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任務重(開學一周隨筆)

窗外的雨,在敲打著窗,我聽著雨,思緒飛揚。

開學已經一周,課還沒開,我做了不少瑣事,入了學生會,進校報當助管。

圖書館幾乎是每天都去,像是這沒事的周末,我泡在圖書館舍不得出來的。這學期課表是滿的,從下一周起,我就得天天去上課,所以我很珍惜這些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光。

我還依了以前的習慣,在還書桌上隨意挑些書看。可是猛然間發現,這些書越來越不對自己的胃口。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里面的書大都是現在市面上的暢銷流行書,言情,勵志,青春等,也有名著,但是極少的。

看來,現在的媒體勵志干貨文市場蠻大。雖說,我不太愛看這些書,但也想著混進潮流里看看,于是隨意拿了一本書,叫《如果.熊》。

好吧,我承認,即使我很想跟隨時代的步伐,這本書我忍著看了一半,還是丟在一邊,實在看不下去。人家寫的還是蠻好的,可是遇到了我這個不懂得欣賞之人,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嘛!

我還是適合看余華、看蕭紅、看林語堂、看魯迅、看莫言、看劉震云、看路遙等知名作家的作品,還是適合看古詩詞、看名著,看我覺得有深度的作品。

我發覺自己還是個找虐型的讀者。

一邊發誓說,再也不看余華的作品了,一邊又捧著他的作品鼻涕一把眼淚一把。或者是為了那個為活著而活著的富貴,或者是為了楊飛的愛恨情仇,又或者是為了李光頭和宋鋼的兄弟情義……

反正每次都覺得他的作品太悲,太沉重,決定少看一些。但每次遇見他的作品,我的心控制不了我的手,還是拿來看,然后在用完了隨身帶的紙后發誓再也不看他這種賺眼淚的書。如此反復,可我還是舍不得不看。

這便是好作品的魅力吧。你讀完以后,不光奉獻了自己的眼淚,還連帶著把心交了出去。

因為想接觸外國文學的靈魂,不想老是看翻譯過來的作品,也為了自己能學好英語,我開始了英文原著的閱讀。

說實話,這對我來講蠻難的。首先,我的英語成績一直是中等偏下;其次,我對英語也并沒有多少興趣;最后,英文原著里不僅有許多我不認識的單詞,還有許多我不了解的人家國家的文學品質。

為了讓自己更舒服地閱讀英文原著,我挑的作品都是我已經看過中文版本的原著。這樣一來,我至少是明白這書是講什么的。

由于自己不想像大學一樣碌碌無為,我給自己制定了許多目標計劃。我又深知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把計劃定的很靈活,不是那么的條條框框。

文學、英語、專業以及實踐,都在我的計劃內。我知道,一口吃不了胖子。但,我還是想嘗試不同的可能,只有欣賞過不同的風景,才有資格去做出選擇。

只有井底之蛙才會坐井觀天,我不想做井底之蛙,也不想成為溫水里的青蛙。所以,我會竭盡全力,在這三年提升自己,使自己更優秀,在未知的人生里,增加人生的可能性。

我深信,你做的事情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多。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