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還熱愛從文字里尋找“食糧”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塵世溫情】快十二點了,收到留言,說剛和孩子一起讀完老夏的文字,錄了音,發了喜馬拉雅……

才知道她和孩子每晚睡前都要讀一讀書,這是一位普通但偉大的媽媽,她喜歡和孩子一起從文字中尋找另一個不同的世界,老夏的朋友圈恰好成了素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新疆荒蕪的南部,在熱鬧的北京城里,在西安古城的城墻根上,在繁華的深圳,在熱帶風情的海南,在洱海邊,在寶島臺灣,甚至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老夏都收到過信息,說在讀我的文字,讀出了一些草木間的真情或塵世間的溫暖……

我不是為我的文字而開心,我為當下這個稍縱即逝的時代里還保留有這些熱愛從文字里找尋東西的人而驚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的!越來越多的人都不喜歡文字,我們喜歡一眼看得到的,形象生動的圖片和視頻,喜歡有趣的段子,喜歡無需動腦費心的瀏覽、點擊、或者劃過。相比較而言,讀文字,真的太費眼費心費力了!

所以,每每聽到又有人說讀老夏文字了,甚至讀出了些許感動,我都會莫名的感動!不是那種要感謝別人對你知音的感恩,是心平氣和的,由衷的替他們感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喜歡文字的人,都有慢生活的習慣,也許日子是忙碌瑣碎的,但心一定是從容的。心從容了,所以容易在靜謐處聽到蓮花開,容易在鬧處聽到自己的心跳。

在一個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圖省心的時代,他們恰恰最有可能進化成一種對生活、對生命和美好擁有更多辯識力甚至特異功能的物種!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夏不是寫手,更不是職業作家,這些年五十多萬文字都只是勞作和生活之余從我眼里進入,再由我心里流淌出的東西,大部分我把它們稱之為“記錄”。

因為不是職業水準,所以我一方面有記流水賬的味道,一方面有公開性日記的味道。有時候,我把這種勞作和生活之余留在朋友圈里的文字稱為“出汗”,就是說,心里熱了,再皮肉上自然而然就流汗了。

流的汗多了,回顧幾年來的朋友圈就成了一個大雜院:從雞毛蒜皮到家長里短,從一草一木到某個頭疼腦熱,從某一個靈感到某一個配方的由來,都歷歷在目。

所以,經常有人給一個新朋友介紹老夏,就會說:你翻翻他幾年朋友圈,就一切條分縷析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這樣的生活記錄,卻也有人樂意去讀,并且據說還能讀出些東西,尤其在忙碌了一天的夜晚,據說可以催眠……

有很厲害的自媒體大咖朋友曾經給過老夏建議,希望我的朋友圈可以更加“專業”一些,說朋友圈其實是很有商業價值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其實想說: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老夏的朋友圈能成為一個讓人安靜下來的地方!

如果世界都太熱了,太鬧了,你可以進來小坐一會,擦擦身上的塵土,吹吹自然深處來的涼風……

——老夏自然生活研究院 2019.2.26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不懂得啥叫誠信總覺得自己說的話,父母都會相信,所以自己也為自己的行為甚至感到過自豪。殊不知你丟...
    心靜_海燕閱讀 168評論 0 3
  • 我為什么想寫衣服呢? 一時半會沒有特別成熟的思考,就把衣服這個詞挑出來是非是非。 過去的幾年我也有過物欲橫流的思想...
    鬼紋閱讀 279評論 0 0
  • 作為朋友,最不爽的就是她對你神秘耳語——那誰誰誰,忒不行了!接下來就是一番口不擇言的“控訴”,臨了,一再囑咐——我...
    捱過我的夢魘閱讀 514評論 0 1
  • 最近臨時618,各大電商平臺又開始新一輪的年中大促,可以說618是電商平臺上半年力度、影響最大的一次促銷活動,也是...
    DearNicole閱讀 919評論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