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在里面呆久了,會生銹。
1
聽過一句話:土壤越豐富,耕耘的失敗就越不可原諒。
小時候,隔壁阿公移植了一棵桃樹苗,阿公照顧得很精細,夏天怕它曬著,冬天把它凍著,反倒不像是在照顧一棵樹,像是在照顧一個孩子。對比一棵風吹雨淋的大樹,這棵桃樹活得太嬌貴,阿公定時為它修剪枝丫,除草施肥。一年年的,這棵桃樹苗長得枝繁葉茂,越來越好。
阿公花著心血照顧它,盼著它長大結果,可一年年過去到了該收獲的時候,它卻萎了,只顧著枝繁葉茂忘了結桃子。
阿公不相信,又等了它幾年,還是如此。某天,阿公站在它面前,嘆息著將它砍了,拖回家當柴燒。
它大概是忘記了自己的本命是什么,它大概忘記了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就是產值,沒有產值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它大概是活得太舒適嬌貴了,才會忘記自己原來是一棵果樹。
后來,阿公又移栽了一棵,任憑它風吹雨淋,記起來時給它除除草施施肥,不料,果實結得格外多,阿公笑得合不攏嘴。
什么都為你準備好了,你反而長不好?土壤越豐富,耕種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夭折。
反觀之,那些夾縫中生存下來的小花小草,為什么它們能夠逆境翻盤,因為它們明白時下處境的艱難,明白成長的不易。
對于生長在逆境中的小花小草來說,“給點陽光就會燦爛”,它們為什么能夠抓住機會,因為已經為把握機會準備了很久。
所以,你看,在逆境中生長的植物,它們更能迎難而上,也更珍惜資源和機會。
2
生活就像是溫水煮青蛙,越有危險意識的人,才越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聽過最扎心的一條新聞是,人過中年,什么都不會,卻面臨公司需要裁員。
每當這個時候總有人可以淡定從容的尋找新單位,甚至工資比當下更高,有人卻要哭天搶地,如臨大敵,甚至拿生命去威脅,留住一個薪水平平的職位。
裁員對于員工來說是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我什么都不會,我出去還能干什么?”我一直對這一類人存在偏見:你明明在某個崗位上工作了幾年,十幾年,卻什么都沒有沉淀下來,多么可怕。
我一直很佩服另一類人,無論在哪一個時局下,他們都能漂亮的抽身,然后尋找到一個更好的去處,這一類人有一個共同性:危機意識特別強。
危機意識強的人往往更具有前瞻性,能夠看到一某個崗位,某個行業未來發展的驅使,什么樣的人才才更具有競爭人,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人,甚至幾年后哪樣的人會被這個社會淘汰,心中一目了然。
心中有數,腳下才會有路。
畢業時,老一輩人給出的最多建議是進入體制內,安安穩穩的生活。不是說這樣的選擇有問題,每一個人的選擇是沒有對錯之分的,人們選擇的是不同的生活模式,你想要安穩的工作無可厚非,但你也有進體制內的能力啊。
一百個人爭一個崗位的事情,比比皆是,想想自己拿什么去拼。
進不了體制,又沒有點傍身的技能,你這輩子,就學會哄著自己知足常樂吧。
如果你不想被這社會淘汰,那就趁早斷安穩的年頭,所謂“安穩”是那些有房有車有能力的人的飯后甜點,不是咱們這種啥都沒有,還天天想著要安穩。
你想有談安穩的資格,那得先有談得條件。條件如何創造,拼!
想想自己曾經是企業要找的人,安穩的過個幾年,你就會淪為要靠企業的人。會失業的人遲早會失業,時間問題;會成功的人也遲早會成功,也是時間問題。
不要心安理得接受平庸的自己,不要顧著追求眼前的安穩,向前看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想想你今后會成為的樣子。
3
有人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可我更相信不作死就不會活。
我有一位同事,在某一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5年,可在她升職加薪的關鍵時刻她卻選擇了轉型,去了一家完全不同的行業,找了一分截然不同的工作,然后重頭開始。
在新單位新崗位重新摸索,三年后她再次選擇轉行,工資漲了三倍。人人都很羨慕,羨慕她的機遇,羨慕她能升職加薪,可是誰也不知道,她對于現任工作的勝任能力,來源于前兩份工作的沉淀。
她說:如果在一個崗位上繼續做下去,我頂多成為一個專業人員,卻無法有更高的成就,所以要在還有能力轉型的階段里,多學習。
如今,在新的領域里,風生水起。
聽過一句特別勵志的雞湯這樣說:你要時刻做好改變自己,你改變你痛苦,只有痛才有苦,你連痛都不行,你苦的日子是非常糟糕的。
在還能改變自己的時候,不要待在舒適區里,人生不會有太大成就。
4
聊天時,朋友說起自己目前的境況,IT畢業,工作兩年,好像已經進入了瓶頸期,自己再也無法學到新東西,但是放不下眼前可觀的薪水,遲遲做不下跳槽的決定。
我回復他說:再拖下去,只會耽誤自己。想想幾年后,你還拿著目前的薪水,心理滿足嗎?
人有時候總會這樣,明明已經意識到,卻總被某些利益牽絆住。可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啊,人生那么長,你不為往后的日子考慮考慮嗎?
舍得的真正涵義是:有舍才有得。
之前在微博上刷到過這樣一個段子:這個時代,已經到了搬磚都要試試你臂力的時候了。
你要明白這個社會的現實,有關系靠關系,沒關系靠能力,沒關系又沒能力只能聽天由命。
可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得時時提點著自己,多想想。
別荒廢,年輕人,說不定下一個打包走人的會是你;
加點油,年輕人,指不定下一個升職加薪的也是你。
END
不是遠離危險,而是遠離安全,活得安逸就是危險
我相信,我們都可以!
文/毛毛蟲小姐
一位勵志熬雞湯的好姑娘
個人公眾號《雞湯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