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網絡
“對不起,我們不收40歲以上的員工”
還沒到退休的年齡,卻已經在職場上享受到了退休的待遇。在應屆大學生的簡歷一裝一麻袋的時候,大齡員工的職場路遇到了困難。
互聯網公司以年輕化而自豪,為“狼性文化”鼓掌,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飯,即使是在大牌的綜合性公司,35歲的工程師也面臨著重新選擇工作的擔心。而到了40歲,職場人面臨的選擇更為狹窄。
在選擇上,用人單位已經開始區別對待了,只是距離退休年齡還有很遠,沒到退休的年齡就還有工作的權利,但職場上卻沒有公平的待遇,各行各業,40歲以上的員工普遍變少。有人說,他們積累了經驗,應該有了更大的發展。但其實,更多的普通人在市場的環境下,逐漸選擇了單干。畢竟,在國企當個收費員過一輩子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
好多單位不愿意接收,除了年輕人不愿意做的崗才會放寬年齡。
企業裁員,年齡大的和能力弱的是最開始的對象。很多年齡大的員工其實很勤快,但很多時候,職場不講情面,在年輕人很多的時候,年輕人的加班更劃算一些。
六十五歲退休,四十歲開始面臨找工作難的問題。
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信息交流的加快,職業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40歲左右去找工作都是難上加難。企業因為可選擇的很多,所以40歲的職場人可選擇的空間很窄。
為了你的職場安全,請盡早建立競爭優勢。
在大公司,你能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容易陷入崗位螺絲釘式的循環中。在大公司,每個崗位相互配合,高效協作實現業績增長,但脫離了大公司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市場上缺乏平臺,缺乏品牌效益,寸步難行。
我們見到很多40歲左右的職場人開始嘗試干小生意,雖然辛苦,但能保障自己的收入。請盡快建立競爭優勢,避免陷入螺絲釘式的崗位循環中。一招吃遍天下的時代過去了,需要保持自己持續的進步,盡早建立起競爭優勢。
隨著年齡增大,職場人越來越膽小,一方面是因為試錯成本的升高,一方面是習慣。習慣了固定化的作息習慣,習慣了固定的工作方式,一旦有更好的,總要有一段時間去適應,而適應的過程是痛苦的。
40歲是一個檻,在你能選擇的時候,盡快去努力,有些選擇或早或晚總會到來,而我們,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