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以20年為倒推,做時間的朋友,怎么才能做時間的朋友?這需要一個品質——耐心,我從來沒有把耐心這個詞跟“做時間的朋友”聯系在一起,在熊太行的關系攻略專欄看到《李鴻章:耐心是一條通往智慧之路》,這兩者突然在我腦海里發生了聯系。
成長的復利效應,能利用和發揮復利效應是基于能看到更遠的未來,我之前和冠先生討論說小孩上幼兒園我們不奢求老師教什么,只希望老師對孩子有耐心就好。
后來才發現耐心是一件多么難得的品質,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厭煩。簡單六個字,做起來可能需要一生的時間。
1、耐心的內核,其實就是接納和包容。
耐心很難假裝,如果你不接納一個人,不包容一個人,一旦他有一點對你不好的地方,你就會覺得他有錯在前,進而為你的不耐心和攻擊找到合理的理由。
2、一個人性格上有耐心,其實就是有接納和包容全世界的能力。
要接納和包容自己喜歡的人很容易,我們有的時候會主動替朋友冒犯自己的行為開脫,有的時候會忍耐自己喜歡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接納他們,愿意包容他們。
當然在實施耐心前熊軍師特別提醒沒有減法的耐心是一劑毒藥,因為我們都是必死的凡人,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怎么可能對全世界耐心相待?
之前我跟著老師有跟上百家企業打交道的經歷,發現越大的企業家跟我們交談越坦誠,沒有架子,感覺還很親切,在副總或其它高管那更能感覺那份擺架子的距離感。后來才發現這份感覺有誤,至少部分有誤,為什么?因為最終能走到跟企業老板交道的人,都是經過前面多層篩選的,通過前面的層層減法,減完之后還要跟老板交談的人,相對來說都是重要的人,這時的耐心才是一個好策略。
所以我們自己要保護自己,把無聊、不重要、損耗我們的事情減速掉,同時訓練自己對剩下的事情有足夠的耐心,就不難了。
"如果說我曾發現什么有價值的原理,那應該歸功于我的耐心觀察,而非其他才能。"
“”“如果說我對公眾有什么貢獻的話,那是因為我的耐心思考。”** 這兩句話出自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之口,他不但有萬有引力和三大定律,還有許多睿智的格言。
以下內容摘自得到關系攻略第220期
| 耐心的現實好處
練習自己的耐心好處很多:
1.更大的格局
我們之前提到過一個小朋友吃糖的那個實驗,愿意不吃糖等著實驗人員多發一塊的孩子,比當場吃掉糖的孩子的日后成就大得多。
這就是 “延遲滿足” 的能力。
練習自己的耐心,能夠鍛煉自己延遲滿足的能力,能提高你的想象力和野心,以后做事情就會“有更大的格局”。
2.更豐富的應對策略
在別人只會說“行”“不行”“我不想干了”的時候,你能說出“領導,我想一下明天給您答復行嗎?”就要好得多。
3.更多的就業機會
有耐心的人更可能獲得服務、教育業的工作機會,同樣在這樣的崗位上,有耐心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提升。同樣,有耐心的人更容易獲得管理性質的崗位。
4.人際關系會更好
這個不用說了,大家不會喜歡一個毛毛躁躁動不動變臉的朋友的。
5.改善學習習慣
效率會提升。
耐心對遠期目標和近期的好處都很有意義,當然,為了得到這個特質,你也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不過相信我,這是值得的。
| 耐心的訓練法
做了減法之后,想要變得耐心要比過去容易得多。我們這里提供一些培養耐心的竅門。
1. 情緒控制
如果你有控制情緒方面的困擾,最好是去醫院查查看,中國人的甲亢發病率大概是1.3%左右,其中80%是青年到中年的女性,職場上遇見的那種暴跳如雷的同事,很多都是受困于甲亢的人。
高血糖也會讓人暴躁,所以如果情緒控制不好,趕緊檢查,有病要吃藥。
沒有病,只是難以控制情緒,可以嘗試“數八”,在有發怒念頭的時候,趕緊數到八,然后再決定是不是要發怒,其實這種時候,大多數人已經冷靜下來了。
2.表情管理
不只是咆哮會傷人,惡劣的表情也會傷人,有的男性沒有照鏡子的習慣,對表情控制不夠重視,要讓自己熟練掌握放松的表情和微笑的表情,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
要和一個人相處很難,但是毀掉兩個人的交情,有個不屑的表情就夠了。
3.表達管理
降低你的語速,不要說話那么快,尾音要發全了,不要吞音,說話聲音要飽滿圓潤。不要大嗓門,尤其在公共場合,不要扯著嗓子喊。
4.細節管理
即使你盡可能地和聲細語,溫柔溝通,但是在室內抽煙或者隨地吐痰也會毀掉你的形象。這些細節都會證明一個人是一個不耐煩犧牲自己的時間,寧愿給別人增加不便的人。
5.第三人稱視角
這是一個游戲術語,有的射擊、動作游戲里,視角是主角的眼睛,有兩只手在前面,這叫第一人稱視角,有的是第三人稱視角,鏡頭從主角的肩膀后面過來。
前幾天有同學跟我說,自己容易對對方不屑或者厭惡,但其實很佩服對方的能力。在這里,就教大家“第三人稱視角”的一個小竅門。
在出現厭惡、不屑等反感情緒時,想象自己背后有一個鏡頭,自己正通過這個鏡頭來觀察局面,試著分析對手的策略,而不是跟對手傾瀉情緒。
一旦你明白自己是“游戲控制者”,就能快速變強起來,也會變得更耐心。慢慢玩嘛。
6.接納與包容
這是耐心的真諦,在這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
無論你是老關系戶在《關系攻略》打拼了11個月,或者是新關系戶,剛剛進入關系課堂,能夠學到“耐心”這一課,已經離世界的真相很近很近,或者開始的起點很高很高了。
大多數沒有經過訓練的,和你年齡資歷差不多的人,恐怕都會遠不如你。
我不是讓你對自己說“你真棒”,我要你記得的是: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如果你強過了身邊的人,而這個人又是你做減法減不掉的,那你就算不幫他,也要想辦法去接納他,包括他現在的能力,而不是去厭惡、嫌棄。
可以重溫一下我們的《幫倒忙攻略:如何應對豬隊友》,我們說過沒有多少人是真的豬隊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用途。
對親近的人、重要的人,盡可能展示你的耐心吧,沒有問題。
但是記得:
耐心不是慢性子,不要低效率。
耐心不是慫包子,需要拒絕別含糊。
有些耐心是從小就有的,大多數人都是隨著成年早期的成熟而逐漸發展出來的。
長出耐心來,別人一定不會覺得有什么突兀,事實上,如果非要在大學高年級到剛畢業的時候選擇一門功夫去修煉,一定應該是耐心。
它就像金庸先生筆下的《九陽神功》一樣:
是內功
是招數
是防御
是進攻
能治愈
有它打底,任何武功都能威力大增。
其實你看看金庸先生寫的那幾句經文吧: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一個充滿耐心的超級英雄,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