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貝村行動,從發起到今天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從村長的一個起心動念,到聚集小伙伴、吸引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家庭,“加貝村”這個詞能代表的意象越來越豐富,“加貝村行動”在路上發生的故事也愈加令人回味。趁著今天這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我來帶著大家一起回顧加貝村過去一年多以來發生的故事吧!前方高能,非戰立撤!
一、故事的開始
賀爾金娜發布“會來事”:一場追尋自由和成長的瘋狂旅行
2014年6月2日,賀爾金娜在羅輯思維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封“會來事”,發起一場追尋自由和成長的“加貝村行動”:
和許多夾縫中的80后一樣,我們深深地陷在一個事業打拼、家庭建設和子女教育所交織的漩渦中,生命在各種忙碌中蹉跎。在追求所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隨時可能失去心靈的自由,也許還會漸漸遠離自己所愛的人和事,除了變老,生命似乎停止了成長,這是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現實。我也不想等到有朝一日再來祭奠我屆時已經逝去的青春……夾在無法選擇的出生與終將迎來的死亡中間,活著,怎樣才是我要的活法?
與此同時,我的兩個寶貝也在茁壯成長,他們的身體正在變得更強,人格漸漸開始獨立,世界對他們如此多彩繽紛,但又如此難以觸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無比旺盛,中國式學校教育完全無法提供他們成長所需的營養。
過去八年,我自己也從一個毫無經驗和耐心的菜鳥慢慢領悟了一點兒做父親的玄機。我開始明白一個給力的父親對于親子關系、家庭幸福和兒童成長的重要性,我不想因為任何所謂的事業而丟失了與孩子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和默契……
所以,我們全家做出了一個瘋狂決定:選擇一種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父子三人開始一場為期三年的超長途旅行,在旅行中追尋自由,在旅行中實現成長!
我們為這場瘋狂取了一個名字叫【加貝村行動】,蘊含“加倍努力”和“家中寶貝”的意義。期待和大家一起把“加貝村”建設成為一個自由和成長的家園。作為加貝村的第一戶村民,我們率先上路嘍。
(摘自羅輯思維公眾號)
從6月2號在羅輯思維會來事平臺發布,到6月中旬,加貝村行動已經取得了超過預期的進展。賀爾金娜糾集了天南地北一群牛人,組成了加貝村行動第一站的工作小組,實現了“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呼和浩特:加貝村行動beta路測站
2014年6月28日,加貝村啟動為期九天的呼和浩特行,這是加貝村第一站之前的路測。此次路測,將為加貝村八月初正式上路探索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明天,也就是6月28號,我們將開展為期九天的路測。我會單獨帶著孩子們去到一個完全陌生而且文化差異巨大的遙遠地方旅行和生活,我們要檢驗在這么長時間里,每天都會發生些什么,兩個小孩子的心理會分別有怎么樣的起伏變化,他們的身體上會不會到什么困難,我們又怎樣一一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我自己真正第一次面臨如此巨大的挑戰,到底是快樂還是痛苦,會有什么樣的精彩,無比期待。
雞凍+鴨梨,緊張+刺激,就是我現在的情緒……
(摘自賀爾金娜《動起來了!加貝村路測開始》)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 《加貝村行動之呼倫貝爾路測報告》
二、在路上,發現美好
頭腦風暴:新時代的教育應該是什么樣的?
2014年7月20日,村長帶著自己對未來教育的思考,與羅胖(羅振宇)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深入對話:
賀爾金娜:工業化時代和互聯網時代在教育和學習上有什么區別?目標上、內容上、方式上、考核標準上等等?
