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白酒難喝,那是因為你喝錯了方法!

因為酒類品鑒師和培訓師的工作性質,我從葡萄酒到中國的白酒都有所學習和品飲,在中國,如果說葡萄酒是小資情懷的浪漫,那么白酒就是日常民眾的愜意。

中國人無酒不成宴,宴席上無酒不歡,從古至今就是如此。

大家喜歡以酒會友,也會以酒擺設鴻門宴,酒被大家賦予了很多責任和故事;

但在與世界的無縫接軌中,國外的葡萄酒慢慢進入了中國人的酒世界,很多小資的文藝青年都在學習了解這種神秘的外來文化,甚至有些小伙伴都去考取了各種葡萄酒的國際認證。

但是對于白酒,特別是中國的白酒,大家的認識反而沒有那么熟悉,特別是長久以來都認為白酒是男人的專屬,老人的心頭好,女人對于這種辣而嗆鼻的飲料是敬而遠之的。

其實,中國的白酒,有史料記載的就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關于酒的故事也數不勝數:

武松打虎自是不必說,還有《三國演義》中《智劫生辰綱》也是有酒的功勞;師仙李白更是擅長飲酒作詩,恣意瀟灑;

地大物博的中國,釀酒的方式和釀酒的原料更是多樣化: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等等。

當然每種釀酒原料釀出的白酒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玉米釀的酒甜,小麥釀的酒糙,高粱釀的酒香。

白酒的品飲也是有一套自己的說法和講究:

“喝”字一個口,那是日常聚會的酣暢的方式;

“品”字三個口,就說明這酒得一口一口的喝,從每一小口中感受酒中的千變萬化。

所謂酒好不好,一品就知道。

鳳凰衛視主持人胡一虎就說,遇到一瓶好的白酒就是遇到一個知己。

我們以品茅臺酒為例,因為茅臺酒是純高粱釀制的,屬于醬香型白酒,品茅臺酒分為四步:觀酒色,聞酒香,品酒味,嗅杯香。

在進行之前,我們可以先用酒杯的酒倒出少許在掌心,然后雙手用力揉搓,摩擦生熱。

大家聞一聞手心:會聞到糧食味,酒糟味,還有的朋友會聞到花香味。

這是判斷酒好壞的一個小竅門,也是茅臺酒純天然糧食發酵產品香氣的一個體現。

第一步:觀酒色

品白酒用的酒杯會首推2錢大小的郁金香型杯,腹大口小,香氣緩慢持久,有利于嗅香,以白色為背景色,觀察酒的顏色和純凈度。

正宗茅臺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

如果酒齡越長,顏色就會越黃。

拿杯下端,輕搖杯中酒,觀察一下酒的掛杯度,掛杯越持久,說明酒質越好。掛杯均勻持久也是茅臺酒的一個特征。

第二步:聞酒香

將酒杯放在鼻子底下約1-2CM處聞酒的香氣,可以左右晃動。在聞香時注意,不能對酒呼氣,因為呼出的氣含有CO2,會影響酒氣味。

第三步:品酒味

這樣的酒香味,就是要開始進入品的階段,品酒有三式,一抿二砸三呵氣。

先小抿一口茅臺酒,使其布滿整個舌頭表面,

然后緩緩咽下,再咂砸嘴巴,同時迅速呵氣這樣重復2-3次,就會品出茅臺酒的味道:舌尖酸甜,舌兩側發澀,舌根有點苦,入咽喉有點辣.......

其實這個過程,不止嘴巴連鼻腔里都會感受到這個茅臺酒飽滿的香氣。

我們的五官六感都能感受到茅臺酒帶來的變化,很多人說品茅臺就是品位我們的人生,酸甜苦辣澀,五味俱全。酒

因五味而香,人生因五味而豐富多彩,品茅臺酒就是一種全身心的體會。

事實上,茅臺的酒香是世界上所有蒸餾酒中最多,最復雜的,最具層次感的。

第四步:嗅杯香

我們飲盡自己的杯中酒之后,接下來就要嗅杯香了。

空杯留香,也是茅臺酒與其它白酒的又一區別。

大家可以把杯子放在旁邊或者倒扣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再去聞一聞,其香氣依然還存在,醬香飽滿,綿延不斷。

正如荷馬說“酒是能使舌頭松綁、讓故事生動的魔術師”

所以用對了方法,你再次品嘗白酒時已經可以忽略那股爆辣刺激,反而是發現和品味白酒里面蘊含的千年風云變幻的歷史,歷史里,男人和女人都是主角,都有故事。

本圖/文來自公眾號 沉醉在酒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