今天,多了一個Hyper, 意義有哪些不一樣呢?就是 Compute+Storage+Networking 結合的更緊密,更合理。
建議大家看看這里: http://ucsguru.com/2016/03/01/cisco-hyperflexes-its-muscles/
摘抄一點:
Key features of the Cisco HyperFlex System
1.Simplicity And Easy Independent Scaling.
2.The HX Data Platform
- Superior Flash Endurance
- Continuous Data Optimization
- High reliance and fast recovery
- Management Simplicity (吐槽:沒有說自己的系統管理復雜的,其實呢)
- Flexible
- Built on industry leading Cisco UCS Technology
什么架構,最后還要靠物理產品構成的,所以新的硬件,設備是必須的。
我的想法就是,找到一個客戶,開發新的業務系統,采用新的HCI架構。我不太喜歡,舊的系統升級。
2015年的時候,我說,思科公司不賣網絡,賣Fabric.
2016年的時候,我說,思科公司不賣Server, 賣 Node.
http://ucsguru.com/2016/03/01/cisco-hyperflexes-its-muscles/
1月以后,關于HCI, HX220c的文檔會鋪天蓋地。
6個月后,肯定會有中國客戶采用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