羅振宇:最重要的區別是知識的應用場景發生了變化。點狀的知識不足以解決復雜的問題。學習和教育應該從每一個具體的生命體出發,發掘其獨特的價值。
教育內容上,像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教育內容還是工業革命初期老師們定下來的。那個時候個人的知識儲備直接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所以必須用這種方式來培養精英??墒窃谖磥砟??個人發展需要的能力全變了,最重要的是藝術感知能力。這代表著一個人駕馭復雜情況和不確定性的基本能力,所以孩子呆在畫廊比呆在教室重要。其次是和他人協作的能力,也就是融入社群并且得到他人幫助的能力,所以孩子呆在運動場上比呆在教室里重要。再有一條就是“好奇心”,也就是在那些新事物當中找到自我存在方式的能力。以上幾條,說白了,就是:自己如何強大不再重要,自己如何更好得和環境協同起來,才重要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九問未來教育——我和羅胖的一次基情對話》
貴州苗寨:自然和美術主題課程
2014年8月至9月,村長帶著兩個孩子,以及美術老師文子,攝影師石凱、二喜在貴州岜沙苗寨進行了一個月的自然、美術與人文的游學之旅。在此過程中,賀爾金娜發現了主題式教學的美好與高效,總結出“學到極致才是真學”、“特殊科目需要特殊環境”、“再好的課程不如一個好老師”等心得。同時,也萌發出希望尋找更多具有相同價值觀的家庭的想法:
父母的覺醒是一切問題解決的基礎。
如果你要培養一個人格完善的人,而不是一個荒唐虛偽體制下的偽君子,那么你不得不站在世界的廣度上來考慮子女的教育。
不要恐懼!所有偉大的事情,都是突破了原有的格局!不要恐懼,大多數人接受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要恐懼!
不要守舊!未來的世界,需要你的想象力!不要守舊!原有的知識體系已經足以解決未來的問題。不要守舊!
加貝村不挑小孩,只選家長,只有那些知行合一,不求虛榮,用未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家庭,才有可能和我們走到一起。
我放眼望去多數是沉睡的父母,但是我們會努力尋找那些已經覺醒的父母。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 《加貝村行動——故事你真的在聽嗎?回味第一站04》
三、連接一切
互聯網大篷車東南行:玩法升級
2014年10月,賀爾金娜帶著兩個孩子參與宗毅發起的“互聯網大篷車——打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之路特斯拉東南行”的活動,沿途在中東部各個城市宣講加貝村的創新教育理念,在此期間游學三年的構想升級為創辦學校的計劃。
認識老賀是在我的一場嗨聊會上,他說要憑一己之力改變中國的教育,我說這不可能。他告訴我為了實踐自己的教育夢,他讓兩個小孩輟學了,我被震住了。
我說10月份我要搞一場牛逼哄哄的“互聯網大篷車”運動,你也來吧,可以沿途向所有人說說你的教育夢,聽聽群眾的聲音。于是,老賀,還有他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起來了。
中國父母對教育現狀不滿的有之,脫離體制走出去的寥寥。我以為自己已經很酷拽了,可也最多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留學,老賀是要讓自家孩子從啟蒙開始,就與流行的教育體制脫離,父母邁出這一步很不容易。
以人格背書,死磕教育,這不是白日夢,這就是顛覆和跨界打劫。
改變中國教育需要那些沒有做過教育,但是有情懷、有理想、有行動的人。
——宗毅
(摘自宗毅大觀公眾號)
點擊查看:
加貝村行動第二站《加貝村行動第二站——互聯網大篷車啟動,打通電動車充電之路東南行》
賀爾金娜《加貝村行動第二站圓滿收官》
傅盛戰隊200強:商業模式的探討
2014年12月,參加傅盛戰隊的活動,入選200強,獲得傅盛對加貝村的關注,梳理了加貝村可能的商業模式。
加貝村回歸學習本質,不懼已然,只以應然的方式培養引領未來的人,探索和重建屬于我們這一代家長和孩子的成長方式。我們提供一個X-Men學校似的學習環境,讓老師和孩子們以自組織的方式學習,打破工業化時代的教育框架,擁抱互聯網,全網聚集一流的老師、課程和軟硬件,呵護思想自由和學習樂趣,在學習中體驗創業,像創業一樣學習。當我們孕育一群紫牛時,他們不能都是紫色,而是無法預期的X色。加貝村是一座X牛牧場,培養牛X的人。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傅盛點燃我們的紫牛情懷》
