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說青春這個事,沒有什么文采,也不會寫作,只想給朋友們交流一下看法。這是有動因的,就是前不久,我的一個年輕的同事給了極大觸動。
他年齡不大,30剛出頭,可總是自稱年老了,已不再青春。怎么聽怎么別扭,可以說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我就說說我的看法,我以為,青春一直都在,從未走遠。咱就從360搜索百科中,圍繞它提到的《青春十件事》說說。
一是至少談戀愛一次,最多兩次。一次也沒有,未免辜負了青春,但真愛不易,超過兩次就有贗品之嫌。
說到戀愛,誰說年紀大了不能談?誰說,結婚過上日子就不能叫談戀愛了?談戀愛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感覺。個人以為談戀愛,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程,是對未來幸福生活的追求。只要美好的生活目標在,人就是可以說青春永駐。
二是交若干好友,可以是閨中密友,亦可是異性知音。
交友更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只是沒有年輕人那種純粹,但不妨礙我們可以交往純粹的朋友,雖然不會太多,但一定會有。不管什么年齡段的人,都希望有幾個好朋友可以依偎在一起,談天說地。前段時間,我的一個親戚患上了癌癥,好歹是初期,但也不敢馬虎。他在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我看到他沒有朋友做伴,雖說有兒女在身邊,他依然孤獨。我不僅感嘆,他的青春在燃盡。我認為只要精神在,青春就在,可他放棄了精神。對所有的中老年人說一句:我們要活出精神來,精神來,青春就不會走。
三是學會烹調(diào),能燒幾樣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藝本身,而是從中體會日常生活的情趣。
這太簡單了。但對上了大半輩子班的男人來講,做到這一點的不多。可是據(jù)我了解,年輕點朋友,做到這一點的不多,睡懶覺,叫外賣不在少數(shù)。如果長期這樣,真的就蹉跎青春了。
四是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幾年大旅行一次,增長見識,擴寬眼界。
這個一定要趁早。我們周圍有不少人說,等退休了再說吧,等有錢了再說吧,等有時間再說吧,殊不知,到退休了、有錢了、有時間了,身體還能允許嗎?!青春不等人,只要想,不管你多大年齡,即可就行動,青春隨時跟著。
五是鍛煉身體,最好有一種自己喜歡、能夠持之以恒的體育項目。
幸運,我有個體育愛好,就是打籃球。個子不高、技藝不高,但熱情依舊。曾幾次跟年輕的同志一塊打球,聽他們夸獎,沒想到,這么有活力。因為我知道,人的青春靠自己保養(yǎng),只要保養(yǎng)到位,它就永伴左右。
六是爭取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門專業(yè)知識或技能,掌握足以維持生存的看家本領。盡量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yè),如果做不到,就以敬業(yè)的精神對待本職工作,同時在業(yè)余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
特別是后面提到的要以敬業(yè)的精神對待工作。我贊同,我對我的那個年輕的同事之所以會有那種不好的感覺就是,因為他工作不敬業(yè),他年紀輕輕,就把學習如何圓滑作為敬業(yè)的技能。我想,他之所以說自己老了,就是因為他輕信了自己的感覺,以為前途就這樣了。可以預料,他不會有太好的發(fā)展,因為他也放棄了青春這個東西。
七是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讀一批好書,找到屬于自己的書中知己。
我覺得這個可以有。如果一個人,不看書了,沒有自己喜歡的書讀,他等于放棄了自己的一個朋友,一個他可以隨意交流的朋友。青春這東西,就得有書作伴,唯有書才會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 青春活力!
八是至少喜歡一種藝術,音樂、舞蹈、繪畫等都行,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和參與,亦可以只是欣賞。
我喜歡與嘴皮子有關的所有藝術,如相聲小品藝術、主持演講藝術、脫口秀藝術,還有名目繁多的選秀節(jié)目。不是因為人喜歡, 而是因為他闡述的觀點喜歡。人一定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一定要求自己鮮明的生活觀點,如果僅僅是人云亦云,那他與“朽“就不遠了。所以我說,青春就是有求知欲望。
九是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它可以幫助自己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中與自己談心。
這真是個好辦法。每天上上簡書,看看不同人寫的不同的文章,然后有感后寫一篇自己的體會,這跟寫日記不是一樣嗎?我的青春我抓住。
十是經(jīng)歷一次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敗【注意:這里不提倡自行創(chuàng)造挫折。】。只要不被打敗,就會變得比過去強大許多倍。不經(jīng)歷這么一回,不會知道自己其實這么有力量。
人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事事如意,那人還能嘗到成功的快樂嗎?正所謂沒有苦過,哪來甘甜。
總結一下,青春與年齡無關,與心態(tài)相關,只要向往美好,那青春一定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