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構成——學習小記

不想翻筆記,畢竟寫感受,更多的是此刻真實帶來的改變、內心被觸動到的點。

在學習“三大構成”之前,我沒聽說這個名詞,我根本不知道三大構成是設計的基礎。說來抱歉。

當然,通過學習現在有了些基礎的理解。


平面構成:

課程安排從簡單認知美術具體了解平面構成的要素“點線面”、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的關系和變化,如何運用點線面讓畫面傳遞豐富感和層次感。

個人對正負形的印象深刻。因課程安排暫時沒接觸排版設計。

平面構成是最早學的,現在回顧起來發覺自己沒吃透,需回頭強化基礎知識。


色彩構成:

對色彩的純度、明度、色相及冷暖的知識掌握,學習對色彩的感知、提取、運用、創新的能力。課堂之外親自動手去調色及應用,讓色彩印象轉變成真實體悟。

色彩還是要靠自己多觀察、不斷體悟,如嘗試去看畫、用攝像機去記錄色彩等。


立體構成:

從二維到三維的思維轉變,從平面錯覺三維空間、半立體構成(如雕塑)到立體構成,還有透視。

主講立體構成,了解點材、線材、面材、塊材的特點,并動手制作立體構成,以絕對的動手能力促進知識吸收。

立體構成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相對不多,但立體構成對平面設計也有著一定的意義。


在學習三大構成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指點。

有時候侯老會拋出一個對應的案例進行指引,我常感覺自己不行,但有時又覺得不能辜負他人,后者常能讓我不顧自信與否,去嘗試努力。這其實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


在學習“三大構成”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什么就對素描畫畫感興趣了。

一個是對光影和平面三維感興趣,一個是郁悶自己無法畫出想要的。以后有機會可能會考慮去接觸下基礎學習。




下面撇開知識點純粹聊聊感受。


回顧起這兩個多月,跳出來的畫面有——在陽光下專注地滴著膠水做立體構成,調色上色后把紙張掛起來晾干,接觸一個關注文化、注重內涵底蘊、帶點赤子之心的靈魂。

我腦子里這會就跳出這些畫面,前兩個是在做作業的自己,后面一個指的是候老。

我的性格著實不喜歡當面夸贊別人,近來性格上有較大的改進。

說學習當然離不開老師,對老師的認識,可能也來自我對知識對生活的淺薄認知,反正事實是,在我的層面上候老有太多的方面值得我學習。且我們大家都隔著電腦,所以,我更認為我接觸到的是一個靈魂。


而知識的學習,自然會帶來困惑。

特別是當我們開始著急的時候,侯老會站在我們的角度一起去探討,每次的結論都是不能急躁,要慢下來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他明明可以不用這樣重復,卻愿意為了我們有更正確的認知而一遍遍放低到我們的位置去討論。


我在想,對藝術對美的感悟,文化的積淀,這些都是需要慢的,而越急,只會讓這個過程更長或更遙不可及。

但我也在想,對藝術的感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卻無法將它輸出怎么辦。所以,有時我還是會急,雖然這是少有的時候。但又確實是這樣子的。

這就好比我決定暫時呆在原地不動,而周圍的一切變幻莫測,而我卻給自己一個相信,向前走,那有一條路。




剛在寫這段文字時,群里有個沒上過課的同學說——你還真舍得,侯老講課挺貴。

我說——不是舍不舍得,而是值不值得,我沒有舍的概念。

所以說,每個人糾結的點不一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