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人提起過,金庸的小說里面,《笑傲江湖》是我最喜歡的一部。要問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是我個人覺得在描寫情感方面,最貼近真實.
很多人覺得令孤沖最愛的人,是華山上的小師妹岳靈珊。這個觀點在知乎以及網絡各個平臺都很普遍。甚至不少人從書中找來很多細節來佐證。例舉的再多,小說終不過是小說而已,只是一種藝術創作。如果要深究這個問題,不如跳出來,從藝術創作來源,也就是現實生活來聊聊,令孤沖最愛的人到底是誰。
生活中許多人初期對愛情的懵懂,似乎自己說不清楚。比如說曾經最流行的一個問題,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有人認為需要,有人認為不需要。這到底是個理想與感性交織的問題,需要與否,年少時,對世界與情感懵懂無知,只憑感性來左右自己的時候,這個問題的答案,自己得不來。畢竟,年少輕狂時,也愛過幾個姑娘。在那時候,如果有人當時問我,你為什么喜歡她,我肯定找不到個答案來,只覺得自己喜歡就夠了。要那么多理由干嘛呢?
令孤沖也一樣,身為華山派大弟子,生長在華山派。身邊除了師傅師娘,與圍繞在身邊的小師弟們,只有一個小師妹,且又是師父的女兒。兩個光腚娃娃,從小一塊長大,一個是華山派大師兄,若一切順利,將來便要繼承師傅衣缽,成為華山派掌門,另一個呢?師父的寶貝女兒,美貌出眾的小師妹。少年少女正值情竇初開的歲數,親情與愛情的界限在他們而言,朦朧分不清。足可以想見,在華山派那樣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
二人必定會彼此相投吧。再加上師父師母能夠成為連理,也是由師兄師妹這一層關系過度而來的。不過,若是有人問他,你愛小師妹嗎?我想,令孤沖也回答不清楚。因為在當時的他看來,將來迎娶小師妹,是順利成章的一件事。愛是什么,他也未必懂得那么多。只是與師妹從小一起長大,倆人的感情一定是有的,但到底算不算做愛情呢?他也不知道,一定不知道。
但最先知道的卻是岳靈珊。林平之的出現,讓她明白了什么叫愛情,雖然林平之的目的并不單純,但岳靈珊是真心愛上了這個男人。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心里也漸漸劃清了親情與愛情的界限。
““我對他敬重親愛,只當他是兄長,從來沒當他是情郎”語出岳靈珊。
令孤沖成了天下第一傷心人,在思過崖上日夜思念他的小師妹。直到后來發現小師妹移情別戀,令孤沖萬念俱灰,對未來的所有期望,一夜之間崩塌啦。他心痛,他喝得酩酊大醉,他自作自賤,整日里郁郁寡歡,悶悶不樂。以致覺得自己似乎是這世上最多余的人。失戀的痛楚愈加使自己對愛情模糊了。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問他,你到底喜歡岳靈珊什么呢?他仍然回答不出來。
不知道是否有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當遇見一個稍微有些好感的人,總去想她念他。等到哪天控制不住表露了心意,遭到對方拒絕。誰都受不了,誰都不喜歡被拒絕。于是,你到底是否有那么喜歡他呢?你不知道。但為了應付自己的難過,或者給自己的傷心找一個借口,潛意識里就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喜歡他的。再加上自己總是翻來覆去想這件事。慢慢就被自我催眠了。讓自己以為,自己是喜歡他的。但要是刨根問底,問你到底喜歡他什么,一定找不出個理由來。總而言之,自己以為愛,實際只是想要愛。
令孤沖就是這樣,他到底愛不愛岳靈珊。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或者只是出于兄妹情誼,或是不忍與少時玩伴的美好回憶,揮手說再見吧。此時的他不會明白,真正的愛情不會來自理所當然。他與小師妹岳靈珊,只是兒時的旅伴而已,到了岔路口,兩個人總要分別的。
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記里提到“令狐沖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只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
這兩個人是天生的一對。彼此為對方而存在的。在令孤沖陷入“失戀”陰霾里無法自拔時,綠竹巷里,任盈盈的出現,給予了他一縷希望的曙光,為其掃卻了多日來的苦悶。而任盈盈聽過令孤沖的過往經歷,已然心儀有加了。在這之后,機緣巧合之下,令孤沖又救了任盈盈的父親,任我行。雖然令孤沖并不知道,但冥冥中也算是報答了任盈盈。
兩個淡泊名利,對世事無欲無求的人。形式上更加容易理解對方。而且為了彼此,他倆可謂甘冒生死大不違。譬如任盈盈為了令孤沖的傷病,不惜永困少林寺,也要給令孤沖討到治傷的辦法。而令孤沖聽到消息,為救任盈盈,也不惜名聲率眾大鬧少室山。
任盈盈溫柔、體貼,豁達大度。集一切美好于一身,書里對她有太多描繪,就不一一例舉了。任盈盈對令孤沖跟岳靈珊的癡戀,沒有過任何嫉妒,甚至多的是理解。雖然喜歡令孤沖,卻不急不躁,用真情與理解,來博取自己在令孤沖心中的位置。
隨著故事一步步推進,令孤沖漸漸從單戀里走了出來,對任盈盈的感情變得與日俱增,想到她時,心里總是一振。再想到小師妹,已經不如從前那般癡戀了。
“直到此刻我才相信,在你心中,你終于是念著我多些,念著你小師妹少些。”任盈盈說
任盈盈是令孤沖的完美伴侶,度過數次江湖險惡風波,一琴一蕭,一奏一合,二人喜結連理。這時,如果將前文的提到問題,再問一次令孤沖,你喜歡任盈盈什么呢?
我想,令孤沖該有自己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