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
這兩天妞和爸爸一起去參加“美心”組織的夏令營了(很遺憾媽媽沒能去,感覺像錯過了一個億)。媽媽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在群里等著收照片,朋友圈曬照片,和寶貝視頻。因為愛她,因為想念,因為想“親臨現場”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去感受那份歡暢與自由,去感受老師們對孩子們的那份愛與包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連著兩天與妞睡前視頻,問的第一句是:“寶貝,今天玩得開心嗎?”回答都是:“開心得不得了!”“喜歡老師們嗎?”“喜歡!”“上午玩什么了?”,然后妞就開始打開話匣與媽媽分享她的所見所感,還對著視頻比劃著給我看,狀態特別棒!……我知道孩子分享的感受都是真實的。之前聽二鳥老師的課就感覺很放松、溫暖、享受,這次兩位有著不老童心的老師帶孩子們玩,孩子們一定也感受到了那份“愛”,因為已在孩子們的臉上看見。如Nep同學楓姐在朋友圈所說“本是想跟二鳥學技法的,但更多看到的是兩位老師對孩子的真心,對自然的熱愛”。謝謝兩位老師和美心的伙伴們,三天的陪伴雖短暫,但已經烙在孩子們的生命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全職媽媽最大的愛好就是曬娃,所以每每收到照片都忍不住要挑幾張在朋友圈曬曬
近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了“自然教育”,了解了“生命教育”。致使我更在意孩子的“生命狀態”,也逐漸在意自己的狀態,當她活力滿滿時,總是忍不住一絲感動
這兩天曬月亮灣的夏令營,一直有朋友問“哪里呀?哪組織的?怎么沒聽你說?……”包括之前的夏令營也是如此
其實我曬的是孩子當下的那個生命狀態,我們都是大地之子
其實早在朋友圈分享過夏令營的報名鏈接,當時有說貴,有說沒空……
時常問自己“我期望孩子的生命是怎樣的狀態?”“我的孩子需要怎樣的環境?”“我能做什么?”
時常也會被環境“侵襲”,但陪伴孩子的方向也更加明確
每個孩子不同。給她,你所期望的。
共勉!
圖片發自簡書App
讓愛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