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的《細說紅樓》聽到三十回,講到第一個殞命賈家的丫鬟,名喚金釧。被王夫人責難行無恥之事教壞了寶玉,一個大嘴巴子打得金釧半邊臉火熱,“下作小娼婦”更是罵得不堪入耳,隨被逐出賈家。 “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罵,只管發落,別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來年,這會子攆出去,我還見人不見人呢!” 金釧那一跪一哭一道,滿是對自己若真被逐將面臨的巨大輿論壓力的膽戰心驚。但她到底還是被逐繼而含恨跳井。
唾沫星子能淹死人??!若只是不發言只圍觀的“吃瓜群眾”倒也罷了??上Ч磐駚碇蝗绱?,多少命喪黃泉擋不住碎語閑言。
都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實際誰人常思自己過,誰人不論他人非。誰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又有誰不是活在別人的閑言碎語之中?即便能管住自己的嘴,卻終究封不住他人的口。只怕易逞口舌之快,難解流言齷齪。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境界需要修煉,面對那些閑言碎語,背后不僅需要強大的內心以承受,更需要足夠的智慧以化解心中郁結。
今閨蜜與我分享一事,甚覺其法妙哉。
昨閨蜜回到公司,發現女兒氣鼓鼓的,當時她未及多問。晚上睡覺閨蜜跟女兒聊天的時候就問女兒當時是怎么了,女兒說媽媽不在的時候姑奶奶、舅奶奶還有奶奶就說媽媽的壞話,還責怪女兒老是傳話告訴閨蜜,女兒就說:“那你們就不要在背后說我媽媽!”后來閨蜜一現身公司,女兒說她們立刻像變了個人似的,又是給閨蜜拿水又是洗水果的。閨蜜繼而問女兒她們都說了些什么,女兒說,就說爸爸都聽媽媽的,工資卡也給媽媽,奶奶的兒子白養了,還是女兒好等等。
顯然其他家人對自己最愛的媽媽的閑言碎語對孩子造成了困擾,閨蜜并沒有轉而跟女兒回說她們的不是,而是和女兒有了以下對話:
閨蜜:“那媽媽少了什么沒有?”
女兒:“沒有!”
閨蜜:“那爸爸的錢在哪里?”
女兒:“媽媽這里!”
閨蜜:“那不就得了,她們愿意說說唄,嘴長在別人身上,難道把她縫住,我們做好自己就行了。你在學校也會遇到這樣的同學,說就讓她說唄,又不會怎樣?你生氣了,她們也不會怎樣,但是你自己卻不開心,所以呢,不管發生什么,你認為是對的,就堅持你自己的!”
女兒釋懷。
我問她聽說自己被人而且是家人非議就沒有情緒嗎,她說沒有,無聊的時候總要找點話題來講,何必跟她們計較。
我不由為閨蜜點贊。在這個高度信息化透明化幾近毫無隱私與尊重可言的時代,需要極大的包容與智慧,包容那些無聊的閑言碎語,智慧的笑對人生百態。
另一個角度來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那些人想來也是可憐,上天沒有賜予TA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看,善于贊美美的嘴巴去說,善于捕捉美的耳朵去聽。沒有生活情趣談何陶冶情操,只能說出些閑言碎語打發自己惡心別人罷了。
你若置之不理,倒是像我們小時候常玩的被人罵了回說反彈之類,你且自在,惱的是TA自己。到底不是金釧那封建社會,雖傳播率高,包容性亦強,切莫再因了別人的唾沫星子,斷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人活一世,修行不止。由TA閑言碎語,只練得是非功過憑你隨意評說,我行我素任我閑云野鶴。