四、發射信號
加貝村行動:一場瘋狂的實驗尋找實驗家
2015年5月24日,賀爾金娜在羅輯思維上發布了《加貝村行動:一場瘋狂的實驗尋找實驗家》,并宣布了“尋找教育實驗家”全國行動:
每一次探討教育,都換來一種無邊的空虛和乏力。單純的討論,已經把我們推向了無解的深淵,唯有行動,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救贖。
對有些人來說,人生是一盤不能輸也輸不起的賭局。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人生是一場在不確定性中樂觀面對的成長之旅。加貝村不止是一場瘋狂的教育實驗,支持或反對,幾乎可以成為檢驗一個人生命態度的終極標準。
一萬公里,十六個城市,我們不再空談,我們不再等待,6月13日我們從深圳出發,駕車穿越中國。每到一個城市,我們要:
1. 拜訪入選的加貝村教育實驗家,共商教學大計。
2. 召集報名成功的家庭舉行見面會,講解學校計劃,組建加貝村社群。
(摘自羅輯思維公眾號)
加貝村全國行:自駕萬里,只為找到你
2015年6月13日,加貝村學校在深圳舉辦首發見面會,此后途經廣州、長沙、北京、上海、廈門等城市,舉辦了13場家長見面會,對話了數百位欲為子女尋求理想成長方式的家長。在這場穿越中國之旅的行程中,他們還拜訪了幾十位在各行業中出類拔萃且愿意為兒童教育奉獻力量的社會精英,得到了羅振宇、傅盛等“大咖”的支持和參與,同時各領域的“教育實驗家”也成為了加貝村第一批教師。
加貝村開啟了瘋狂的實驗尋找實驗家的模式:邀請50名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加入“加貝村行動”,成為這場瘋狂實驗的首批教育實驗家,這些實驗家可以是學科專家、藝術大師、也可以是各行業經驗豐富的佼佼者;認同加貝村的教育理念,每年至少花一天時間全力以赴為加貝村的孩子上好一堂極致大課;有能力為加貝村提供優質的戰略資源,例如頂級的課程內容、完美的教學場地、專業的學科實驗室、獨一無二的項目參與機會等。
整個過程遵循著這樣一個邏輯:加貝村將擬定的課程表在網上公布,尋找教育實驗家,吸引各個相關機構和個人發郵件來報名申請,經過加貝村的篩選,再探尋可以合作課程的機構或個人。
摘自媒體報道:南方日報:以互聯網顛覆傳統的教育實驗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從“時間成本”這個角度來思考我們的人生》
五、實驗開始了
加貝村教育實驗啟動儀式:
2015年9月12日,加貝村教育實驗啟動儀式暨加貝村學校開學儀式,加貝村行動教育實驗正式啟動:
今天在現場有六個加貝村的共同發起家庭,還有未來半年主題課的老師。我們這樣一群人為什么會聚集在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我想,本質上是因為我們與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持有一種獨特的生命態度:
相比經驗,我們更看重實踐
相比結果,我們更看重過程
相比虛名,我們更看重實質
相比成功,我們更看重幸福
相比等待,我們更愿意行動
敢想,敢做,自信,理性,知行合一,是我在這群人身上看到的氣質。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加貝村開學儀式賀村長致辭全文》
加貝村親水主題課程:
2015年9月12日,加貝村首批學生開學,共有來自大陸各城市以及臺灣地區的6個家庭,7個孩子。13日晚,孩子們便出發到廣州市周邊的從化,開始了第一個主題課程“生命之水”的學習。
作為開學之后的第一個主題課程,我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即建立團隊之間的信任和友誼,幫助學生們適應短暫離開父母的生活,為之后的一系列主題課打下一個最核心的基礎。
有了這個目標,我們就沒有加入一些學術性太強,或者形式比較枯燥,或者是過程比較封閉的課程。雖然大有可能被別人誤解為夏令營,但是我們深知凡事都有先后、輕重、緩急。只有搞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才能幫助我們合理地規劃課程,避免重大失敗。
點擊查看:
賀爾金娜《不怕被你誤解為夏令營——加貝村第一個主題課程的設計邏輯》
親水主題課老師:王樹才|加貝村游泳課程的最終打開方式
媒體報道:新快報:是“瘋狂”還是探索? 但起碼教育有了另一種形態
加貝村戲劇主題課程:
