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舍得的境界,但我有舍棄的勇氣。
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誰不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最好呢?我想說,這時候才該適度舍棄呢。
反對者言,我年輕就是什么都想要,就是要什么都得到,就是要去體驗不一樣的世界。
但是,我這里所言的舍棄并非選擇去過單一的生活,不去嘗試豐富的活法。。。。。。
我在說,貪心太可怕,不該要的東西不能要,來得容易的好運要警惕,最起碼在某些邊緣保持該有的清醒和理性。
我在說,一些看似很重要的事情,反倒是你最應該舍棄的,時間有限,你得選擇直通你目的路上的障礙去克服。
這就涉及到最近很火的“斷舍離”了。提這項理念的人已屬不少了,簡單的幾個字,要想掌握其精髓卻是不易。越是簡單,往往越是深奧。比如數學,簡單不羅嗦,卻抽象得讓人想發瘋;比如寫一篇文章,寫用了一個小時,刪減卻需要三個小時,想要簡單不累贅哪里那么容易?
最近,通過一些談話,我漸漸找回了一點點自我,在還沒有完全被攻占的內心深處。
不驕不躁,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已經上升到一種能力的高度了。
我愛豪俠仗義,骨子里的性格也更偏向于感性,很多處境下我都傾向于幫親不幫理,但這是觸及到感情的時候,因為我想,人若完全無情完全沒有沖動,該是多么無趣啊。
那就事論事為什么也這么重要甚至上升到能力的高度呢?成人的世界里無時無刻不在詮釋著這個詞的深意。深處社會叢林,叢林法則需要遵守吧?深處職場,職場規則需要深知吧?在這些方面,過多地涉及自我的感受會影響絕大部分的判斷,很多時候與最佳處理辦法擦肩而過,將自己與他人都陷于不利之中,典型的損人不利己。
這么刻板要求當然累,但活法是你自己選的啊,無法接受的話請自行out,誰都沒義務沒時間去理解你所謂的難處,那是你的職責。
“Be Professional!”
這是我在辦公桌上給自己的警示。我認為,這比其他素養來得更重要一些,也更全面一些。
親愛的們,我認為也允許偶爾的感情用事,允許在某天晚上酩酊大醉暢聊心聲,而后在第二天的早上照舊迎接初升的太陽,也如往常般微笑。
我深深地佩服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人。
人最怕的是眼高手低,在以我為典型的這一類人身上很常見(自黑得很徹底)。告誡自己,沒有小事。中學有一次參加詩詞朗誦比賽,在自由朗誦完后有一個抽簽回答問題的環節,那道題目讓我至今難忘:
《賣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
答案是:無他,但手熟爾。
后來我想,在人生的那個階段讓我有機會對這句話記憶深刻,也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時刻謹記與自勉。
最后的最后,還有那么多白日夢要做,如何舍得不去向陽微笑呢?
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