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爾施塔姆&我的野獸,我的年代

POET詩人簡介

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1891-1938),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卓越的天才詩人、散文家、詩歌理論家。著有詩集《石頭》《悲傷》和散文集《時代的喧囂》《第四散文》等。另有大量寫于流放地沃羅涅什的詩歌在他死后多年出版。1933年他因寫詩諷刺斯大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最后悲慘地死在遠東的轉運營,并至今不知葬于何處。他的作品曾被長期封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重又引起文學界的重視,文集和詩集由多個出版社再版,并譯介到國外,漸為世界詩歌界關注。

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


POETRY詩歌精選

我的野獸,我的年代

我的野獸,我的年代,誰可以

凝視你的眼睛?

誰可以用他的血

把兩個世紀的脊背黏在一起?

血這創造者從

地上萬物的喉嚨噴射而出。

那逢迎者已經戰栗在

未來日子門檻。

血這創造者從

地上萬物的喉嚨噴射而出

把海骨的熱沙拋到海灘上

像一條燃燒的魚;

從高處的鳥巢,

從天空的濕塊傾瀉而下,

傾瀉而下,胡亂地

落地你死亡傷口上。

只有長笛所溶化的一片金屬

能把一串串日子連接起來

直到一個時代破牢籠而出,

世界煥然一新。

這年代正帶著人類的憂傷

把浪潮震蕩成

金色的節拍,而一只小毒蛇

在草叢中呼吸著應和。

萌芽將會繼續膨脹,

綠色的瘋長將會爆炸,

但你的脊骨已被粉碎,

我輝煌的無主物,我的年代。

殘忍的虛弱,你將帶著

愚蠢的微笑回顧:

一只曾經會跑的野獸

盯著它自己的足跡。

(黃燦然譯)

在淡藍色的琺瑯上

在淡藍色的琺瑯上

仿佛四月里的思緒,

白楊樹枝升起

于是不覺間黃昏降臨

花紋精致而細密,

精細的網格凝固了

仿佛瓷盤上

刻意描繪的圖案

當可愛的畫家把它

在玻璃的表面描繪

他的心中記住瞬間的力量

忘卻痛苦的死亡。

從兇險和泥濘的沼澤中

從兇險和泥濘的沼澤中

我悄悄長大,像蘆葦般沙沙有聲,

既迷戀,懶散,又溫情地

呼吸著被禁止的生命。

我葉片低垂,誰也不會發現,

暫時棲身在冰冷和泥濘里,

只有短促的秋天

用低聲的問候向我致意。

這殘酷的侮辱使我幸運,

在如夢的生活中,

我悄悄地羨慕每一個人

并且對每一個人都暗暗衷情。

(晴朗李寒譯)

COMMENT詩評賞析

“白銀時代”:一位從不用手寫詩的詩人

“所有詩人中最詩人化的一位”

曼德爾施塔姆出生于波蘭華沙一個猶太家庭,從小隨父母遷居圣彼得堡的曼德爾施塔姆,這一開始也許就注定了他的生活處境和他的發聲方式,一個“猶太式”旁觀者闡釋著“即將消亡的時代”的衰敗氣息,貫穿著他的詩歌作品。曼德爾施塔姆命運多舛,1891年生,1938年卒,只有47年的生命旅程,其中1934年和1938年兩次被捕,以“反革命活動”罪名判處, 長年流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死于遠東的勞改營中轉站。

北京詩歌在線網站刊登文章介紹,曼德爾施塔姆讀中學時就喜歡詩歌、音樂和戲劇,最愛讀赫爾岑等人的作品。他從小跟隨父親到過芬蘭和波羅的海幾個國家,在彼得堡上中學和大學,還在法國和德國學習和研究過文學和哲學,精通和掌握法語、德語、英語、意大利語、希臘語、亞美尼亞語等多種外語。

曼德爾施塔姆1910年發表處女作,191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石頭》, 立即得到俄羅斯詩界的好評和廣大詩歌愛好者的歡迎。而在此之前,他已加入以古米廖夫為首的現代主義的阿克梅派,成為該派重要的詩人和理論家。20年代是詩人創作的旺季,他出版了很多詩集、散文、小說和理論著作, 很快便成為俄羅斯最杰出的幾個詩人之一。

