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們開展了第一場讀書會。
在年后大概二月二十幾號的時候,波哥邀請我加入他們新成立的“pp讀書會”。意在通過每月讀完一本書,而后進行聚會,將自己的所學用講訴的方式分享給小伙伴們。我一口應了邀,并且滿心期待。《干法》從字面上講,似乎是講訴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實這本書的重點,并不是將具體的工作方法,而是論訴工作方法前面的問題。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人生觀,當然你也可以看作是成功心法。稻盛老先生在這本書中通過講訴了其七十多年切身經歷的工作經驗,和讀者探討了工作的真正意義,旨在讓讀者認識工作,找到自身工作的剛需,并且掏出干貨告訴你如何做好工作,如何取得成績。其不可動搖的“信念”最終也被證明成了一套正確的“工作哲學”。以及到后來發展的“盛和孰”
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工作是對萬病都奏效的靈丹妙藥,通過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讓自己的人生時來運轉。
——稻盛和夫《干法》
在這本書里與我而言最核心的兩個詞分別是“熱愛”、“堅持”
- 熱愛
你想獲得事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嗎?
稻盛先生告訴你,這很簡單,只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歡,不熱愛你當前的工作,那么在多數情況下,你得馬上改變你的心態,并且是強迫自己去改變。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的幸運機會幾乎沒有。大多數人初出茅廬,只能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
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喜歡自己的工作——僅僅這一條就能決定人的一生。
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
當你喜歡上了,埋頭苦干,不把困難當困難,獲得了一定成果,有了正反饋,有了成就感,就會更加喜歡工作。
那么,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 堅持
堅持這件事,用稻盛和夫的說法就是“持續的力量”。如托馬斯?愛迪生所言,成功中“天分”所占的比例不過只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奮和汗水。
這99%就是持續的力量。
常常有人在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惑時,會對自己說“要預見到將來”,也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將目光僅僅放在眼皮底下,而是要從長遠的角度來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把眼前的工作看作這長期規劃中的一段過程。這是合乎邏輯的方法,然而,稻盛和夫采用的方法剛好相反。
用短期的觀點來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將今天一天作為“生活的單位”,在今天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須向前跨進一步,哪怕比起昨天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進。
他看上去毫不起眼,只是認認真真、孜孜不倦、持續努力地工作。但正是這種堅持,是他從“平凡”變成了“非凡”,這就是“持續的力量”,是踏實認真、不驕不躁、不懈努力的結果。
--稻盛和夫《干法》
這大概是我讀過最樸實的“成功學雞湯”。
和其他的成功人士比起來,稻盛和夫可能不是天資聰明的人,但是卻是活得相當明白的人。稻盛先生曾經的一句“成功是一種磨難”,一語驚醒了很多人。許多企業家,可以經受任何災難困苦的煉獄,卻偏偏經受不住成功的磨難。稻盛和夫就是這么極為平淡地講訴著他的生活態度,他的思想,哲學和信奉。就是這樣的“平淡”讓我在某一天夜里埋頭寫了四個多小時的讀后感,還久久不能平靜。我從沒想過我會靜下心來寫讀書筆記,而且能夠在當下如此專注。
我堅信這是《干法》帶給我的影響。
同時對于能加入讀書會,深感榮幸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