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31號了。三月的最后一天。轉眼間我最喜歡的三月也過去了。本來以為南方的春天是不喜歡下雨的,沒想到今天就下了一場雨。早上剛起床的時候,天氣就陰沉沉的,很悶。果然在上課的時候,雨就下起來了。淅淅瀝瀝的,伴著風,不冷但是空氣卻清新。
好久沒下雨了,能夠下場春雨也是一件挺好的事。走在雨中,不會感覺心情很差,只是想笑,看著每個人都撐著一把雨傘匆匆忙忙趕去上課,試想這種時光也是短暫的了。以后這樣的場景不會再那么容易見到了。
下雨的時候,總會讓我想起寫什么來。
雨在一年四季里都會有,但每個時段的雨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雨是淅淅瀝瀝的,緩慢的節奏,帶著點悠揚。春天的雨是不會那么大的,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在雨中不打傘,雨絲輕輕打在臉上,感覺到一絲涼意。不會覺得寒冷,只是感到愜意。
偶爾的時候,三月的雨會下得很密集。一天連著一天下雨,天氣始終不能放晴,陰沉沉的天,霧氣繚繞在屋子的四周,真是煙雨朦朧。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肯定會想起《清明》詩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記憶里,清明雨紛紛倒是常有,司空見慣,可以深刻體會。只是這欲斷魂的行人,酒家,牧童卻是很少見過。也只能在腦海想象出這樣的一番場景出來了。
煙雨繚繞的時候,人們大多都忙著春播了。種豆種瓜,一年的辛勞開始了。漸漸的,田間地頭綠起來了,桃樹枝也紅了,油菜花開始結出黃色的花朵來。清新的綠色,浪漫的粉色,溫暖的黃色點綴在這一片煙雨朦朧之中。有時候,甚是懷疑自己是畫中人了。
三四里,民間有個小節叫農歷的三月三。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但是鬼節不假,只是沒有人會在這一天里害怕了,關于三月三的習俗與傳說,我更多的了解是從書中來。
雨繼續下著,不緊不慢。思緒繼續飄遠。
我不是詩人,寫不出美好如《清明》一般清新卻有意境的詩來。我也不是一個畫家,否則我肯定會把我所看到的景色全部呈現在畫布上。我只能任由著自己的心緒飄遠,四處飄,連眼前的真實的景都變得迷離起來。人們總說生活里沒有詩情畫意,美好的事物永遠不再眼前,或在故人那里,故土那里,或在遠方。都是不可觸及的。這也未免太消極了,觸不到的詩情畫意終究是太悲涼。一旦一直這樣想難免就過著不是那么開心的生活了。所以,試著把眼光放在現實,多看看眼前人,多想想眼前事,多點對現實生活真切的體會,就連苦難也會在某天里變化成你想要的詩情畫意了。
春天下春雨是很好的事。我想這場春雨過后,校園里的春花會開得更加肆意了,春天始終是一場生命的狂歡。不想秋冬的雨只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失去。風雨是好事,而這樣的感受恐怕也只有在這樣的春天才會有。自然是這樣,人又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