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童年(上)

在農村土生土長的80后大概都有這樣的一段記憶。小時候我們會特別的費鞋子,由于這還時常被長輩們嘮叨,記憶中母親在干完農活的間隙不是在做飯就是在做針線活。因為父親腳比較大,穿的鞋子比別人的大的多。剩下的我們兄妹三,我和弟弟又特別的費事,就是妹妹的鞋還完好無損。我們的大拇指已經露出來了。時不時還會被枯草扎破。疼的直咬牙。雖然好久已經不穿布鞋了,但是在記憶深處布鞋始終有其他的鞋無與倫比的舒服。有人說這是因為你腳上穿著的是母親深深的愛。?

記憶中自己在初中前應該都是穿布鞋的,不是不想穿帆布啊,運動鞋啊,只是由于捉襟見肘的那點零花錢不足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虛榮心。也為了不給父母增加經濟上的負擔,記得那時候上初中一學期學費應該是297元吧,記得交完學費,剩下的零頭就是我那一周的零花錢。因為初中一直是家里給送吃的,一般就是饅頭和烙的餅,剛開始沒有經驗,最后才知道饅頭容易發霉,于是在周日下午就會背上三天的吃的,有咸菜、烙餅、水果、炒的菜,一般能吃到周三。完了周三家里又會送來接下來兩天的吃的。就這樣我們每天一下課就是排隊去接開水,記得燒開水的是一個很大的鍋,完了阿姨用勺子給每個人缸子里灌滿,完了回到宿舍在開水泡饃吃。個人還不允許用暖壺打水,由于人多,害怕不夠用。有一年不用阿姨在哪里去拉水了,用的是哪種質量特差的水管,我隱約記得那時候的水里一股很難聞塑膠的味道,直接就沒有辦法下咽,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后來慢慢就好了。記得那時候我們宿舍是大通鋪,有的人的鋪蓋都沒有辦法鋪開,不然厚的不行。其實就是一排床板,完了還住不下來,就是剛開始都是側身睡。慢慢睡著了也就不知道了。

其實最難過的還是冬天,記得饅頭都是結冰的,在宿舍里你就可以想象有多冷了,完了開水接來把一整塊饅頭扔進去,不趕緊吃的話水就沒有溫度了,宿舍就和一個棲息地一樣。每天基本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晚上回去會特別的冷,慢慢的腳暖熱了才會進入夢鄉,那時候的夢很簡單,一定要好好讀書,但是完了去做什么卻沒有目標,記得有一次老師說是人一定要有目標,完了就說了一大批名校,是我們的班主任張小龍老師,也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完了那時候也很天真的呢,居然在英語書上了寫了好多北大,哈哈哈這個不是胡亂編造的,是真的有,記得高中畢業后,賣書的時候還特意看了下,完了也只有會心一笑。原來我也有一個朦朧的理想,只是太過不切實際而已罷了。記得那時候計算機還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因為它我們可以知道好多遠處的東西,但是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老師斷網。覺得如果一周可以上網一個小時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結果這些早就實現了,也沒有了當時的…….

記得小時候,時常會被教導,不能貪玩,要好好學習,有禮貌,守規矩。但是那時候哪里知道這些的重要性啊。尤其是有一項,那就是見了長輩要打招呼,這可把我難為情壞了,因為你不知道說啥,記得家里來客人了,如果打招呼,問好。客人走了后就會被說你看你個瓜娃子,你+++來了都不知道打招呼。這也很父親的嚴厲有關系,父親總是不讓我們和其他的孩子一起胡鬧,那時候最多的就是大家寒暑假一起放牛羊,完了父親總是不允許我們和其他的同齡人一起,因為在一起就難免會有矛盾,在加上父親小時候就是頭,知道我們在一起胡鬧是怎么回事。所以有時候只能遠遠的看著其它小伙伴一起玩耍,當然還是會偷偷的加入,哈哈哈只要不知道就行。那時候我們最有趣的活動就是捅馬蜂窩,哈哈哈,因為我放羊時間比較多,所以對敵情和據點都很了解。就和解放軍叔叔口中的老鄉一樣,不過在怎么說我也屬于敵后武工隊這類的,雖然沒有身懷絕技,但是參加剿滅敵軍的戰斗還是沖鋒在前線的,不過在厲害也害怕馬蜂啊,那家伙就喜歡給你毀容,把你整的沒辦法。所以可以想象我們對敵人的仇恨那是刻骨銘心的了。

就先到這里吧,今天就先說這點吧,近期做個童年往事回憶系列。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面藍色文字查看

大覺寺——陽臺山——妙峰山三峰連穿(繼繼箭扣東西全穿之后有一虐人線路)

國慶西猴頂-半截溝-老掌溝穿越賞五彩金秋

黃巖口——石虎峽一日穿越(去傾聽秋的呼喚)

秋后的北京之巔——東靈山

四渡~九渡穿越(海藍戶外2017.09.03)

高溫下的明長城之河防口-夾扁樓-鯉魚背-東高樓-神堂峪之旅

長峪城民族圣戰之城——英魂忠骨埋他鄉

延慶南灣~西溝里-鳳凰坨-杏樹臺仙境中穿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發現了米線的具體地方,挺好。好吃。嘿嘿。9元。辣的好吃。今天吃了一個雞肉卷挺好吃的。我很開心。賣了600多。加...
    曲曉彤閱讀 128評論 0 0
  • 終于看到一本愿意跟天才撕逼的書了,它的名字叫《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書名看起來就很有撕逼感。天才不都是石頭縫里蹦出...
    an書叔閱讀 3,846評論 21 71
  • 感賞兒子每天負責喂魚。 感賞兒子巧妙的把魚缸里的小塔放在氧氣條冒泡的地方,看上去氣泡就像是從小塔里冒出來的,可漂亮...
    劉奕帆閱讀 167評論 0 3
  • 行者無疆tj 文/攝影 (靜園外景) 日前,“哏在天津”載 天津新增幾處全國文保單位 “天津市軍管會和天津市委舊址...
    行者無疆tj閱讀 563評論 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