曼德爾施塔姆的詩富有像雕刻般完美的格律和韻致,詩句節奏鮮明,極富樂感。人們說他的詩是“詩中的詩”,是“潛在的文化金字塔”。象征派知名詩人別雷稱他是“所有詩人中最詩人化的一位”。天才詩人葉賽寧稱他是“天生的詩人”,說“有了他的詩,我們還寫什么呢?”這些贊譽, 對曼德爾施塔姆來說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曼德爾施塔姆身材矮小,體弱多病,性格怪異,神經敏感。他言行幼稚,常常露出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逗得人們不得不發笑。他生活難以自理,為人處世能力很差,在社會生活各種復雜的關系面前常常像兒童那樣無所用心地簡單隨意處理,被認為有心理疾患。他沒有任何虛偽和矯飾,只有真誠和坦率,從來不會藏拙,不善于保護自己。他雖然十分膽小怕事,但失去控制時,又勇猛如獅虎。他為了捍衛他認定的真理,堅持他的哲學觀點和詩歌理念,他會表現得為常人所遠遠不及的大智大勇。他的好朋友愛倫堡對他的評價是:“生活上輕率, 藝術上嚴格。”像他這樣不合時宜且性格怪異的知識分子,除了有與其他知識分子一樣遭打壓的待遇外,還要多受牢獄之苦。

十月革命后的蘇聯經濟衰退,社會不穩定,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曼德爾施塔姆與不少知識分子一樣,沒有正式工作,沒有固定收入,連固定住房也沒有。他的生計,一靠給高爾基和盧那察爾斯基主持的出版機構提供不需發表的譯稿獲取微薄的稿酬,二靠文朋詩友們的接濟。但就是在如此貧困和多病的情況下,不少女性仍喜愛他,其中一名叫娜杰日達的姑娘與曼德爾施塔姆戀愛結婚。

這位體質不佳但精神堅強的女性一直伴隨著曼德爾施塔姆度過了艱辛和苦難的一生共19年。在曼德爾施塔姆死后的42年中,她一直作為他的遺孀而生活著。她為了使丈夫的詩歌不湮滅,日日夜夜背誦著丈夫的詩句,直到爛熟于心,以致她后來寫作時自然而然地就帶上了曼德爾施塔姆的風格。曼德爾施塔姆死了,他的詩卻在她的心中存活了下來。她為后人留下了一部十分珍貴的回憶錄。

布羅茨基高度評價曼德爾施塔姆夫人道:“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在帝國的大火中被焚為灰燼,而他并未消失,他的力量在妻子的精神中存貯下來,它是無窮的,可以使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婦人像一塊仍蘊藏著綿綿熱力的炭一樣灼人。”

1933年曼德爾施塔姆因寫詩諷刺斯大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最后因精神痛苦和病痛折磨悲慘地死在遠東的轉運營。

從不用手寫詩以聲音或聽覺作詩

曼德爾施塔姆是以聲音或者說聽覺作詩的,他自稱:“我沒有手稿, 沒有筆記,沒有檔案。我不用手寫, 因為我從不寫。在俄羅斯,只有我一個人用聲音工作,而周圍全是一些低劣者的亂涂亂抹。”他的詩都是作好之后再抄下來的,如同莫扎特譜曲。也因此,他有令人生畏的記憶力。

首先是《石頭》(1913)時期,這個時期有著古典風格和象征主義余韻, 但已具備詩人自己的獨特感受力,不僅有很多好詩,而且已披露出深度的透視力。

接下來的《哀歌》(1922)寫于1916年至1920年也即世界大戰、革命和內戰期間,詩集中充滿了對古希臘羅馬的指涉,其用作書名的詩《哀歌》即是對奧維德的同題詩的指涉, 顯示他對喪亂、分離和流放(流亡) 的關注,但曼德爾施塔姆與很多作家和知識分子不同,他選擇不移民、不流亡,變成在國內流亡,最終被當局流放并死在流放途中。

《哀歌》時期可以說是對《石頭》時期的古典風格的鞏固和延伸,更是他磨煉技藝之作,而在第三本詩集也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本詩集《詩》(1928)中,曼德爾施塔姆發生風格上的突破,包括對格律的突破,帶有明顯的實驗性、當代性和一定程度的散文化。他不僅寫出了《年代》和《不, 我不是誰的同代人》這些與“時代” 主題密切相關的重要作品,而且寫出了《馬蹄鐵的發現者》和《石板上》這兩首新型頌詩,《馬蹄鐵的發現者》更是他最長的詩,詩中充滿神奇而清新的意象,是曼德爾施塔姆強大想象力的極致發揮。

《詩》寫于1921年至1925年, 但在接下去的幾年中,曼德爾施塔姆沉默了,轉而在散文和評論中發聲。這似乎是繼《詩》的大量消耗和揮霍之后的休息期和調養期,從其散文和評論中看,還是一個反芻和反省期。

但是,曼德爾施塔姆詩歌最偉大的時期也即跨度達七八年的《莫斯科筆記本》和《沃羅涅日筆記本》時期,看來并不是休息調養和反芻反省的結果,而是以此前所有時期的累積為基礎,在外部壓力下的一種自然發聲。這是一個大詩人的典型處境:所有技術、經驗和視域都用上了,或者更準確地說,都棄用了,詩人處于一種遇到什么是什么、“我手寫我心”的狀態。甚至這樣說還不準確,應該說類似于神靈附體。甚至神靈附體也還不準確,而應該說詩人像一個強大而敏銳的發聲器,在外部力量的擠壓、碰撞、摩擦下不由自主地發聲。因而是無譜的,無規律的,無法預期的,因而很多時候也是難懂和難解的。風格多樣化得沒有風格,意象新奇得看似胡言亂語,詩好得像壞詩。

