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應該感謝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冤家”

郭德綱說:“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郭德綱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伴隨著各種屈辱、打壓、背叛,終于憑能耐成為一代傳奇。郭老師遇到的坑比很多人吃過的飯都多,人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人的本事也隨著挫折不斷增長,如今郭德綱和德云社成為相聲界的參天大樹,再也無人撼動。

未出名前想給人當狗都遭嫌棄,如今很多人靠蹭他知名度維持熱點,果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赤裸裸的諷刺。有些人說郭德綱記仇,別人當年給他的,他都還回去了,據我所知,郭老師做的是“以恩報恩,以德報怨”,恩情十倍奉還,仇恨記在心間。只是用他刀子般的嘴損一損那些惡人的尊嚴,這種“報仇”圖個嘴快,大伙圖個樂呵。

郭德綱是有大智慧的人,他早已看透了人情冷暖。到達這種層次,郭老師心中已經沒有了仇恨,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根。如今再回味,郭老師肯定會無限唏噓:是當年的挫折成就了當今的心態,是當年的冤家襯托了如今的豪邁。挫折使人進步,一路走來這些坑,這些仇恨,無時無刻不在激勵郭德綱的成長,從這個意義來說,他應該感激一路的屈辱。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郭德綱摯愛曲藝和相聲事業,一路坎坷終成名家,這并非偶然。鋼絲們對郭德綱成名史肯定如數家珍,首先他有真本事,其次一路走來遇到很多貴人,三是時也運也命也。最困頓時妻子王惠賣車支持,后在北京因沒有師承被打壓,終于拜在侯耀文門下……小劇場火了,媒體嗅到了商機,一切都變了。

一個人成名,總要有些傳奇經歷,總得受些非議。默默無聞時,你是顆小草,別人會踩你,當你長大了,會成為別人的絆腳石,別人會踢你。郭德綱年輕時鋒芒畢露,一路凱歌一路打壓,越挫越勇。郭德綱曾回憶,當年如果被體制收編,就不會有現在的德云社。你有多大名聲,就得承受多大誹謗,經受住誹謗的考驗,才算名副其實,才能堅如磐石。

事業蒸蒸日上時,“反三俗”的出現徹底引爆了媒體,哪里有壓制哪里就有反彈,當體制和草根成為對立面,人們天然同情弱者,何況郭德綱不是弱者,是相聲界的王。這種讓人絕望的打壓在輿論發酵中竟然成為劇場相聲的燎原大火,無疑給郭德綱及德云社做了最大宣傳,跨過這個坎,德云社就是猛龍過江,頗有人生寂寞的味道。

禍兮福之所倚,隨著郭德綱名氣增長,師傅告他誹謗,藏秘排油事件,曲協反三俗,李鶴彪打人事件,徒弟退社,侯家家產……任何風波都被郭德綱化解,并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經典笑料,這是武俠世界中萬中無一的高手!一次次借勢,一次次化悲憤為力量,在非議打壓中觸底反彈,這就是郭德綱的韌性和能耐!

作為明星,需要刷存在感,哪怕天天被罵也比無人問津強。郭德綱很明白,多數是同行的仇恨,是利益的博弈,少數是不明覺厲的幫兇在罵閑街,那些人都不必理會。相聲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是底蘊,在一次次誤解、壓迫,嘲諷中,郭德綱巋然不動,讀書,創作,工作,鮮有緋聞,這恰是郭德綱的智慧所在。

天底下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郭德綱一路前行,堅持自我,奮發努力,在挫折中奮起,在打壓中反彈,在非議中巋然不動,這份定力,這份堅持,這份能耐無不讓人佩服。年輕人需向郭老師學習,被打壓被誤解不一定是壞事,可能是你太優秀,不拋棄不放棄,方能成為人上人。

人生路上有很多朋友,也有很多敵人,在前進道路上,無論朋友和對手,能幫助或刺激我們進步的人,都應該感激。感激曾經遇到的苦難挫折,感謝一路的非議誤解,感謝那些羞辱我們人群,打壓我們的不公,有了你們,我才更優秀。當我們有所成就,需對那些人和事說聲謝謝:感謝你們讓我變得優秀,謝謝!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