2015年10月,加貝村戲劇主題課程在北京展開了。這次課程孩子們多了一名新同學,來自杭州的張含琪。同時,豐富多樣的戲劇主題課程也給孩子們帶來了無數快樂和挑戰。
我們的課程命題是:“探討戲劇課程對孩子們多元智能發展的影響”,課程也就這樣有了清晰的“橫向”和“縱向”的目標了。
橫向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在三周的時間里,經歷“戲劇”、“戲曲”、“舞蹈”、“舞美”的學習,從體驗里學習,增進“多元智能”的發展;另外,除了每個板塊的老師以外,邀請不同的、有意思的嘉賓來跟孩子們對談,拓寬他們的見識。
縱向目標就是發展孩子們的“多元智能”,這個概念是英國教育家 Howard Gardner 早在80年代就提出,而且不斷在研究和探索的概念。“多元智能”包括: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智能、肢體智能、自然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省智能。
戲劇主題課老師:葉遜謙 | 一場認認真真“玩”的教育實驗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扔掉了不必要的負擔,以最本真的狀態投入進來,充分學習并完成這一部分的內容展示。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是為他們感到驕傲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探索一套全新的戲曲教學模式。由此我想到了戲曲當中的四個字即“習、熏、悟、化”,它是學習的四個階段?!傲暋弊匀皇菍W習,我想這個學習一定是主動地,產生興趣后的直接行動;“熏”則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課程、加貝村、玩在未來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悟”則是對前兩個過程的積累吧,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化”也許是大境界,在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后,會有一個融會貫通的時刻。
戲曲主題課老師:沙作穎 | 一場贏在未來的“游戲”
加貝村天文主題課程:
2015年11月至12月,加貝村天文主題課程在彩云之南的大理精彩進行中。
今天我們乘車跨越350公里從大理來到昆明,訪問位于鳳凰山的中科院云南天文臺。經過前幾天在大理的課堂學習和普通觀測,今天我們把整個學習觀測活動抬升一個檔次。
前幾天有人說:“看不出你們東奔西跑有啥意義”,我們就用今天拍到的月球這張照片告訴他:意義這種東西,沒有意義的人看啥都不會有意義。加貝村繼續重建學習場景,東奔西跑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要讓孩子們學習的東西深入內心,成為他們智能、審美和人格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點擊查看:賀爾金娜《東奔西跑的意義——加貝村天文主題課》
媒體報道:大公網 | 加貝村:一場破釜沉舟的實驗還是又一所“深泉學院”?
時間每一秒都在流逝,我們不能控制時間,我們只能選擇空間。然而,細想我們自己所處的空間,生活地點趨于固定,思維方式越發僵化,我們深陷物理的、思維的封閉空間。跳不出原來的空間,就永遠看不到問題的全貌和世界的真相,永遠困在一個巨大的認知盲區。
這個世界極少有人能夠逃離其所處的物理空間,迄今為止,曾經離開地球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僅僅只有大約500人次。所幸的是,沒有人能夠限制我們思維空間的大小。
恰恰是思維空間的大小,最終決定了你看問題的尺度和你人生的格局。
或許,這就是加貝村在少兒階段就讓孩子們學習天文課程的最大意義。
六、家長的聲音
很多朋友說,“老孫,你真有勇氣”“你真有魄力”等等類似的話。我覺得有一種深深的誤會。我做這樣的事情,從來不需要勇氣。
加貝村孩子來到社會,他們可能并不是來尋找工作機會的,他們可能會通過協作而創造出工作機會。村長說的好,貧窮社會講究競爭,資源匱乏,生存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富足社會講究協作,創造增量,生存是彼此協作,更加繁榮。
點擊查看:家長 | 孫敏:關于我和加貝村
“在加貝村,沒有學籍,沒有學歷,即使滿腹經綸,誰能認可?”
