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朋友問我:“看書的時候,當時看的時候感覺自己記住了,但是時間一長,便忘記了,這種怎么辦呢?”我們都不是像黃蓉一般的天才,可以過目不忘。大多數的我們,都是普通人,會遺忘,而且很快地遺忘。我覺得有幾個讀書的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
第一,閱讀的時候要思考,讀不懂的地方,要去查,查下是什么意思。我特別不建議快速閱讀,因為不理解一些意思和上下行文,記憶力便很弱。【這點已經做了】
第二,要跟身邊的案例結合起來去理解。讀到一些地方,要去思考一下自己以前的生活中是不是遇到過或者聽到過這樣的情形,順便復盤一下以前自己的案例。或者你讀到的東西,如何應用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知道但是沒有做到】
第三,一定要及時做摘抄。讀到精彩的地方,可以做一些紙質的筆記,也可以做一些電子的筆記,可以用手賬記,也可以用印象云筆記記。或者,也可以學著做一些思維導圖。【在做】
第四,還是要多讀書。其實道理就是那些道理,但是不同的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法在寫自己理解的東西,很多書籍的精華都是相通的。《文學課:如何輕松理解偉大作品》中曾寫道: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樣的,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文學,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樣的。《墳場之書》是一群鬼魂養育了一個孩子,《叢林故事》是狼養大了一個孩子。干貨類書籍更是如此。在不同的書籍中,尋找似曾相識的感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第五,多寫東西。輸出倒逼輸入,為了寫好文章,只能多讀,多查資料,寫作中多運用。這樣自然就記憶深刻了。能寫書評就更好了。【迄今沒有做到】
第六,如果讀國外的作品,一定要認真選版本。不要覺得無論誰翻譯的、哪個出版社出版的都無所謂,不同譯者的水平不同,翻譯出來的書籍質量差別很大。
第七,讀書還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如果是不感興趣的東西,再強迫自己都是雁過無痕。保留自己讀書自由選擇的權利,讀不懂的書果斷棄掉,保持最原始、最純粹的熱愛。世界很大,你抵達不了的地方,讓閱讀幫你抵達。【作者:雪花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