生命中不斷敲響的“馬蹄鐵”

曼德爾施塔姆與馬兒、馬群、馬蹄鐵的關系,似乎有一份契約,文字精神的契約,從《馬兒走得多慢》、《馬群歡快地嘶叫,吃草》,到《馬鐵依然敲響》、《他找到一塊馬蹄鐵》、《當男巫讓色彩斑斕的馬匹》,從單維度的抒情到多維度的頌歌,馬兒、馬群、馬蹄鐵像一串不可避開的鈴鐺,在曼德爾施塔姆的生命場中不斷敲響。

溫州蒼南新聞網刊登文章介紹,馬蹄鐵,不僅象征著遠方、堅硬、飛奔,而且暗示著蠻荒、血腥、流放。《馬蹄鐵依然敲響》,“奧維德懷著衰竭的情愛,/在詩行中把羅馬和飛雪弄混”,羅馬詩人奧維德曾被流放到黑海邊的蠻荒地區,是曼德爾施塔姆的精神傷口。

被中國知名詩人王家新稱作曼德爾施塔姆巔峰之作的《無論誰發現馬蹄鐵》(也譯作《他找到一塊馬蹄鐵》),“其間穿插著各種元素和意象,氣象充沛,筆力驚人,它是頌歌, 也是哀歌,是一場神秘的精神風暴, 也是終極性的見證”(王家新語)。另一首以日期直接命題的《1924年1月1日》,跟《他找到一塊馬蹄鐵》(1923年)創作于同一時期,筆力同樣驚人。

“在兒子孱弱的血脈中那沉淀的石灰/將要熔化,會突然響起祝愿的大笑,/但打字機那純粹的小奏鳴曲,/不過是那些偉大奏鳴曲的一個模糊的投影。”(《1924年1月1日》楊子譯)。當你開始質疑這個時代到時候,這個時代也正在疏離你。這座“熟悉如淚水”的城市,讓曼德爾施塔姆強烈感受到了無端混亂。“巨大的抒情張力使他遠離同代人”(布羅茨基語)。

1931年曼德爾施塔姆寫給安娜·阿赫瑪托娃的一首詩,則顯示了詩人的果敢與堅決,“我穿過我的生命,在我的鐵背心里,也像那樣瞄準,/(為什么不?)我會找到那把古老的斬頭斧,在樹林里。”“請永遠保存我的詞語,為它們不幸和冒煙的余味,/它們相互折磨的焦油,作品誠實的焦油。”(《致安娜·阿赫瑪托娃》王家新譯)。

早在1912年,曼德爾施塔姆與古米廖夫、阿赫瑪托娃等人就一同組成了阿克梅派。這時,阿赫瑪托娃的丈夫古米廖夫被當權者槍殺已整整十年。作為曼德爾施塔姆終生朋友的阿赫瑪托娃,也許最能洞察“它們不幸和冒煙的余味”。

“穿過基輔,穿過這怪物的大街,/一個妻子指望找到她的丈夫。/一次我們見到了她,/面孔蠟黃, 眼睛枯干。”(《穿過基輔》楊子譯)。這是曼德爾施塔姆第一次被捕獲釋后,于1937年5月在流放地沃羅涅日寫就的詩歌,距第二次被捕時間一年,距去世時間只剩一年零七個月。“沃羅涅日是胡鬧,沃羅涅日是烏鴉, 是匕首……”,流放后的曼德爾施塔姆精神創傷到了極度,對于戰爭與災難的描述,又回到生命之初,回到了與國家的單一對峙,“別擔心,我們還要回來的!”“這一天打著哈欠, 如同詩中的停頓:/清晨起便是安謐和艱難的持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12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1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37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75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4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99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1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89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3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間被犁過,玫瑰是泥土。緩緩的 漩渦中,沉重而輕柔的玫瑰, 玫瑰的重與輕編成雙重花環。 ——曼德爾施塔姆《無題》 ...
    南嶼閱讀 645評論 0 0
  • with/as環境管理器 基本使用 with語句實際的工作方式 計算表達式,所得到的對象稱為環境管理器,必須有__...
    低吟淺唱1990閱讀 606評論 0 0
  • 帝都的風凌厲而迅猛 裹緊圍巾和大衣 在沒有星星的夜色下 伴著汽車、地鐵行走的聲 匆匆回家 收拾完畢 窩在被窩 捧起...
    雷子糖閱讀 176評論 0 0
  • 8在當初綜藝節目不如現在那么盛行的時候,“奔跑吧 兄弟”可謂是一枝獨秀,撕名牌游戲風靡,鄭愷楊穎等明星爆紅,收獲一...
    我賢溫婉如玉閱讀 739評論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