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兩本繪本,一本叫“小藍與小黃”,還有一本叫“羅素羊”。先說小藍小黃的繪本,打開來看呢,整個風格是涂鴉式的,里面的人物角色都是大號的色塊,例如:藍色顏料涂鴉色塊與黃色涂鴉色塊。再看羅素羊,它就屬于魔幻童話的風格了,里面的角色都是呈現為一種幾何的立體感。
步入正題,“小藍色與小黃”這本書的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平常的日子,小藍的媽媽獨自在家看管小藍,但是因為中午時候要做飯,所以要臨時出去一會兒購置一些材料。因此媽媽對小藍說:你就一個人安靜的呆在家里不要出去哦。面對媽媽的囑托;小藍也答應了,但待到媽媽離開之后,小藍突然想到去找他的好朋友小黃玩,結果不顧與媽媽的約定;獨自一個人離開家去找小黃,并在一路上發(fā)現發(fā)現各種新奇的“地方”。最后終于找到了小黃,于是兩人開心的擁抱在了一起,不過就在他們接觸在一起的時候,發(fā)生奇怪的事情,他們一起變成了綠色,可是他們自己并不知道。(他們由兩個變成了一個,一個綠色的點。)在外面玩耍之后,小藍小黃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就在藍爸爸打開家門之后,對著小藍說:“你不是我們的小藍。”然后小黃家也是一樣的情況。小藍小黃面對自己的爸爸媽媽不認識自己的這種情況非常的傷心,隨即就跑出了家門,他們跑到了一處白色的空地上,并哇哇大哭,他們流出的眼淚變成了藍色跟黃色;哭著哭著他們就由一個整體的綠色球體分成了一個小藍色與小黃色。當他們分開之后,就開心的跑回家里,藍爸爸看到小藍回來之后,欣喜的抱著他,就在這時他們接觸的地方變成了綠色。藍媽媽看著這一切的發(fā)生,突然恍然大悟,由此知道了之前他們一時誤會了變成綠色的小藍小綠。故事的最后當一切誤會都解開之后,爸爸媽媽們與小朋友們愉快的玩刷在了一起,直到晚飯時間的到來。
第二個故事叫羅素養(yǎng),其實一看這個名字有一種哲學家的感覺,果然這個故事說的就有那么一定啟發(fā)性。書中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魔幻森林中,里面生活著一個羊群家庭,他們的生活就像是都市中摩登的中產階級一樣。羊群里每只羊都非常的有個性,不同色彩的服飾,不同的年齡;還有在畫面中獨特的位置——例如有只羊靠著樹它只露出頭與脖頸,但是它的后半身卻從來沒有在畫面中出現過,不論你怎樣仔細的找尋都無跡可尋。其中我們的主角那只叫羅素的小羊,是因為有一天它遇到了麻煩——失眠,因這個麻煩而展開了整個故事。因為無法睡覺,羅素非常的難受,所以它開始思考問題的原因。它摸了摸自己身上的毛發(fā),一下想到會不會是因為太熱了呢?才使得我睡不著覺,它決定脫下自己的毛衣——毛發(fā),結果發(fā)現沒有了毛衣的保護在寒冷的夜晚太凍了,所以這不可能是睡不著的原因。第一次的嘗試的失敗,并未完全消磨掉羅素的信心,它又想到了一個原因:“會不會是因為自己睡覺的地點跟環(huán)境的問題讓自己無法睡覺的呢?”接著它就開始尋找一個新的地點睡覺;到達的第一處地點是有著一輛報廢汽車的空地,羅素爬進了車輛的后備箱里,可是它又發(fā)現這里空間太小太擠了,使得它非常的難受;結果它放棄了這個地點開始尋找下個睡處。它隨后找到了一個空的樹干,可是一進去就被下著了,里面有其他的動物而且非常黑非常嚇人;放棄該處后它又發(fā)現一個書枝,但是它睡上去后發(fā)現還是太擠了,并且還有其他的動物已經在上面睡覺了。當它幾次嘗試失敗后,羅素非常的沮喪并有放棄的情緒,它無力的癱軟在一出空地上說:“唉,看來我已經沒辦法睡覺了。”于此同時,它無意中用頭壓住了一只青蛙(這只青蛙從書的開始就一只時不時出現在畫面中。)青蛙被它這么一壓就突然驚醒了,隨即馬上跳走了。羅素看著跳走的青蛙,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說:“我知道該怎么辦了!我應該通過計算數數來讓自己發(fā)困就可以睡著了。”它立馬找了一處空地,開始了數天上的星星,“1、2、3、4、5、6、7、8、9、10。”(1 one 2 two3 three4 four5 five6 six7 seven8 eight9 nine10 ten)就這樣以至于數到百萬個星星,可是他還是沒有睡著,他沒有放棄決定再數一遍,但是依舊沒有睡意。羅素又有放棄的情緒出現了,此時它想到它已經離開家有一會兒了,自己該回家了,就在這時它腦子里閃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它說:“我應該去數羊啊!”羅素隨即開心的回到了家里,開始數羊群里的每只羊,1 one 2 two3 three4 four5 five6 six7 seven8 eight9 nine10 ten。故事的最后,羅素通過數羊產生了困意,在黎明到來之前睡著了,當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每只羊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著新的一天的到來,除了“羅素”。(因為它剛剛入睡不久。)
第一個故事中的問題呢,我覺得是在說,當一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我們應不應該僅憑自己的第一感覺就匆促的下結論并做出行動。書中的情況,爸爸媽媽就憑著第一時間的情形下了匆促的結論,結果傷害了孩子們,而故事的最后終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明白了,父母們應該還是非常懊悔當時沒有仔細詢問并弄清楚情況的。(其實在生活很多情況都是如此,我們都太快對一件事情當場下結論了,或許是我們的時間都非常的“寶貴”吧,但是事后等到情況明晰的時候方知自己當時的結論太過武斷,并在當時傷害到了別人。)
第二個故事,它應該就是單純說一個,不要放棄嘗試并堅持努力的故事了。書中主角,不論多少次的挫折,即便每次它都很氣餒,但它都沒有放棄過。(在面對復雜的生活的時候,我們都快喘不過氣起來了,可是在“哭過”后我們該做什么呢?應該有很多選擇吧,那我個人就先承認失敗在選擇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