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人無疑是NBA歷史上文化底蘊最深的球隊之一。自NBA成立以來,綠軍已經奪下多達17座總冠軍獎杯,其中指環王比爾-拉塞爾就率隊奪下11座。
在指環王和大鳥伯德誰才是綠軍隊史最偉大球星上的爭論永遠讓人很難下定論。盡管伯德是NBA歷史上最全能的球星之一,但指環王在籃筐保護和防守端的統治地位,以及作為NBA歷史上奪下總冠軍最多的球員,都處于現役球員難以觸及的高度。
除了指環王和大鳥伯德,哈夫利切克和鮑勃-庫西等人也被認為是凱爾特人隊史排名前4的球員。而對于綠軍隊史第5位球員,雖說加內特擁有超過20年的職業生涯,但其為綠軍效力的年限還遠遠不足以成為球隊的代表人物。
更多球迷將綠軍隊史排名第5的球員歸結為麥克海爾和保羅-皮爾斯之間的競爭。麥克海爾無疑是綠軍隊史最偉大的組成部分,也被廣泛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強的大前鋒之一。而真理皮爾斯,職業生涯最核心的標簽或許是幫助凱爾特人重返塔尖的球星。
雖說數據統計和成就是考量球員偉大程度的標準,但它們并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部分。因為談及球隊隊史前5球員時,更重要的應該是對球隊所產生的影響。而老皮不僅僅意味著凱爾特人08年奪冠和10次全明星,更是將凱爾特人重新帶回到公眾視野的球員。
我們并不否認麥克海爾的偉大。作為替補登場的球員,麥克海爾職業生涯場均仍能貢獻17.9分,7.3個籃板和1.7次封蓋的數據,這的確讓人大開眼界。
此外,在身邊有大鳥伯德和酋長帕里什的情況下,從來不是進攻端第一選擇的麥克海爾,更多的是被看作一名防守大將。就像其他球隊名宿一樣,麥克海爾絕對是綠軍隊史非常偉大的球員,但皮爾斯對城市和凱爾特人的影響卻是一件更為偉大的事。
1998年,綠軍在第10順位摘下皮爾斯。接下來,綠軍在遭受停擺的賽季中僅打出19勝31負的戰績,但這并不是新秀皮爾斯的錯。要知道,新秀賽季的皮爾斯場均可是能為球隊貢獻16.5分和6.4個籃板的存在。事實上,在為凱爾特人效力的前8個賽季中,皮爾斯一直都是隊內勝利貢獻值最高的球員。
對于職業生涯首個賽季球隊僅打出38%勝率的皮爾斯來說,這明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麥克海爾的情況卻完全不同,新秀賽季就隨隊奪冠,勝率最差的賽季也能達到51.2%的水平。雖說加盟一支相對成功的球隊,但曾經的凱爾特人最核心的球員是拉里-伯德而不是麥克海爾。相比起麥克海爾,皮爾斯則是將凱爾特人從魚腩區帶回巔峰的男人。
當然,皮爾斯也是在加內特和雷-阿倫加盟后才為綠軍帶回一座總冠軍獎杯。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名偉大球員都需要隊友的幫助。比爾-拉塞爾身邊有庫西和哈夫利切克,大鳥也曾有麥克海爾和帕里什的輔助,甚至連喬丹也都非常依賴皮蓬和羅德曼。事實上,皮爾斯所做到的是為凱爾特人結束22年的冠軍荒,并打造一支常年季后賽老流氓般的球隊。
在經歷新秀賽季的38%勝率后,皮爾斯僅花3年就將凱爾特人重新帶回到季后賽的舞臺。2001-02賽季,綠軍打出49勝33負的戰績,并在季后賽中一路闖入東決。
雖說隊友安東尼-沃克是一名場均22.1分的得分手,但皮爾斯場均26.1分,6.9個籃板,1.9次搶斷和1次封蓋的數據無疑是這支綠軍成功逆襲的主要原因。事實上,除了皮爾斯和沃克,那個賽季的凱爾特人還并不成熟。
奪下2008年總冠軍并連續5年奪下分區冠軍,雖說這支凱爾特人不是隊史最強的存在,但也是最不可忽略的一個時代。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綠軍從聯盟底部不斷爬回到自己曾經的強隊地位,這需要較長的時間和強大的韌性,但這也讓成功的味道變得更為難得可貴。
雖說麥克海爾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具統治力的大前鋒之一,但皮爾斯為凱爾特人效力期間卻也能場均貢獻21.8分,6個籃板和1.4次搶斷的數據,甚至僅差2場比賽就能追平酋長帕里什在綠軍保持的隊史第二出場次數紀錄。
數據固然很重要,但保羅-皮爾斯的全能和在球隊困難時期所表現出的領導能力,無疑更有資格成為綠軍隊史排名第5的那位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