這個問題對別的父母可能是個問題,而對于我們應該不必顧慮吧?!你我在二十年前都算有學歷的。各自都離開了“體制”。你從國家部門出來,去了私企,又開辦了公司。我放棄重點中學老師的崗位,去了民企,外企。你常說,比你學歷高的,很多混的不如你,比你學歷低的,很多人賺錢比你多多了。我也見證了太多這樣的例子。十年之后將是一個怎樣開放的時代……
點擊查看:家長 | 李艷芳:一個家庭的內部討論
加入加貝村真正的難度從來不是錢,而是觀念,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既有的學校教育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人的血液,看待加貝村這件事情上,就需要獨立思考,拋棄所有以往的經驗。如果你的精神不自由,那么你根本無法去思考和推演,因此加貝村的啟動就是一次思想自由的產物。
點擊查看:家長 | 孫敏:愿你面對世界永遠心懷善意
加貝村大事記
2014年,一場追尋自由和成長的瘋狂旅行
2014年3月,賀爾金娜誕生尋找理想教育的想法。
2014年6月,加貝村村長賀爾金娜在羅輯思維發起“加貝村行動”,計劃用三年時間帶著兩個孩子走遍全國,方案發出后獲得大約500位羅輯思維會員的響應和幫助。
2014年6月,在羅輯思維全國嗨聊會中,羅胖羅振宇在多個城市表示對加貝村的看好和支持。廣州嗨聊會上村長集結了一群羅輯思維會員準備開始行動。
2014年7月,村長帶著兩個孩子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進行了行動前的路測。
2014年8-9月,村長帶著兩個孩子,以及美術老師文子,攝影師石凱、二喜在貴州岜沙苗寨進行了一個月的自然、美術與人文的游學之旅。
2014年10月,參與宗毅發起的“互聯網大篷車——打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之路特斯拉東南行”的活動,沿途在中東部各個城市宣講加貝村的創新教育理念,在此期間游學三年的構想升級為創辦學校的計劃。
2014年11月,參與百度奇點大學,更加關注人類未來的發展,確定了教育一定要面向未來。
2014年12月,參加傅盛戰隊的活動,入選200強,獲得傅盛對加貝村的關注,梳理了加貝村可能的商業模式。
2015年,加貝村行動:重建學習場景
2015年1月,北京、上海兩地家長見面會,宣講加貝村教育理念。
2015年2月,組建了加貝村核心團隊,制定高質量辦學與商業模式之間有機結合的方案,開始策劃教學主題。
2015年3月,廣州、深圳兩地舉辦家長見面會,并組織家長在廣州南沙考察。基本完成了課程設置。
2015年4月,開始啟動加貝村的辦學計劃,獲得羅胖、傅盛的支持。
2015年5月,在羅輯思維發布“加貝村行動:一場瘋狂的實驗尋找實驗家”。
2015年6-7月,穿越中國16個城市拜訪教育實驗家,確定報名家庭。
2015年8月,首批確認參與加貝村行動教育實驗的家庭,從全國各地來到上海與村長進行首次家長會議。
2015年9月12日,加貝村教育實驗啟動儀式暨加貝村學校開學儀式,加貝村行動教育實驗正式啟動。
2015年9月,廣州從化,加貝村親水主題課程
2015年10月,北京,加貝村戲劇主題課程
2015年11月1日,北京繁星戲劇村,加貝村戲劇主題課匯報演出暨實驗分享會,加貝村村長分享“重建學習場景”教育理念。
2015年11-12月,云南大理,加貝村天文主題課。
2016年,2017年,更多精彩正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