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育兒一直是個很受歡迎的話題,近來得到越來越多父母的重視。今天聽到正面管教前輩說了一句話:不要試圖改變那些自己沒準備好的人,而是去吸引已經準備好要改變自己的那些父母。
改變不容易,但卻是必須的。孩子不需要完美無瑕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擁抱成長、彌補缺陷、敞開心扉的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冷酷。
今天讀到Dr. Laura Markham的著作Peaceful Parent,Happy Kids寫到的:最重要的育兒技巧是自我管理。孩子不會使我們產生權力爭斗的憤怒或焦慮,這些憤怒和焦慮完全來自我們自身的恐懼和憂慮。很多父母說:育兒最需要耐心,當自己將要爆發的時候一定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其實,努力保持耐心是一種信號,告訴你自己你的杯子已空,你正處于危險之中。光有意志不會讓你走得很遠。真正有益的做法是:確保你的杯子擁有永遠是滿的,確保你有足夠的快樂和時間與孩子一起分享。不要忘了給與自己充分的關注。
當我們快樂起來,孩子也會更加快樂,也會更愿意配合。只有當我們正確養育自己、關注自己,才有能力成為一名平和的父母。
通常我一提到自己在學習育兒,很多父母會應和:是啊,現在的孩子太難管。其實育兒絕非僅僅局限于孩子的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他們的行為如何反應。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育兒,絕大多數并不是發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而是發生在父母本身。當風暴醞釀時,父母的反應既可以促使它煙消云散,也可以使其發展成為一場大規模海嘯。
在這種時候,你是被動應對還是主動反應,這才是考察你育兒能力的關鍵時刻。
記住:我們養育的是孩子,不是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